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法律背后有多少案例漏洞百出

依法制国法律背后有多少案例漏洞百出

2018年5月8日,广州公安以特大网络传销案为由,“摧毁”广东云联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5.8事件),全国云联惠会员被抓1275人,接着就是全国范围的审判。根据已收集到的13份有罪判决书,指出其错漏如下:

一、每份判决书都没有任何依据地,理所当然地认定云联惠以“消费全返”“消费返还”为名,为噱头,为幌子,为诱饵,骗取财物。

“幌子、噱头、诱饵“等非法律用语出现,体现出来的是有罪推定。与我国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原则是根本相违悖的。

“消费返还”为名还是为实?是否切实可行?理论上,早有多位国内知名法学专家、经济学家:郭道晖、夏家骏、杨百揆、熊文钊、梅慎实、翟业虎、王占阳、晏智杰等的专业论;并且云联惠申请有多项专利权、著作权。云切实可行,云不是传销。

实践中,经云联惠4年多的有效实践,惠及千万群众,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在得到商品、服务的前提下,还有额外的积分返还。云联惠是响应党中央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典范!

受传统思维限制,或受公安已“摧毁”云联惠影响,经办法官都没有独立去了解云联惠商业模式。“消费返还”设计科学,并且不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是云联惠的灵魂,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旦先入为主认定“消费返还”是不可能的,是“为名”不为实,自然就作出有罪判决。

5.8事件后,云南省临沧市工商局、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公开发文宣称云联惠不是传销;重庆市和呼和浩特市社保系统推出的“消费养老”正是模仿了云联惠商业模式。

各法院刑事判决书原文摘录如下:

1、广东省湛江市开发区法院石建伟案刑事判决书(2018)粤0891刑初366号:“以云联惠公司消费返还为名”;

2、上海金山区法院凌X、刘正军案刑事判决书(2018)沪0116刑初1287号:利用“云联商城”平台“消费全返”口号为幌子。

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法院唐文倩、王桂强案:以云联惠云联商城平台宣称的“消费全返”为诱饵。

4、四川新津县法院李永刚、李梦莹案刑事判决书(2019)川0132刑初13号:以消费返利为名;

5、湖南省隆回县法院陈登喜案刑事判决书(2018)湘0524刑初562号:本院认为,被告人陈登喜伙同他人以推销商品为名;

6、山西太原小店区法院赵拴玉案刑事判决书(2018)晋0105刑初944号:本院认为,被告人赵拴玉组织、领导以推广消费返积分的云联惠商城平台为名,

7、西宁市城北区法院纪晓宇、王海军案刑事判决书(2018)青0105刑初397号:以“消费全返”为名;

8、深圳市宝安区法院尚武案刑事判决书(2018)粤0306刑初5457号:本院认为,被告人尚武无视国家法律,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为名;

9、深圳市宝安区法院周卫东案(2018)粤0306刑初5379号:本院认为,被告人周卫东无视国家法律,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为名;

10、广西容县法院池小龙、林雪冰、赖锦德案刑事判决书(2019)桂0921刑初50号:以“消费全返”的经营模式为名。

二、通观所有判决书,无人被骗,无受害者,即无社会危害性。

5.8事件,被广州公安查封时,全部资金都在云联惠公司账户里。

曲解“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参与传销活动人员是否认为被骗,不影响骗取财物的认定。”其原意为有人被骗,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否认被骗。但在云案里,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被骗者,无一受害证人;

《刑法》第224条指出传销罪的目的是“骗取财物”,在没有被骗者的情况下,竟然做出了有罪判决。

三、大部分判决书都长篇累牍地分析云联惠的层级关系,大有顾左右而言他之意,但仅有层级关系就构成传销吗?

四、判决书之间的矛盾。唯有河北易县法院杨文胜案刑事判决书(2018)冀0633刑初165号认定接近事实:“以会员消费数额作为返利依据”。其他法院都认为云联惠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依据。

基于同样的事实,各地法院对事实的认定和判决五花八门。可见,各地法院对云联惠商业模式是不了解的,对案件审理认定事实不清的。

五、以下3份判决书远程、异地、缺席宣判了云联惠董事长黄明有罪。他们的理由是,因为广州公安摧毁了云联惠,所以云联惠就是传销。简单粗暴!然后以此为基调认定:因为被告人加入了云联惠组织,所以有罪。

直至2019年3月8日,黄明被广州检察院两次退侦,案件还在广州公安那里。

我们感觉到有一只黑手在远处,在高处操控着这审判。

刑事判决书原文摘录如下:

1、湖北省鹤峰县法院田长海案(2018)鄂2828刑初66号:本院认为,云联惠公司董事长黄某4等人,采取“消费全返”经营模式吸收会员,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等形式获得加入资格,设置“提成”和“嘉奖”两种积分奖励制度并形成119层会员层级网络吸纳资金,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行为,应按国务院第444号令《禁止传销条例》认定为传销。

