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书社?悦见读书青年干警读书分享活动第一期(三)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以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之路。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平凡的,正如书的题目“平凡的世界”一样,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物,平凡的生活,但是平凡并不等于平庸。作为巫山法院执行局一名平凡的青年干警,每天办理着各种类型的案件,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每天有处理不完的各种信访和诉求……好像每个“今天”都在重复着“昨天”。可我的倔强也不允许自己得过且过,也许有时候竭尽全力的付出,但效果不佳,收获甚微,我想这都不应成为自己可以停下前进脚步的借口。我能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学习优秀同行们智慧型的工作策略,总结经验后在奋斗的路上继续努力前行。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所想,有所做,有所悟,群众满意度的提升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就一定会愈发显现。

最后我想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既要脚踏实地于现实生活,又要不时跳出现实到理想的高台上张望一眼,在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套丰满的体系。”作为巫山法院青年干警中的一份子,既要有独善其身的清醒修为,更应有兼济天下的大情怀,傲骨铮铮,牢记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以十足的干劲对待工作,以公正的意识对待案件,以廉洁的准则要求自己,努力为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推荐本书的原因有三:

一是这本书语言并不晦涩,不会让人产生面对专业论文或者高深法律著作时那种高山仰止、不可亵玩、想睡的感觉。本书因为采用随笔的形式,文字简洁,内容简单易懂,即使是普通人读起来也毫无障碍。本书谈论的内容很广阔,既有对法律的探讨,也有对文史哲学的探讨,还有自己工作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写作过程中罗翔老师旁征博引,读每一篇都有新鲜感。

二是当我读这本书时,常常会产生许多共鸣。罗翔老师会疼爱一只鹦鹉、帮助一位路人、和朋友一起讨论热点案件、探讨一个法律问题......只是在很多时刻,他比我们思考的更理性,也更感性,更长远,也更深刻。比如在“下跪”这篇随笔中,罗翔老师提到他在读博士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到处问人,大家都爱答不理,后来他上前帮助了这位老太太,结果老太太一下子跪下感谢,还担心影响罗翔老师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最后帮助。老太太的言行不仅可以击中他,也能击中我们大多数人。他并未将这件数看做一场好人好事来标榜自己的高尚,反而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懦弱。而“下跪”此篇放在本书何为榜样一章,法律约束人的行为,道德约束人的心灵,真正的榜样在内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道德良知。

通读整本书收获的也许不是我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更多的是内心自身跟随罗翔老师自省的一个过程,时刻的剖析自己,承认自己的无知,以不断求知的态度和行动,靠近理想的圆圈。诸君,愿你我都能慎思明辨,心怀正义与期盼,永不背弃朴素的道德良知。

我向大家推荐的书籍是《民法判例百选》,这本书顾名思义是由一百个经典判例构成,是100个法学大家的所著,由浙江大学三名教授主编而成,本书100个案例凸显中国民法30年来的实务上法律解释及法之续造的重要问题,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和符合中国国情。里面包括宅基地所有权的继承问题、公序良俗与法律行为效力,宪法权利的民法效力等,也包括了泸州遗赠案等社会上知名的案件。本书上面每一个法律问题均具有重要性,每一件案例评析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加强法条的理解,更是以案例的形式,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法律只是,通俗易懂的让我们理解法律原则和规则。

读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一是法律的生动性,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可以感受到法律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规则,他们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二是法律逻辑的重要性,在分析案例时,法律逻辑的应用至关重要,这种逻辑训练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案例都有其独特性,但同时又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理解法律条文的多样性和应用范围;四是理论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性,通过对案例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可以更好的理解民法的实际应用和法律条文精神;五是持续学习的必要性,法律是不断变化的,通过阅读最新的案例分析,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库,适应法律领域的变化;六是法律职业的责任,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加明白作为法律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就和电影说的一样,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可能当事人一生就打这么一次官司,我们更需要保持公正性和专业性。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体现于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是法律人的粮食,研读案件、理解案件是法律人思维的基本素养及能力。这本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提高法律思维和实务操作能力,也可以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正义的回响》这本书,从一位法学者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带着我们,去探索案件背后的逻辑,让我们看到法律背后的人情冷暖和严苛正义,结合近年来的时事热点,带我们读懂法律条文背后的深层考量和法律的局限性,更加具体的刨析各类案件中的法治与正义。

本书作者陈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罗翔教授写作的引路人。

这本书有三大看点:

三、揭示法律执行中的局限性

比如在拐卖案件中对于“养父母”的惩罚,比如买卖濒危动物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收买拐卖妇女最高刑不过三年,法律是一个滞后的存在,总有意外,总有新的情况发生,不断有人在钻法律的空子,而法律也不断在打补丁,这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这世界上从来不曾有完美的制度,法律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法律补丁的针和线。

罗翔老师在序言中提及:一滴水如何能够不干涸?把这滴水放入大海。我想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正义终有回响。如我在诉,如我在执,也绝不是口号。此书不厚,值得一读。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迷雾哪些隐秘面纱尚待揭开2. 法律法规对社会影响深远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这些成文物质的一般性作用。首先,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得人们能够预测未来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这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保险网,无论是在经济活动还是在个人的行为选择上,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当一个人想要做出某个决定时,他会考虑这一决定是否违反了现有的法律条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hua/410302.html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法律局限性(精选七篇)【摘要】法律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民主程度,法律将会和其他社会规范一起,更好地维护人们自由和权益,我们要依靠和利用社会一切有效资源和手段,尽早完成法的局限性的研究和探索,使法律更好的造福于人类社会。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fcsy06.html
4.法律具有哪些局限性法律具有哪些局限性 立即咨询 何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沈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赵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何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沈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其它综合问题 大家都在问 什么样的法律协议书具有法律效果? 婚姻家庭 62人问过 郜永红律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27389811.html
5.试论金融危机中法律回应的局限性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https://www.chinaacc.com/new/287_293_/2010_3_3_wa20942248413301027014.shtml
6.罗翔与车浩:理想和现实该如何平衡?二、法律的局限性问题 车浩教授说,刑罚有其局限性,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罗翔老师说,即使如此,刑罚依然要有所作为。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观点,我都深以为然。一方面,我对法律的局限性也有一定认知,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难道因为困难,有些事就可以不做了吗? https://www.douban.com/note/829741154/
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协商制度在中国的兴起(三)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局限性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国法律将值班律师塑造成临时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诉讼参与人,而没有赋予其辩护人的身份。值班律师为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法律帮助,并在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时充当见证人的角色。从理论上说,值班律师制度的设立有助于保障嫌疑人认罪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slt/cxfx/278400.htm
8.论法律不是万能的——局限性姬文宇2. 论法律万能主义与法律虚无主义 [J] . 沈敏荣 ,桁林 . 思想战线 . 2003,第003期 3. 论法律概念局限性的实践克服之道 [J] . 徐莹莹 ,李聪 . 鸡西大学学报 . 2016,第001期 4. 论法律的局限性及克服 [J] . 邱珂 ,舒爱民 .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 2013,第004期 5. 论法律的局限性及其克服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legal-system-society_thesis/0201274049491.html
9.局限范文12篇(全文)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曾指出,“法律的缺陷部分源于它所具有的守成取向,部分源于其形式结构中所固有的刚性因素,还有一部分则源于与其控制功能相关的限度”1 .笔者试通过对法律涵盖社会生活的有限性、法律对社会生活反映的延迟性、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妥协性等方面的讨论,论证法律的局限性。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wo5s2m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