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基本知识讲义

(2)行政执法的对象是特定、具体的相对人或行政事务。

(3)行政执法的内容是执法主体依法将法律的规定适用于相对人,采取措施,决定相对人的实体权利义务。

(4)行政执法的目的是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使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得以落实,实现行政管理的目标。

(二)行政执法的分类

1.广义的行政执法

(1)外部行政行为

(2)内部行政行为

(3)抽象行政行为特征﹙重点﹚

(4)具体行政行为特征

2.狭义的行政执法——具体行政行为

二、狭义的行政执法行为主要有哪些

(一)行政审批行为

1.内部行政审批和外部行政审批行为

2.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行为

3.行政审批的设定依据﹙重点﹚

4.行政审批的撤销、收回和转让

(二)行政处罚行为

1.处罚种类﹙主要是多项选择题﹚

申诫罚,例如警告。

财产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

能力罚,又称行为罚。如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

人身罚,又称自由罚,如行政拘留等。

2.行政处罚的原则﹙重点﹚

处罚法定原则过罚相当原则处罚与教育结合原则处罚公开原则

3.行政处罚的设定﹙重点﹚。

4.行政处罚的适用

不得重复罚款:处罚法24条规定。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处罚法25、26、27条规定,追责期限:处罚法29条。

5.行政处罚的实施实施机机关、实施程序

6.行政处罚的执行当场收缴罚款问题加处罚款问题(没日按罚款数额加处百分之三)

(三)行政强制行为

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的对象是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或对社会秩序及其他人人身健康和安全可能构成危害或其本身正处在或将处在某种危险状态下的行政相对人。

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保证法定义务的彻底实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免受侵害。

行政强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属单方行政行为,由行政主体单方面作出,无需行政相对人同意。但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强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特征:

从属性。行政强制措施是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具体说,是为保障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作出或实现所采取的行政手段。就它与被保障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的关系而言,它是一种从行为,而不是主行为。

限权性。虽然有的行政强制措施对行政相对人并非不利,如强制戒毒,有利于被戒毒者的身心健康,但就该行为的直接法律效果而言,它无疑是对被戒毒者人身自由的一种限制。因此,行政强制措施属于行政限权行为。

临时性。行政强制措施是对某种权利的临时约束,而不是对这种权利的最终处分。如扣押财物,“扣押”本身不是一种永恒的目的,它只是一种临时的保障措施;它只是约束被扣押物的使用,而不是对被扣押物所有权的最终处分。

非制裁性。行政强制措施不是以制裁违法为直接目的,是以实现某一行政目标为直接目的。因此,行政强制措施并非需以行政相对人违法为前提。它可以针对违法的当事人作出,也可针对没有违法的当事人作出。这正是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的区别所在。

可诉性。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五种:一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是查封场所、设备或者财物,三是扣押财物,四是冻结存款、汇款,五是其他行政强制

措施。按照行政强制措施所针对的对象,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对人身的行政强制措施和对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1)对人身的行政强制措施(6种):

1)强制传唤与讯问。

2)强行带离或者强行驱散。

3)强制履行作为义务。强制履行是指行政主体强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履行一定作为义务的行政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

4)强制遣送。强制遣送是指特定行政主体将特定人员强制送回其原地的行政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将其遣送出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信访人不遵守该条例的有关规定影响接待工作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无效的,信访工作机构可以请求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将其带离接待场所,并按有关规定予以遣送。

5)强制戒毒。强制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对需要送入强制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实施强制戒毒,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

6)隔离治疗。隔离治疗是指有关行政主体对传染病患者强制其不同其他人员接触并进行治疗的行政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6种):

1)查封。

2)扣押。

3)冻结。

4)强制拆除。强制拆除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物或者建筑物严重有影响公共安全的,依法强制拆除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

5)强制扣缴、拍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

THE END
1.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行政执法必须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原则。1、合法行政原则。行政执法权的享有和行使必须有法律依据或者符合法律,不能与法律相违背。2、合理行政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避免采取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3、程序正当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https://m.64365.com/tuwen/aaanusr/
2.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有什么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有什么 2小时前 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合法性原则 行政执法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即行政机关在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不得超越法定权限,不得违反法定程序.这是行政执法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原则. 二,公正,公开原则 公正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437844835540611492.html
3.卫生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卫生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还应当遵守以下五条基本原则:合法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过罚相当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https://www.bkw.cn/wszgks1/ask/4987481.html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行政法的特点是什么?律师博文导读: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下面大律师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和行政法的特点,欢迎阅读了解。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以下几个:合法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程序正当原则、高效便民原则、https://www.maxlaw.cn/l/20191126/9638345266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