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临床影像全攻略——鸿篇巨著,两位大师倾情奉献

患者有明显刀外伤史,体健,自诉10天前胸片正常,入院时未见。入院后梅毒抗体阳性,HIV阴性。血常规入院前白细胞略高,入院后未查。

这个影像大家现在看很典型-肺水肿,那么怎么治疗?

影像y:

心脏不大,要考虑原因,对因治疗

我的治疗很简单,仅予激素治疗,而且不能停激素!

车轮:

考虑变态反应所致?

那样单侧多,5.16号,先拍个胸片看看.

3天激素治疗后

5.20号,然后就拍了CT

俊豪:

肺水肿对症治疗有效吸收快

南边:

还有少许残留

那么什么原因引起的肺水肿,为什么治疗效果这么好?

患者入院后即考虑肺水肿,鉴于患者仅有喘憋,个人考虑肺水肿应因为输液过多、过快反应所致,仅与激素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行胸片检查完全正常。一周后复出CT正常后出院。

sanmao:

肺水肿-激素治疗为什么不是利尿

太阳雨:

@张嵩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如果是输液过多,应该心率快,BNP高

挺挺:

利尿加激素也可以啊?为什么一定要激素?

有用抗生素?

而且外科喜欢往死输液,估计一过心攻能不全了。所以来这心脏功能应该恢复了根本不用利尿,激素减少渗出、抗炎就足够了。所以,临床医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陈科:

@张嵩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张老师,那当时激素的选择剂量、方式您是如何选择的呢?

就激素,还用点活血化瘀的,40qd甲强龙

肺水肿细节很多,我来常规的

正常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之间的压力是平衡的,主要原因是:①肺毛细血管压高于肺泡压,使肺毛细血管液不断少量渗入肺间质内,但肺泡有极低的肺泡上皮渗透压和肺泡上皮张力,使水不能进入肺泡而聚积;②胶体渗透压使毛细血管内水分不易漏出;③淋巴系统强大的吸收运输功能,可不断地引流间质中的液体,还能吸收蛋白质。所以,正常肺毛细血管内皮结构保证肺是“干燥”的,只有当肺毛细血管渗透压大于正常10倍以上时,才可能出现失代偿,发生肺水肿。

良孑:

如果秒杀,如何和病毒性肺炎鉴别?

病毒不对称,病毒密度没这么高和均匀。

从病理上,肺水肿可分为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型肺水肿两类,两者同时存在,且以某一类为主。间质性肺水肿是指水肿液聚集在肺间质内(如肺泡间隔、小叶间隔、支气管和血管周围及胸膜下结缔组织),是慢性疾病在肺部的表现。肺泡型肺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聚集在终末气腔内(如肺泡腔、肺泡囊、肺泡导管及呼吸性支气管内),一般病史比较短。解剖学可见肺脏表面呈苍白色,湿重明显增加,切面有大量液体渗出,镜下可见广泛的肺充血,间质间隙、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含有蛋白质的液体,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有时可见间质出血和肺泡出血,肺毛细血管内可见微血栓形成,亦可见灶性肺不张。

辛涛:

那么什么情况下的肺水肿才能见到间隔线呢?

早期

先讲机理,后上影像,肺水肿可以是各种疾病的早期

以发病机制为基础分为:

1)通透性肺水肿:

主要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皮和/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所引起,水肿液含高浓度蛋白质,甚至含纤维蛋白原。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可能是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因子直接或间接改变了上述内皮或上皮的结构,致不能通过的大分子得以通过,本来小量通过的得以较大量通过,从而改变了微血管内外胶体渗透压关系。通透性增高后,微血管内的蛋白和液体渗入间质,当积聚超过淋巴回流的增快时,就出现间质性肺水肿。继而肺泡上皮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和液体渗入肺泡而出现肺泡水肿。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可能与某些化学介质,如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白细阴离子蛋白和蛋白水解酶等的作用有关。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溶酶,也均能提高其通透性。白细胞释出的自由基也是造成内损伤的重要因素。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样物质,能使内皮细胞收缩蛋白发生收缩,导致相邻细胞间出现较大裂隙。通透性肺水肿多见于吸入毒气、细菌性病毒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吸入火灾烟雾、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免疫反应(如药物特应性)等,也称肺泡中毒性水肿。

