《里海法律地位公约》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近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五国签署《里海法律地位公约》(ConventionontheLegalStatusoftheCaspianSea,以下简称《里海公约》)。《里海公约》为规范沿岸国家使用里海的权利义务事项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未来有关国家划分里海的油气资源和加强各领域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效解决区域性争端的一种可行模式。

里海法律地位之争由何而来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结合处,水域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岸线长度超过7000公里,里海蕴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资源,对沿岸国的资源供给具有重要作用。1991年之前,苏联和伊朗作为沿岸国共同拥有里海,里海被视为苏联和伊朗的界湖,其法律地位问题尚未凸显。

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国由苏联和伊朗变成了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伊朗,“里海问题”浮出水面,各方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分歧逐步显现。一方面,俄罗斯和伊朗在里海能够获得的大陆架延伸面积较小,因此主张里海是“湖”,意在通过共有和均分获得更大范围的管辖水域和更多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认为里海是“海”并主张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意图以此在沿岸大陆架划界和海洋资源划分中谋得更多利益;土库曼斯坦的主张则多次发生摇摆和变化。由于沿岸国立场分歧较大,里海法律地位如何界定、海底油气资源如何划分,在过去二十余年间始终是困扰上述五国的一道难解之题。

《里海公约》反映出沿岸国对里海地位的共识

《里海公约》表明沿岸国化解分歧、深化合作的意愿

《里海公约》规定,在得到所经过的里海国家同意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缔约国有权在里海底部铺设管道和电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沿岸国长期陷于停滞的能源项目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从形式上看,从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向阿塞拜疆铺设跨里海油气管道的法理障碍被扫清。此外,根据公约规定,沿岸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打击军火走私与毒品贩运、防止偷渡和其他里海犯罪等领域也要承当相应的合作义务。

《里海公约》体现地区国家抵制域外势力介入的决心

近年来,美国始终试图拉拢部分中亚国家以削弱俄罗斯在里海地区的影响力,里海沿岸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将触手伸向该地区也始终保持警惕。早在2007年,里海沿岸五国就共同发表《德黑兰宣言》,呼吁沿岸国共同拒绝外国势力对里海事务的干涉,强调里海主权及资源仅仅为沿岸国家所共有,要求沿岸国共同阻止任何外国势力利用其领土作为反对或军事打击其他沿岸国家的平台。

根据《里海公约》规定,非里海国家不得在里海驻扎军队,里海国家不得提供本国领土给第三国从事危害其他里海国家的军事行动,非里海国家舰船不得进入里海。公约还要求沿岸国家在里海进行军事建设时需考虑其规模的合理性及其他里海国家安全利益,以使沿岸各国驻扎在里海的军队规模保持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里海公约》作为保障里海地区安全和稳定的根本制度安排,是沿岸国依靠自身力量和智慧淡化争议问题、构建地区秩序的一次积极尝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里海地区事务的抓手,也有助于降低区域地缘形势的复杂度与敏感度。

《里海公约》推动当代国际法的发展与演进

自里海沿岸国家于1996年成立特别工作组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塞拜疆五国为寻求解决里海法律地位有关问题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协商并最终达成一致,这一过程既是沿岸国践行“主权国家彼此平等”和“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直观反映,也是当事国通过自主选择谈判磋商方式消除分歧、化解争议的成功范例,更是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体现。

《里海公约》提供了解决区域性争端的可行模式。在相邻国家之间水域划界的问题上,《里海公约》要求缔约国根据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以“协议”方式加以实现,这反映出里海国家倾向于通过当事国谈判磋商而非直接诉诸第三方争端强制解决机制来处理有关问题。对于“有关公约解释与适用的争端”,《里海公约》明确规定缔约国应当通过谈判磋商加以解决,只有在谈判磋商无法解决争端的情况下,缔约国方可选择符合国际法的其他和平方式,这一规定对于缔约国优先适用谈判磋商手段解决争端具有约束力。

《里海公约》本质上是旨在规范里海有关法律问题的区域性条约,但显而易见,无论是条约的磋商历程,还是最终的文本规制内容,都将给国际社会及未来的国际实践带来诸多的启示。

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丁铎

THE END
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行业资讯法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2. 规范行为准则: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使人们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有序地行动。 http://anlihk.com/detail/id/88/cid/44
2.全球法规网一、充分认识《供用电合同》的重要法律地位及其作用 《供用电合同》是我国十大类经济合同之一。它是确立电力供应与使用关系,明确供用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合同一旦签订,供用双方的供用电行为都将受到合同的约束,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因此,依法订立供用电合同,全面履行《供用电合同》,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供用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9586
3.浅议<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质地位和作用/王政正是考虑到《公司章程》具有如此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笔者才希望对有关《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质、地位和作用问题做些简要分析探讨,籍此呼吁和强化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或管理者们对《公司章程》的制定和遵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关于《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质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6826
4.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鉴于目前有关强制性标准法律适用的案例不断涌现,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讨论其法律地位,第二部分讨论其在司法裁判中的作用,并于结语谈其走向。 一、强制性标准的法律地位 (一)强制性标准不属于正式的法律渊源 法理学对于“法律渊源”有着多种多样的认识和界定,并通常将法律渊源划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与形式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lunwen/65879_2.html
5.自学考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教育部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等多部文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保护了参加自学考试考生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https://www.jseea.cn/webfile/research_result/2016-08-05/6910.html
6.国际经济法在各国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及作用国际经济法在各国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及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 国内国际市场日趋开放, 这些都促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不断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 问题也伴随着发展出现, 会出现一些经济纠纷,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在各国经济贸易中有重要的地位以及作用。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633.html
7.刑事判例之地位与作用广州刑事律师既然判例法与刑事成文法同样可以直接作为刑事案件的审判依据,并且充分肯定了判例法的法律地位,那么,判例法的立法程序与成文法的立法程序应当并无二致,如果存在不同的话,也无非是立法的准备上存有差异,而这又并非实质性立法程序的不同。 (二)积极作用 http://www.gdxbls.com/nd.jsp?id=43
8.也谈中国总会计师的地位和作用会计论文免费论文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总会计师的地位,以期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确立中国总会计师的法律地位 目前,体现中国总会计师法律地位的法律法规,只有1990年12月14日国务院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下称条例)和经修订后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下称会计http://www.kjlww.com/m/article-4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