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虹口法院用两个真实案例解析认定标准

刘艳和李军是一对二婚夫妻,遭遇过一段不愉快婚姻的两人各自带着孩子组建了新的家庭。或是因为遭遇过婚姻的挫折,或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偏爱和保护,两人在婚后猜忌不断,争吵不止。

尽管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但两个中年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却不够沉稳冷静,几乎每次争吵两人都会大打出手,彼此推搡,在一次又一次惊动警察后,刘艳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并以家庭暴力为由要求李军给予精神损害赔偿。

李军辩称,同意离婚,但不同意给付精神损害赔偿。李军认为,自己才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刘艳是双方肢体冲突的挑起者,自己出于自卫对刘艳采取约束动作,不是主观有意地施加暴力。故自己才有权向刘艳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艳和李军在婚后未能正确处理夫妻矛盾,而是采用不理智、不理性的激进方式,相互推搡、彼此冲撞,冲动行事,给彼此身心都造成伤害,导致矛盾激化,夫妻感情破裂。现双方对离婚达成一致意见,该院不再调解和好,依法予以照准。

至于双方均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赔偿请求,因双方在处理夫妻矛盾的方式选择上均有过错,既不符合夫妻沟通的理性期待,亦超出自我防护之必要,故对两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均不予支持。

法官释法:

《婚姻法》第46条赋予婚姻无过错方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权利,该赔偿包括财产损失,也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但提出的主体限于“无过错方”。在双方均有过错的情况下,相应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无法获得支持。

张樱和陈海相恋多年,却在婚期将近的时候产生了矛盾,虽顺利成婚,但日常摩擦不断。婚后不久,张樱又被确诊患有忧郁症,对若即若离的陈海多有猜忌,动辄情绪失控。

在一次激烈争吵中,情绪失控的张樱抄起了水果刀在空中不断比划,陈海奋身夺下水果刀并踢到一边。没有了水果刀的张樱继续歇斯底里。愤怒的陈海彻底情绪失控,将张樱推倒在地并多次踢踹。

后经邻居报警,张樱被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诊断,张樱的三根肋骨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已构成轻伤。随后,陈海被采取刑事措施。

在审查起诉阶段,陈海向张樱转账10万元作为赔偿,但并未换得张樱的谅解。最终,陈海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期1年执行。在后续的离婚纠纷中,法院亦认定了陈海对张樱的家庭暴力情节。

在一方采取暴力行为对另一方造成严重伤害,被公安机关采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情况下,即便不存在持续性的暴力行为,通常也会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Q1:什么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Q2:家庭暴力的特征?

暴力频率的反复性、暴力持续的隐蔽性、伤害后果的严重性。

Q3:家庭暴力的类型?

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

Q4: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暴力结果的严重性&暴力频率的持续性:

公安出警记录:仅一次出警记录只能证明暴力存在,不能证明长期性;如无相应的验伤或就医记录,不能证明伤害结果的存在;出警记录仅有报警一方签字的,无公安机关处理结果的,只能认定为一方陈述,不能作为证明家暴行为的直接证据。

聊天记录、保证书、录音及视频:通常属于补强证据,用以佐证其他证据,单独的上述证据通常无法认定为家庭暴力。

Q5: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济?

1.民事责任:是法定离婚事由;是法定婚姻过错,可以以此主张损害赔偿;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事由;如构成虐待,是剥夺继承权的法定事由。

2.行政责任: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刑事责任:严重的家庭暴力可能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侮辱罪等。