通透性肺水肿多见于吸入毒气、细菌性病毒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吸入火灾烟雾、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免疫反应(如药物特应性)等,也称肺泡中毒性水肿。

2)流体静压性肺水肿:

此类肺水肿是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所引起,故又称血液动力性肺水肿。它又分心源性肺水肿和非心源性血液动力性肺水肿。前者见于左心衰竭或二尖瓣狭窄;后者见于肺静脉阻塞或狭窄、过量输液或体循环血转移致肺循环等。正常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平均为0.933kPa(7mmHg),当增至3.33-4.00kPa(25-30mmHg)时,因淋巴回流代偿性增多,故仍不致出现水肿;只有当急骤上升超过此水平,才能引起间质性水肿并继而发展成为肺泡水肿。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过高,有可能使内皮被过度牵张而致破裂,或引起内皮细胞连接部裂隙增大,出现继发性通透性增高,但一般要达到6.67kPa(50mmHg)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临床上,输液过量、输液或输血过多过快,使血容量过度或过快地增加,致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发生肺水肿,又称为静脉淤血综合征,常见于创伤、失血或休克病人应用大量、快速静脉补液支持循环功能者。

所以刚才那个外伤,属于静脉淤血性肺水肿。

3)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防止血管内液体外渗的主要因素,当血浆总蛋白为70g/L而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正常时,胶体渗透压为3.33-4.0kPa,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可使血管内液体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内。狗的实验证明,当血浆胶体渗透压降至2.00kPa(15mmHg)就可发生肺水肿;无左心衰竭的病人,在血浆蛋白减少的条件下,只需中度体液负荷(大量输液)就足以引起肺水肿;临床给休克病人输入大量晶体溶液容易引起肺水肿,与血浆蛋白被稀释很有关系。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常见疾病包括:肝肾疾病引起低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皮肤病或营养不良性疾病所致的低蛋白血症。

这个就是低蛋白的机理了

嗯,低蛋白就是摄入的少了,或者丢失的多了

肺水肿发生前患者可有心悸、不安、血压升高、失眠等症状。

间质性肺水肿发生后,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由于水肿位于肺间质,听诊可为阴性。严重者两肺可闻及干啰音或哮鸣音,为肺间质水肿而压力增高,细小支气管受压变窄以及缺氧而致支气管痉挛所致。

影像学上,肺水肿间质期的X线表现主要为肺血管纹理模糊,增多,肺门阴影不清,肺透光度降低,肺小叶间隔增宽,两下肺肋膈角区可见与胸膜垂直横向走行的KerleyB线,偶见上肺呈弧形斜向肺门较KerleyB线长的KerleyA线。

来,划线吧,KerleyB线、KerleyA线

A

B

肺泡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腺泡状致密阴影,呈不规则相互融合的模糊阴影,弥漫分布或局限于一侧或一叶,或从肺门两侧向外扩展逐渐变淡成典型的蝴蝶状阴影,有时可伴少量胸腔积液,但肺含量增加30%以上才可出现上述表现。

这个也典型吧

合并胸腔积液了

春:

间质性肺泡性都有了

间质性肺水肿CT表现:

①肺纹理和肺门阴影边缘模糊,肺血管重新分布(由正常时上肺血管比下肺血管细变为上肺血管增粗),通常双上肺静脉管径达到伴行动脉的1倍以上。

②支气管袖口征,支气管轴位投影可见管壁环形厚度增宽、边缘模糊。

④常合并心影增大、心包及胸腔积液。

肺泡性肺水肿CT表现:

