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来论证法律的局限性

摘要:本文采用实例论证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法律制度在规范社会生活秩序、追求公平正义等预期作用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充分肯定法律对规范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法的社会价值给出一个相对理性的评价。

关键词:法理;实证;法律局限

在人类文明步入高度发达时期的当今社会,法律、法制等词汇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频词汇,法律的价值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且不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可。我国更是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将法律在社会生活方面和国家上层建筑构建等等各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法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社会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是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法律的作用不容低估,但它也是有局限性的。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也是众多调整方法中的一种而已。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时,除运用法律调整外,还应该有政策、纪律、规章、习俗、道德等等其他社会规范调整。在社会综合治理的庞大体系中,法律也不一定总是首选手段,还有经济、政治、行政、思想教育等手段。在某些社会领域和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方法。比如在亲情伦理方面,道德的作用往往要比法律更加立竿见影,更加全面和深入人心。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为了保证其权威性和确定性,其内容是抽象的、概括的、定型的,制定生效以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但是就是这种相对稳定的法律所要处理的现实生活和所要调解的社会关系则是具体的、多变的、形形色色的,所以不可能包罗万象、天衣无缝。这就好比用一把相对固定的尺子去丈量不断变化,处于动态中的具体事物,测量的结果未必能满足预想的目的,最普遍的情况往往是给出一个相对接近但并不绝对准确的结果。这也为法律的滞后性和有待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法律的预期作用绝然包括维护公平正义,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表述:法律维护相对的公平和正义,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正义。下面通过实际判例进行说明。

我们创立婚姻法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使社会家庭稳定,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幸福的家庭生活。长期以来,妇女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成为法律重点保护的对象,立法者潜意识将其认定为婚姻家庭不幸中的受害方,因此出现了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立法原则。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妇女不应被单纯看成必然的弱势群体,有的时候她们甚至更具优势,表现的很强势,她们不再是家庭暴力的单纯受害者,也经常成为家暴的施暴方。即便如此,法律依然机械地认定其为弱势群体并维护这个群体的权益是不合理的。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法律规定在形式上得到实施,实施的效果导致了一个间接性的后果,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损害了预期目的,形成一个逆向反差。

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适用法律,如人们的思想、认识、信仰或私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不宜采用法律的手段强行干预、限制、禁止。

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立法者,就不可能有好的法律;如果没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法律再好,其作用也是难以发挥的。人们和社会的法治意识以及文化氛围、权利义务观念、程序意识等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法律的作用的发挥。

对于法律的局限性,我们要客观认识就必须克服两种极端观点:法律无用论和法律万能论。如果站在怀疑主义的立场,就会夸大法律的缺陷,放大法律的局限性,讲法律说成一无是处,使得社会治理的方式回到人治主义和无法状态的旧路上去。同样,如果对于法律局限性的客观存在视而不见,就难以发现法律的种种不足之处,导致立法难以完善,法律难以进步和发展,法律运作滞后。

正确认识法律的局限性,正是为了纠正法律的局限性,寻求克服法律局限性的方法和途径,使立法、司法进入一个不断完善的良性循环的动态过程,不断提高法律的有效性和有用性,使法律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迷雾哪些隐秘面纱尚待揭开在这个日益复杂化的社会中,法律法规如同一张张神奇的地图,它们指引着我们如何行走、如何生活。然而,当我们深入探寻这些法律法规时,我们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谜团和未解之谜。那么,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一段旅程,用心去探索这片充满智慧与奥秘的大陆。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hua/410302.html
2.百条法则之谜揭秘那些隐藏在法律深处的未解之谜在遥远的古代,法律就像一把坚不可摧的剑,它们用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法律被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知的一系列完整而复杂的法律体系。但即使是最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也存在一些未解之谜,隐藏在其字里行间。 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9692.html
3.法治建设与解决公共安全领域法律盲点的路径探索公共安全领域的法律盲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领域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法律盲点的存在,使得一些社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加强法治建设,解决公共安全领域的法律盲点,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公共安全领域的法律盲点问题。 https://www.kanfawang.com/post/18082.html
4.20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法的局限法学考研法硕综合复习考试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中公考研网校为大家整理了“2024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备考知识梳理:法的局限”,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法的局限性的主要表现(一般了解) 法律并不是万能的,不是调节社会生活的唯一手段。法的局限性的表现: https://m.ekaoyan365.com/faxue/zhidao/66369.html
5.法律局限性(精选七篇)【摘要】法律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民主程度,法律将会和其他社会规范一起,更好地维护人们自由和权益,我们要依靠和利用社会一切有效资源和手段,尽早完成法的局限性的研究和探索,使法律更好的造福于人类社会。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fcsy06.html
6.法律的局限性,法的僵硬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服务地区-北京北京·电话-199-1039-2975 https://m.lawtime.cn/ask/question_9772298.html
7.法律具有哪些局限性法律具有哪些局限性 立即咨询 何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沈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赵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何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大家都在问 什么样的法律协议书具有法律效果? 婚姻家庭 62人问过 郜永红律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27389811.html
8.法治社会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矫正光明日报法律局限性问题是自法律产生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且至今尚难有定论的社会课题。秦国荣在《法学》二○○五年第三期撰文,认为法律在创制、运作以及对社会关系的作用等方面存在固有的内在局限。所以,要使法治社会中的法律得以良性运作,就应当注意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的协调配合,注意实现法律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 https://www.gmw.cn/01gmrb/2005-04/05/content_209966.htm
9.背诵法考觉晓法硕5轮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法律的局限性法理学法硕 法硕联考深度剖析:法理篇中法的本体——揭秘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备考法硕联考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法理篇中一个既深刻又现实的议题——法的作用的局限性。在探讨法律的力量与影响时,我们不得不正视其无法触及的角落和无法完全实现的理想。? https://blog.csdn.net/xjn19820322/article/details/140814147
10.泮伟江:社科法学的贡献与局限因此,法学研究的本土化并不以排除法律教义学研究为前提条件。 同时,正如卢曼所指出的,社科法学由于天然的方法论局限,无法做到将“法律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而只能将“与法律相关的行动或角色”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其有效性只能局限于各种“小情境”的研究之中。通过对各种具体情境条分缕析的分析,社科法学呈现了它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134
11.罗翔与车浩:理想和现实该如何平衡?二、法律的局限性问题 车浩教授说,刑罚有其局限性,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罗翔老师说,即使如此,刑罚依然要有所作为。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我都深以为然。一方面,我对法律的局限性也有一定认知,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难道因为困难,有些事就可以不做了吗? https://www.douban.com/note/829741154/
12.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3_/2010_3_3_wa209422484133010270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