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3.27重庆
“有意不真实”,指表意人于为意思表示时知道其表达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意不一致。包括四种:第一,真以保留;第二,戏谑行为;第三,双方虚假行为;第四,隐藏行为。
一、真意保留
(1)概念:
真意保留,又称单独虚伪表示(单方康假行为),指行为人隐瞒其内心真意,故意表示与其内心真意不同之意思表示。
(2)构成要件:
我国现行民法未规定真意保留。根据通说,成立真意保留,要件有三:
(3)效力:
二、戏谑行为
戏谑行为,指表意人为真意保留的意思表示,但表意人期待相对人明了自己的内心真意,不至于产生误认。戏谑行为是真意保留的一个变种,即以开玩笑、吹牛为目的所作的意思表示。
我国现行民法未规定戏谑行为。根据通说,成立戏谑行为,要件有二:(a)表意人的意思表示属于真意保留;(b)表意人有理由期待,对方明了自己内心的真意,其不一致的意思表示不至于被对方误解。
三、双方虚伪行为
(1)法条:
《民法典》第146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概念:
虚伪行为,又称“通谋虚伪表示”或“双方虚假行为”,指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而为虚假的意思表示。
(3)构成要件:
成立虚伪行为,其要件有三:
(a)须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否则不能形成“通谋”);
(b)表意人的表示与内心真意不符;
(c)须表意人与相对人通谋。所谓“通谋”,指表意人为虚伪表示,相对人表示同意,即“双方一致的意思是表达出来的意思不在双方之间生效”。
(4)效力:
四、隐藏行为
《民法典》第146条第二款规定:“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隐藏行为,指隐藏于虚伪表示中依表意人的真意意欲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意思表示)。隐藏行为必须与虚伪表示如影随形。
成立隐藏行为,其要件有三:(a)表意人具有真实的意思表示;(b)表意人另外作成虚伪行为;(c)以虚伪行为隐藏真实的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