①肺泡实变阴影,早期呈结节状阴影,约0.5-1cm大小,边缘模糊,很快融合成斑片或大片状阴影,有含气支气管影像,密度均匀。

②分布和形态呈多样性,可呈中央型,弥漫型和局限型。

中央型肺水肿:呈大片状模糊阴影聚集于以肺门为中心的肺野内中带,两侧较对称,密度以肺门区最深,向外逐渐变淡,类似蝴蝶两翼状阴影,肺尖、肺底和肺外围部分清晰。这种特殊的分布和形态是肺泡型肺水肿的典型表现,但并不多见,常见于尿毒症等非心源性肺水肿。

局限性肺水肿可见于一侧或一叶,多见于右侧,除片状阴影外,还可呈一个或数个较大的圆形阴影,轮廓清楚酷似肿瘤。

③动态变化:肺水肿最初发生在肺下部,内侧及后部,很快向肺上部,外侧及前部发展,病变常在数小时内有显著变化。

④胸腔积液:较常见,多为少量积液,呈双侧性。

⑤心影增大。

慢性间质肺水肿,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癌性淋巴管炎:其小叶间隔及叶间裂呈结节样增厚,呈串珠样改变,通常与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同时存在;

2)白血病肺间质浸润:表现为肺纹理增多紊乱,小叶间隔线状或结节状增厚,支气管血管束不规则增粗,可合并小结节或粟粒结节等网织结节阴影;

3)结节病:肺间质浸润,特征性的沿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和胸膜分布,呈串珠样改变;

4)慢性间质性炎症:磨玻璃影是间质纤维化形成和/(或)肺泡炎的表现,小叶间隔呈结节状或不规则状增厚。

而慢性间质肺水肿的小叶间隔为对称性均匀光滑性增厚,是与以上疾病的主要鉴别点。

胸腔积液是右侧比左侧多吗?

不一定啊,但别的也可以有,不能绝对化

肺泡性肺水肿需与肺泡蛋白沉着症、肺炎和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鉴别。肺泡蛋白沉着症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碎石路征和地图样改变。各种肺炎常有一定的发病诱因及发病过程,当影像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时,密度往往较肺水肿病灶稍高,无肺静脉增粗,不伴有小叶间隔的增厚,其广泛的磨玻璃影内可见多发的小叶中心结节和腺泡结节,是肺内气腔充气状态异常,吸收较肺水肿病灶缓慢,痰细菌学多阳性,抗炎治疗有效。肺水肿所形成的磨玻璃影为血管外体液量增加所致,急性肺泡性肺水肿经临床积极治疗2-3d内病变阴影有明显改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多有过敏原接触史,激素治疗有效。

水肿的一般治疗包括:改善通气和氧的供应以改善低氧血症,对于低氧状况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利尿或在输入高分子溶液时加用利尿药,以减轻或解除肺水肿;保持患者镇静,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在准确判断基础上针对发病机制采取措施:1)对抗肺毛细血管高压:针对病因解除流体静压增高。例如对心源性肺水肿病人改善心肌收缩力;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心衰竭予以降压;对血容量过多的肺充血者解除肺充血(如给外周血管舒张药使血液转移到体循环);2)对抗通透性增高:除解除病因外,选用降低通透性的药物,如抗炎或免疫抑制药(类固醇或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等);3)持续性血液净化是近年广泛开展的技术,其作用是清除体内大量毒素及细胞因子,甚至通过超滤作用清除体内多余的液体进而减少血管外肺水肿。好,总论部分就这些,现在欢迎潘老师吧。

南边:

我就一起探讨一下心源性肺水肿的一些影像征象这一部分

大家看这图就明白肺循环的血液最终经过肺静脉-左房-左心室-体循环

这个过程中,

关卡在于二尖瓣、左心室

这是肺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肺部表现的一张图

原因是啥?