2、湖南省汉寿县法院游华案刑事判决书(2018)湘0722刑初327号:本院认为,被告人游华积极参与云联惠公司及黄明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3、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潘XX刑事判决书(2018)沪0115刑初4573号:本院认为,被告潘XX参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六、司法灾难。按“两高一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不准确地推算,按896万会员除以30人计算,将有29万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将有几十万的云联惠加盟商实体店,如超市、饭店等倒闭。这不仅仅是云联惠会员的灾难,还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样的事实,各地法院认定不同,判决五花八门,自相矛盾,错漏百出。请认真了解云联惠商业模式,切勿造成共和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冤案。

THE END
1.法网迷雾揭秘那些隐藏在法律法规背后的神秘案件一、法网之谜:法律法规的面纱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法律就像一道道光明的屏障,保护着每一个公民不受侵害。但是,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些法律背后,那层看似坚固的面纱却似乎变得透明,我们发现了许多未解之谜。 二、隐蔽者们:那些被遗忘的法律条款 在海量的法律文件中,有些条款如同幽灵一般飘浮着,它们被忽略,被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zi-xun/481716.html
2.最高法发布惩治窃听窃照犯罪典型案例新闻频道最高法发布惩治窃听窃照犯罪典型案例来源:央视网 | 2024年12月11日 12:41:45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偷拍盗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天(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惩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犯罪典型案例,对偷拍盗摄黑灰产业进行全环节、全链条打击。 宾馆民宿https://news.cctv.cn/2024/12/11/ARTItrk4A3VZZmveId4WFrud241211.shtml
3.命令行工具深入解析:APK中的classes.dex反编译技巧3.3.1 真实案例展示 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example.apk的 Android 应用,需要对其进行反编译以了解其内部逻辑。以下是通过 dex2jar 工具进行反编译的具体步骤和分析。 3.3.2 反编译操作步骤 使用apktool提取 APK 中的classes.dex文件: apktool d example.apk -o output_folder https://blog.csdn.net/weixin_28713083/article/details/142818439
4.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以我国指导性案例为例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ds https://doi.org/10.12677/ds.2024.104239 法律漏洞的司法填补 ——以我国指导性案例为例 高欢燕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4年3月6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14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2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精细化,复杂化,成文的法律规范越来越难以完全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85644
5.深度剖析一则意外的诉讼案例背后的法律漏洞与企业责任探究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一则意外的诉讼案例,并探讨其背后的法律漏洞与企业责任。通过对此案例的细致研究,我们将揭示其所蕴含的法律规律和实践价值,为企业提供防范措施,提高社会公众对民事责任制度认识。 二、案件背景 2019年,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因销售虚假广告商品被消费者团体起诉。在这个案例中,消费者购买了公司宣传为“健康保https://www.02p86kx68.cn/ka-fei-wen-da/747525.html
6.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政策解读(四):商评委案件审理工作新动向(一)运用漏洞填充方法,完善法律适用 立法落后于社会发展是常见现象,而且从保持法律的稳定性与权威性角度而言,修法应该谨慎。那么在立法不完善的情况下,法律适用者也不是就毫无作为。可以在准确把握立法本意的前提下,积极运用法律解释以及法律漏洞填充方法,完善法律适用。 https://www.cta.org.cn/ywdt/201804/t20180412_49339.html
7.法学案例范文12篇(全文)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871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克里斯托佛·哥伦布·兰德尔所著并供他学生使用的契约法案例教科书中, 这种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归纳出法律原则的发展以及现状, 同时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 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因此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独特方法, 并已经被广泛采用。 (1)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j8rkcef.html
8.成果推介量刑法学网恶意注册是后续违法犯罪的预备和帮助行为,如果行为人自己大量注册账号后直接用于非法活动,可以根据使用行为的违法性质,直接认定为诈骗罪、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罪名,先前的恶意注册属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而被吸收,不存在治理漏洞。 但是,实践中的基本模式是,行为人恶意注册账号是为了出售,注册与使用行为完全分离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fsy/cgtj/2021-11-23/311716.htm
9.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漏洞填补功能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制定法难以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法律条文抽象的表达方式也难以完全涵盖实践中的复杂因素,法律漏洞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司法解释虽然承担了细化法律与创制规则的功能,但其类似于制定法的抽象表达方式存在与法律同样的弊端。指导性案例具有灵活性与高效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的需https://d.wanfangdata.com.cn/thesis/D02365400
10.典型案例评述暨法律漏洞补充(刑事精编丛书)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总目录 民事案例 1、胡黎生诉吉林省天光药业有限公司过失侵犯姓名权案 2、吉林省新亚航空服务公司诉长春房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房屋整体出卖时,承租少部分房屋的承租人无优先购买权纠纷案 3、刘洪亮因在篮球比赛中被撞伤诉对方所在单位吉林省九台市公路管理段赔偿纠纷案 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