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一是将立法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不断增强坚持党领导立法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确定的重大立法项目的落实,通过立法及时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三是健全完善坚持党领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好请示报告制度。

(二)坚持法制统一

坚持法制统一,核心要求就是依法立法。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和统帅,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遵循依据宪法精神,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法规规定之间衔接协调、不相互矛盾,同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三)坚持人民主体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人民主体,核心要求就是民主立法。立法工作中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立法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通过各种途径有序参与立法,使立法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四)坚持实事求是

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核心要求就是科学立法。一是立法要准确反映和体现所调整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规律。二是立法必须符合实际。要科学合理地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使法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三是立法要精细化。科学设定法律规范,精准地设计制度,努力做到法律条文能具体的尽量具体、能明确的尽量明确,确保立出来的法站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并将继续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全过程民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摘自《履职工作通》)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等五项内容。这五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主体内容与精神实质紧密相关,知识立场与功能预期密切相连,行动指向与制度需求相辅相成。厘清并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项基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121/15323544.shtml
3.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基本原则,不仅是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并且是一切民事主体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不仅应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并且应遵循民法基本原则。在现行法缺乏相应的具体规范时,应按照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行事。 3.解释民事法律法规的依据。 民法基本原则也是对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依据。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https://baike.sogou.com/v318660.htm
4.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通用12篇其实,诚信也是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显然,在诚信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https://hlwzk.xueshu.com/haowen/54025.html
5.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https://m.boolaw.com/mip/chosen/d4fc6508.html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②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