正常是因为重力作用,下肺静脉血管压力比上肺高很多

但是能维持整个平衡

当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系统的压力逐步增高

间质里的液体也是重力分布,朝下流

在肺静脉的周围,这时候这些液体会压迫、刺激肺静脉,导致缩小

上肺静脉还在硬撑,就会出现上肺静脉比下肺静脉增粗的一个表现

还有一种说法:平衡血流、反转血流

上肺静脉帮哥哥扛的时候,是平衡血流,上下一致

上肺静脉的代偿能力,相当于预备队啊。预备队打完了,就要决定胜负了。

下肺静脉受到间质内液体压迫刺激收缩时,就是反转血流

大家看看这个最早期的征象有没有理解

就是压力继续升高

这时候毛细血管中的液体憋不住了,血管中压力高,难受,间质中压力没那么高,舒服一点,部分高手就跑到间质中来了

这时候肺部的间质中就很多液体进入,自然比正常肺组织密度更高

春晓:

是先进入下叶间质吗

下肺重力作用啊哪里低就在那里

大家都知道间质主要:中央间质、小叶间隔、小叶内间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影像的征象

肺静脉系统压力增高,自然肺静脉就增粗了,肺静脉根部在肺门区,肺门影自然就大了,也浓了。

因为中央间质(血管、支气管周围)有液体了,自然就现实的不那么清楚,对比一下

正常的结构比较清楚,肺门角突出,肺静脉增粗,鼓起来了,黑色是肺静脉

当压力增大,肺静脉扩张,鼓起来的时候

当这些血管周围的间质内有液体的时候,自然边界就模糊一些

大家看看,这张图是我在网上找的

有人会问,B线为啥这么清楚啊

很简单,因为在肺的外带,重叠的东西少,肺组织衬托下显示的很清楚;中内带,血管、支气管一重叠,显示不清

大家看其实内带也有,只是不好看,你都难分清楚

也就是中央间质积液、增厚了

袖套征该如何解释?但是大家可能没弄清楚

其实就是支气管周围的间质积液增厚了,把这增厚的这一层看成是袖套

我发个CT典型的,但不是这个病

大家看着增厚的间质是不是类似于袖子

正常的其管壁很薄的

这个等于气管穿了衣服(袖子)

这个是癌性淋巴管炎,正好做对比,都可以有套袖

气管是空的,周围的增厚间质是实性的

俞:

俞老师这个也是

这就是中央间质的增厚、积液

我们刚才一直提到:中央间质、小叶间隔、小叶内间质

还有小叶内间质会有啥表现?

在病变区很弥漫的GGO

有时候我们认为GGO就是肺泡腔内的,这是不对的,间质也有

中央间质增厚也可以表现出来

那和进入肺泡的水肿怎么区分呢?这个有点复杂

肺泡性肺水肿是肺泡腔内的积液为主

大家想一想把肺泡腔当成一个小气球,气球壁朝内渗液,其内的液体是不是随体积的变化而有变化?

因为肺泡壁有很多结构,会阻滞液体的渗出,粘住它

当液体很少时,都会周围在壁上附近

多一些,就会有一定的重力作用,下面的会密度高一些

相当于实变影

大概就这样

间质性肺水肿就这些表现

病例分析

心源性肺水肿

简单病史:男,79岁。胸闷、憋喘2月,加重伴发热8天。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活动后加重,伴有咳嗽、咳白痰。8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体温不超过37.7℃,4天行胸部CT检查示:双肺炎并双侧胸腔积液。予阿奇霉素、莫西沙星、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2天前我院就诊,予左氧氟沙星、呋塞米治疗2天,憋喘缓解后入院治疗。查体:P76次/分,双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不齐。

胸部CT:双肺多发斑片影,双侧胸腔积液。

这个病人是按肺炎收进来的

4天行胸部CT检查示:双肺炎并双侧胸腔积液。

这个大家都考虑炎症,但我说是心衰肺水肿

诊断:心源性肺水肿

诊断依据:老年男性,胸闷憋喘,胸部CT是双肺斑片状阴影,多位于内带,向心性分布,双侧胸腔积液,叶间积液和小叶间隔增厚,考虑肺水肿可能。患者心脏增大,左冠状动脉钙化,提示心脏功能减退;心率不齐,脉搏短绌,提示房颤可能,支持心源性肺水肿诊断。入院后心脏超声示左心室收缩功能49%,肺动脉收缩压约35mmHg,双房、左室大,节段性室壁运动不良,左心功能不全,微量心包积液。实验室检查:白蛋白正常;N端脑钠肽前体3890pg/ml。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肺水肿诊断明确,予吸氧,呋塞米(速尿)20mgivqd,4天后复查胸部CT,病变完全吸收。

