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民法典》(2021.01.01生效)

第一百一十七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第二百四十五条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十二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五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技术支援,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给,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我国行政征用的原则:

我国的行政征用基本上也遵循了上述原则(事先支付补偿除外),但在适用上有所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征用行为的目的认定方面,中国缺乏相应的程序规定。作为剥夺私人财产权的一种公权力行为,行政征用只有在满足公共利益需要时才能采取。因此,公共利益需要成为各国征用行为遵循的首要原则。但如何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中国与其他国家却存在差异。外国如法国有专门的

公用征收目的的调查及审批程序。中国法律法规虽然也规定行政征用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但在公共利益需要的认定方面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也未将此作为行政征用的程序性要件。

(二)在征用补偿标准方面,中国适用适当补偿原则。行政征用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其实施无须征得被征用人的同意。在行政征用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行政相对人无法与强大的政府相抗衡,因而公平补偿被征用人的损失即显得尤为重要。

(一)行政征收主体的不规范

尽管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各项费用由县级以上的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但由于行政部门与有些部门职能交叉,某些部门受利益的驱动越权收费、两头收费、双向收费等不正当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表现为没有实施征收委托关系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下属或派出单位行使行政征收权,致使行政征收主体不规范。

(二)行政征收的行为方式、程序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未正式出台《行政征收法》,行政征收的行为方式、程序和措施等大多散见于各种法规中。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征收的行为方式主要有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及代征、代扣、代缴等。

由于行政征收法规的不完善,行政征收行为方式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在实际行政征收过程中,具体运用哪种征收方式由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及相对方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而定。

(三)行政征收的法律、法规不配套

1、项水利规费的征收,要有法律规定、行政条例、政府规章具体实施办法或细则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补充,共同构成行政征收法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层次低的规范性文件从属于层次高的规范性文件,其所述规定也大多偏重实体。

(四)缺少相对人不服行政征收的法律救济

法律救济是保证行政征收合法、公正行使的补救措施。行政征收作为一种单方不对等的具体行政行为,其征收后果将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益。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法律救济途径多为事后救济(公力救济),如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等。

(五)违反行政征收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征收相对人(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少缴应纳税额时,税务机关可依法采取查封、强制扣押、划拨、拍卖等直接强制执行措施,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而行政征收同样作为一种行政征收行为,就缺少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对违反行政征收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当征收相对人违反应缴义务时,在用尽一切行政措施(包括告诫、处罚一定比例滞纳金等)后,只能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六条之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THE END
1.法律法规政府法制建设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8号)2013-07-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7号)2013-07-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四号)2013-06-3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主席令第五号)2013-06-30 咨询https://www.gov.cn/flfg/
2.我国的法律有哪些律师普法我国的法律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https://www.110ask.com/tuwen/8259165268113802303.html
3.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属于法律法规吗?张静律师律师解答: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很多种,有: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生活中我们为了说起来方便,有时候就简称统称“法律法规”,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说法,但是老百姓听得懂就行了。司法解释即不属于法律,也不属于法规,而是一种单独的法律形式,就是司法解释。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1713.html
4.我国宗教有关法律法规我国宗教有关法律法规 1.《宪法》对宗教信仰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https://www.yrcti.edu.cn/xcb/info/1004/1250.htm
5.中国法学网孙宪忠学部委员受邀作“我国立法贯彻民法典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 12-01 国际法研究所刘敬东研究员出席“2024中欧经济-法律国际峰会” 11-19 金善明研究员应邀参加民建中央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题座谈会 11-19 学术会议 学术讲座 交流访问 学者行踪 热点视频 荣誉名誉 http://www.iolaw.org.cn/
6.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标准化知识: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与《标准化法》配套的标准化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涉及标准化事项的法律构成。 图 我国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26589.html
7.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20230710.docx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前言在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和信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为了规范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并方便跨国贸易交流,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认证和认可制度,中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之上,与国际认证认可标准保持一致,致力于保障国内质量水平、提https://m.renrendoc.com/paper/281714967.html
8.《个保法》颁布,盘点我国网安法规27年发展历程AET对此,启明星辰VF专家团资深专家杨天识经过精心的研究汇总,绘制了一张图谱,其形状像一座房子,房顶是上位法《国家安全法》,下面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的三部重要的法律:《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 据媒体报道,我国第一部关于信息网络计算机安全的法律法规,乃是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40799
9.我国的会计法律是指什么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行为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的一部会计法律,它是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层次最高、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律法规、会计规章制度的依据,也是指导我国会计https://www.qinxue365.com/Accounting/368451.html
10.合作建房合同有效吗合作建房合同是无效的,违反国家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归属问题是需要查看是谁获得施工许可证,谁就是权利主体。法律风险有提供土地的一方没有把土地使用权变更到房地产公司名下而导致合作建房合同的无效、合作建房的两方都是非房地产公司从而导致合作建房合同的无效、提供土地一方的房地产公司与提供资金的非房地公司https://www.lawtime.cn/zs_12487/
11.揭秘《中国合伙人》中的法律疑惑!(中国合伙人)影评在当时,我国还没有关于民办教育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只有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7月8日发布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部门规章。该规章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社会力量,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企业事业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学术团体,以及经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第七条规定:非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5990186/
12.推普形堂——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广普通话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有效拓展推普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激发推普热情,继续掀起推普热潮。 我国的语言文字政策 1.基本政策 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共存,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文字歧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https://www.meipian.cn/3aelu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