THE END
1.28个真实案例,让你重新认识法律与人生!(你我皆是当事人)书评28个真实案例,让你重新认识法律与人生!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往往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在许多人眼中,法律是冰冷的、遥不可及的,当人面对法律诉讼时,更相似是如临大敌,心中常常伴随着恐惧与迷茫。曹祐诚的这本《你我皆是当事人》,它是一本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法律与人生关系的佳作。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995608/
2.合规视野下真实案例影视化改编风险预防与对策摘要:真实案例是影视剧创作的天然“富矿”,在影视行业产业化飞速发展的当下,以公检法司牵头进行真实案例影视化改编的传统模式正面临着商业资本进入、参与主体多元化、追逐流量作品导向异化的挑战。一些作品还未上映就已经官司缠身、争议不断,影视剧公司在真实案例改编存在民事、刑事、行政法律风险亟需化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https://www.yulelaw.com/law/law/getContentDetail?id=b52bc5f3cb3747f5ab1034b640f8fadb
3.浅析民事诉讼中的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笔者认为,如果合议庭是已内心确认确实存在借贷关系,那么该案件的客观真实已找寻,如果合议庭根据周甲的举证能力来认定,即合议庭更注重法律真实。同时,通过案例二可以看出,当陈某因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丢失的药材及设备系A公司、B 公司所致,亦未对侵权事实提供明确的证据予以证明,即其主张缺乏证明证明原发案件事实的直接证据http://hyzy.huna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8/05/id/3291062.shtml
4.不该忽略的法律常识劳动法:发生在你身边的96个真实案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不该忽略的法律常识 劳动法:发生在你身边的96个真实案例》,作者:刘凝 主编,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最新《不该忽略的法律常识 劳动法:发生在你身边的96个真实案例》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不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29295.html
5.用面包车拉破,是否符合交通法律法规,真实案例告诉我们答案通过这个案例也给广大车主敲响警钟,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开任何车上路之前,要先检查汽车的状况,有没有按照规定接受年检。接着,就是看看自己是否具备开这类车型的资质,不能说自己拿到的是C照,非要去开货车,这是对自己和其他路人的不负责任。一旦发现驾驶证和驾驶车型不符,司机就要接受严厉处罚。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663175990478235118.html
6.法学案例范文12篇(全文)1. 真实性和典型性 任何案件都有其起因、情节和结局, 都可以作为选取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 但是如果教师选取的是真人真事的案例, 往往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整个案件的探究, 会非常迅速地进入情节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取典型性案例的优点在于其最能反映出相关法律关系的内容及其各法律关系之间的相互联系,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j8rkcef.html
7.法律很好玩/“第二十条”真实案例影片《第二十条》大火,很多人都看过,据说这部影片的原型之一就是昆山龙哥反杀案。 昆山龙哥反杀案是什么案子?龙哥真名刘海龙,就是下面这个哥们。2018年8月27,这哥们带着几个朋友坐车,在等红绿灯路口的时候遇到下班骑着自行车的于海明,双方因为让路的问题发生口角,刘海龙拿刀去砍于海明,不知道是酒后手软还是武功不济https://www.meipian.cn/50ya9fql
8.案例法律(精选十篇)案例法律 篇1 陈某只有小学文化, 其顶替父亲进入某机械厂工作, 工作每月2000元, 工作满3年时, 机械厂设备更新为世界先进生产设备, 并对包括陈某在内的200名员工进行了3个月技术培训, 但由于新设备标识均为英文, 陈某无法适应, 造成多次操作失误, 因此机械厂即书面通知陈某解除劳动合同, 陈某不服。 引出的问题: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1cmrb7.html
9.案例分析民间借贷案件证明过程但在过去一段时期,过于强调法律真实亦使实务界产生认识上的混乱。一些法官以法律真实为借口拒绝去努力发现接近真相的案件事实,使民众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这促使我们应建立以接近真实的内心确信为法律真实的证明评价标准。 在[案例六]中,姜某声称其出具欠条实属无奈,是樊某以自杀相逼要挟其写下,欠款实为青春损失https://www.66law.cn/laws/129064.aspx
10.聚众斗殴辩护词(真实案例)李志平律师律师文集聚众斗殴辩护词(真实案例) 审判长、审判员: Xxx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人段某亲属的委托,并经段某同意,指派我作为其辩护人,参加本案的诉讼活动,依法履行辩护职责。本辩护人在开庭前,详细地研究了起诉书和有关证据材料,结合法庭调查情况,本辩护人对段某参与聚众斗殴的定性没有异议,现就量刑方面发表如下辩护意见: 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02260280102265374oo100604
11.简短的法律案例分析.doc简短的法律案例分析 1.关于几道简单的法律案例分析的求助 简单的法律案例分析如下: 1,某山区农民赵某家中有一花瓶,系赵某祖父留下。李某通过他人得知赵某家中有一清朝花瓶,遂上门索购。赵某不知该花瓶的真实价值,李某用1万5千元买下。随后,李某将该花瓶送至拍卖行进行拍卖,卖得价款11万。赵某在一个月后得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23/5242333234010232.shtm
12.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成功缓刑(真实案例)王某年纪较轻,因事业有成,思想膨胀,法律意思淡薄犯此错误。 迷途知返,律师会见后积极配合。根据律师对案情剖析,接受并配合律师辩护,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使自己获得缓刑,重新获得自由。 建议: 1、在被刑拘后亲属应第一时间先找专业律师会见一次,了解基本案情。再决定是否将整个案件委托律师辩护。 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jdal/d13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