这个不了解肯定考虑炎症,怎么鉴别,最好就是利尿。

4天治疗就好了。

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是由左心衰竭或二尖瓣狭窄所致的一种临床常见的肺水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满布干性啰音,两肺底广泛湿啰音,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为常见的病因,左心衰竭时,由于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房排血受阻,导致左心房压增高,肺毛细血管静水压随之上升,液体通过肺毛细血管壁滤出形成肺水肿,二尖瓣狭窄由于血流进入左心室受阻,引起左心房压增高,形成慢性间质性肺水肿,感染、重度劳动、心动过速及妊娠等因素亦可使二尖瓣狭窄诱发急性肺泡性肺水肿。

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大致分为间质性肺水肿和肺泡性肺水肿两种表现。间质性肺水肿的CT表现为:肺纹理以及肺门血管增粗、模糊,肺部小叶间隔线、胸膜下线的出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增多,纤细网纹影增重及磨玻璃状影像改变为主,临床多见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

间质性肺水肿一般发生早,比较轻,所以不好遇到

而肺泡性肺水肿的CT表现多见磨玻璃样肺泡渗出性密度增高影,随着渗出成分细胞数的增多,肺部CT表现为密度逐渐增高的薄纱样、云雾状片状渗出影,典型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样片状密度增高影,同时多伴有心影增大,心胸比例的增加,冠状血管钙化,临床多见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

肺水肿最初发生在肺下部、内侧及后部,很快向肺上部、外侧及前部发展,病变常在数小时内有显著变化,患者改变体位几小时后实变位置也随之改变,可提示诊断。

心源性胸腔积液是心力衰竭时胸膜毛细血管压增高等因素引起,多为漏出性胸腔积液。积液以少至中量居多,双侧多于单侧,右侧多于左侧。

肺泡性肺水肿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间质性肺水肿的消失,因为广泛肺实变可掩盖间质性病变的网影,间质性肺水肿与肺泡性肺水肿常同时存在,此时肺内影像呈“铺路石样”改变。

单侧心源性肺泡性肺水肿

简单病史:老年男性,受凉后咳嗽、咳痰、憋闷1周。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心脏射血分数降低,BNP增高。抗炎、利尿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B超双侧胸腔积液消失。

CT:左肺见斑片状影,右肺多发大小不等、密度浓淡不一结节影,心脏横径明显增大,双侧胸腔积液。

这个影像比较少见,形象的说就是一堆鸡蛋

双下肺间质改变

诊断:单侧心源性肺泡性肺水肿

诊断依据: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憋闷症状。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心脏射血分数降低,BNP增高。胸部CT示小叶间隔增厚,右肺大小不等结节影,纵隔窗无显影,提示非实性病变,心脏增大,双侧胸腔积液,支持心源性肺水肿,特别是肺泡性肺水肿诊断。患者经抗炎、利尿治疗1周后症状好转,胸腔积液消失,支持该诊断。

分析:肺泡性肺水肿表现多样,本例为单侧肺泡性肺水肿,影像学较特殊,表现为病变局限于单侧或局限于一叶,总是位于右侧,而且以右下肺野较为多见,多数表现为大片状均匀实变影,少数可为一个或几个、较大的、轮廓清楚的圆形实变影,形似原发或转移性肿瘤,需加强对该影像学的认识。

单侧肺水肿既可是心源性的,也可是非心源性的。有学者将单侧肺水肿分为同侧型和对侧型。

非心源性同侧肺水肿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肺复张后肺水肿、单侧吸入性肺炎、肺挫伤、主支气管闭塞;非心源性对侧肺水肿可由肺叶切除或肺切除术、单侧去神经支配引起。单侧肺水肿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衰患者的体位、由于腱索或乳头肌断裂发生的急性二尖瓣返流、肺复张和单侧灌注缺损。二尖瓣返流是最重要的病因,可有效地用手术纠正。非心源性单侧肺水肿需要纠正原发病因和患者的通气支持,直到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的完整性恢复。

