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考点狂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考研

1.广义的法律:指法律的整体,主要包括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讲的法律通常是广义的法律。

2.狭义的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3.法律的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法律的本质(C级知识)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2)法律所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2.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三)法律的特征(C级知识)

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法律只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

2.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主要有两点: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保证实施。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规定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受害人有权寻求法律保护和救济,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四)法律的历史发展(C级知识)

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1.奴隶制法律。其主要特征有:(1)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2)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3)刑罚方式极其残酷;(4)确认自由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2.封建制法律。其基本特征有:(1)肯定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2)实行封建等级制度;(3)维护专制皇权;(4)刑罚严酷、野蛮。

3.资本主义法律。(1)资本主义法律规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原则是形式上的,归根到底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属于剥削类型的法律。(2)资本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四个原则:①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②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③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④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4.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以消灭阶级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律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质要求的反映和表现,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C级知识)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②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③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1)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3)体现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4)体现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5)体现动态、开放、与时倶进的发展要求。

(二)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2014.30)(C级知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其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此外,社会主义法律和其他法律一样,还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2.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3.评价作用。法律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能够向社会昭示法律崇尚什么、贬斥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影响法律主体的行为。

4.教育作用。法律具有通过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1)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对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2)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3)通过表彰法治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5.强制作用。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法律的强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法律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

【真题示例】

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

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

(2014)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

A.保障作用B.预测作用C.教育作用D.强制作用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C级知识)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1.法律制定。

(1)内涵: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2)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2.法律执行。

(1)内涵: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①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②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2)行政执法基本原则: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

3.法律适用。

(1)内涵: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2)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3)司法原则:①司法公正;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法律遵守。

(1)内涵: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2)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三、我国的宪法与法律部门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1.我国宪法的地位:(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分析题考点)(A级知识)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C级知识)

3.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5.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

(2010)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C.立法公开、执法公平、司法公正

D.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民主化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C级知识)

(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立法律部门的是

A.知识产权法B.商法C.公司法D.民法商法

2.民法商法。(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2)商法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3.行政法。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遵循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等原则。我国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度。

4.经济法。

5.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遵循公平和谐和国家适度干预原则,通过国家和社会积极履行责任,对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其他需要扶助的特殊人群的权益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6.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我国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我国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2011.30)。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适用驱逐出境;规定了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假释、社区矫正等刑罚制度。

(201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疑罪从无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2013.14)(C级知识)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

1.诉讼法: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2.非诉讼程序法:包括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等。仲裁法原则是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

(2013)“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有利于社会和谐。调解可以在诉讼程序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程序内进行,诉讼中调解是指

A.人民调解B.行政调解C.司法调解D.仲裁调解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016)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C级知识)

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

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2016.30)(C级知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2016.30)(C级知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

1.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

2.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3.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4.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2016)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之后,2014年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的。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

A.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B.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过程

THE END
1.我国法律最本质特征是啥综上所述,我国法律的最本质特征包括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我国法律的基本框架和核心价值. 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宝 ai智能咨询 法律计算器 法律意见书 法律文书 去提问 法律的基本特征 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法律最本质的特征 法律的本质特征 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523168750860278100.html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最本质特征是。A.党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B.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最本质特征是。A.党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B.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C.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https://www.netkao.com/shiti/827104/31801921nvqq0fo0q.html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4&cid=1498&nid=1500&pg=4
4.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最本质特征是()。A党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B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主要有以下本质特征( ) A、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B、 具有科学性 C、 具有先进性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37.(1分)【单选题】法是( )的统一体现,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https://m.12tiku.com/newtiku/9999/89872642.html
5.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我国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https://jieyang.huatu.com/tiku/4001121.html
6.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13.人格权独立成编被认为是民法典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将我国法律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有() A、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B、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D、和其他国家的法律没有什么区别正确答案: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85b46b0475014264819b2bfeaa50b2bd
8.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考点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9.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10.论党内法规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心得体会这三个研究视角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具有相同特征、属性、性质的其他理论尤其是法律理论以及“党内法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弄清党内法规与其他上层建筑尤其是法律的区别,构建独立的党内法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要求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http://www.hongshengzhuji.com/xindetihui/2023/0828/102750.html
11.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1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12.论劳动权刑法保护的内容与范围单义律师3.劳动关系本质特征在于劳动的从属性 劳动关系的本质在于从属性,这是劳动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关键,也是劳动关系受到法律特殊对待的根本原因。从属劳动的理论,成为劳动法理论构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概念。劳动法被认为是关于劳动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者的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则(从属地位劳动者的特别法)的总和。{39}凡是被纳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87353.html
13.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九、法律的作用1.法律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是从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这一特征来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2.法律的社会作用是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①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作用,这是法律社会作用的核心;②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指法律对于关系整个社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4.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2.法律的概念狭义: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二)法的本质与特征1.法的本质——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http://www.njccc.cn/layout/Detailedwx.asp?Numbered=2474
15.考研政治2020选择题高频考点SiriBlog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可以区分为真象和假象。 切记: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所以只能说现象表现着本质 ,不能说现象反映了本质,因为只有主观才能反映客观。 https://blog.siriyang.cn/posts/20191121224234id.html
16.初级会计+第一节法律基础2.法律的概念 狭义 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广义 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不是社会各阶级意志的体现,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http://bang.api.duia.com/duibaApp/appViewTopic?topicId=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