肺泡性肺水肿需与肺泡蛋白沉着症各种肺炎鉴别。肺泡蛋白沉着症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及碎石路征。肺炎常有一定的发病诱因及发病过程,当影像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时,密度往往较肺水肿病灶稍高,不伴有小叶间隔的增厚,其广泛的磨玻璃影内可见多发的小叶中心结节和腺泡结节,是肺内气腔充气状态异常,吸收较肺水肿病灶缓慢。肺水肿所形成的磨玻璃影为血管外体液量增加所致,急性肺泡性肺水肿经临床积极治疗2-3d内病变阴影有明显改变。

急性肺泡性肺水肿经临床积极治疗2-3d内病变阴影有明显改变。早期诊断和治疗才是关键。

神经源性肺水肿

简单病史:男,41岁。头部外伤后昏迷1小时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8℃BP120/70mmhgR20次/分P90次/分。双瞳孔3mm,光反射正常,眼球位置居中,右颞枕部可扪及5*6cm肿块,中央可见表皮钝挫伤,口、鼻、外耳未见血迹,心、肺、腹(-),四肢张力正常,病理反射(-)。入院后头颅CT提示右颞部硬膜外血肿,量约40ml,胸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当晚行手术清除硬膜外血肿,手术顺利。次日晨查房意识好转,上午10时头颅CT复查血肿消失,中线居中,脑室形态正常。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影。下午3点出现紫绀、呼吸急促,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查体双肺满布湿啰音,随后呼吸停止,行气管插管,心跳停止,及时抢救后,心跳复苏,送ICU病房,于当晚10点心跳再次停止,抢救无效宣布临床死亡。

诊断:神经源性肺水肿

诊断依据:青年,头部外伤后昏迷,咳粉红色泡沫痰,胸部CT示肺水肿表现,患者无原发心,肺,肾等疾病,故考虑神经源性肺水肿。

分析: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pulmonryedema,NPE)是指在无原发性心、肺和肾脏疾病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引起突发性颅内压增高,从而导致急性肺水肿,又称脑源性肺水肿、中枢性肺水肿。其特点是起病急骤、进展快、治疗困难、病死率高(60%-100%)。

NPE可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病变发生数分钟至数天内发生。NPE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因素、体液因素、生物活性因子等多方面的改变有关,较为经典的NPE发病机制包括冲击伤理论和渗透缺陷理论,目前普遍认为NPE是两种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易导致NPE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急性开放或闭合性颅脑损伤;严重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癫痫(主要是癫痫持续状态);急性脑水肿;EV-71病毒感染合并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干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特别是脑干脑炎,易合并NPE,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EV-71病毒感染致手足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NPE成人诊断标准:1)既往无心肺疾患,发病前无心功能不全表现,颅脑损伤或病变后突然出现呼吸窘迫、血性泡沫痰、双肺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云雾状阴影;2)无过量、过快输液,多数患者出现肺水肿前有血压增高、心率加快等前期表现;3)呼吸>30次/min;4)血气分析PaO2<8.0kPa(60.0mmHg),PaCO2>5.76kPa(42.5mmHg)。NPE临床表现以急性呼吸困难及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突出特征。早期仅表现为烦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及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胸部X线检查常无明显异常或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早期诊断较困难。当出现较典型临床表现,如紫绀、呼吸窘迫、双肺满布湿啰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低氧血症及肺部X线见大片浸润影,血气分析有严重的PaO2下降和升高,可肯定诊断,但此时抢救成功率极低。NPE早期发现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4)血气分析PaO2<8.0kPa(60.0mmHg),PaCO2>5.76kPa(42.5mmHg)。

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简单病史:患儿,因发热2天,皮疹1天,呼吸困难10小时入院。查体:T38.5℃,R65次/分,P190次/分,BP105/60mmHg,神志清,精神反应差,双眼不能闭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右眼内斜视,双眼凝视,对光放射灵敏,口周发绀,颈无抵抗,双肺可闻及细小湿啰音,腹部平软,肝肋下3CM,双下肢肌张力低下,病理反射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四肢冰凉,手、足及臀部可见皮疹。咽拭子结果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入院血常规:WBC21.19X109/L,N:85%;心肌酶:CKMB267U/LCK3427U/L;末梢血糖:15.4mmol/l;血气分析PH:7.32,PCO2:32.7mmHgPO2:78.2mmHgBE:-3.9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片示:两肺渗出性病变,进行性加重(图1-3)。

入院诊断: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

分析:手足口病是一种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1引起,可经多种途径传播

EV71是一种高度嗜神经肠道病毒,可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由于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疱疹液而感染。与CoxA16感染相比,EV71急性感染更易引起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EV71感染者的临床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病情进展迅速者可发生死亡。EV71感染重症患者多死于肺水肿或出血,且肺水肿为神经源性,仅在此类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发现炎症反应,在肺和心脏并未发现病毒颗粒或炎症反应。

EV71感染导致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发生NPE的病机制如下:1)患者颅内压急剧升高,脑血流灌注减少,交感神经兴奋,从而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得全身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因此较多体循环血液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内,导致左心负荷过大、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渗透压平衡被破坏;2)肺血容量急剧增加使得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同时体内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大,因此大量血浆蛋白外渗、进一步加重肺水肿。

高原性肺水肿

简单病史:男,30岁。咳嗽、咳痰伴发热3天,双肺闻及干湿啰音。

胸片:双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双中下肺野内中带明显。

诊断:高原性肺水肿

诊断依据:青年男性,双肺多发病变,以腺泡样结节、磨玻璃样改变为主,病变边缘模糊,向心性分布,内中带明显,肺窗纵隔窗病变相差较大,提示病变以渗出为主,不支持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病史较短,症状轻,影像重,心脏未见明显增大,需考虑非心源性肺水肿可能。追问病史,患者居住在海拔2000多米地区,有上感病史,具体治疗及效果不详,后去海拔4000多米地区,途中出现胸闷、气紧症状。患者入院后5小时复查胸片,双肺病变部分吸收(),经吸氧、利尿、激素等治疗,入院后23小时复查,双肺病变明显吸收。4天后好转出院。

这里我要强调高原性肺水肿不一定非得在高原发病,得了也是能后来的,所以要小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入高原地区的人越来越多,其发病率与在高原上升速度、到达高度、个人的敏感程度、寒冷、体力消耗等因素有关。年轻而未适应高原环境者或已适应的居民从低地旅居数周后重返高原者均较易发病,高原适应者迅速上升到更高地区时也会发病,曾发病者常易再发。

不管是初次还是重返高原地区的人,于到达高原1-7d内均可发病,一般情况下,通过飞机进入高原地区的患者,在3d内发病,以头痛、无法平卧、咳粉红色或者是白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少数病例有胸痛,腹胀和腹痛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经脉曲张,动脉痉挛,视盘充血,出现散在性点状或火焰状出血斑。体格检查出现心动过速和呼吸急促,听诊出现非对称性分布的啰音。心电图表现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高电压,右房增大。

复张性肺水肿

RPE确切发病机制尚有争论,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可能为:1)肺萎陷后致肺组织缺氧,复张肺血管过度伸展造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机械性损伤,都可引起肺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受损而导致其通透性增加;2)肺快速复张时,胸腔内负压增加使肺毛细血管与肺泡及间质之间的压差增加,致毛细血管内液体漏出;3)肺萎陷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活性亦减少,使肺泡表面张力增高,肺复张时需要更大的负压,引起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而形成肺水肿;4)肺复张时发生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炎症因子使毛细血管床的通透性增加。

RPE多为单侧发病,若未能及时发现加以干预也有可能累及对侧肺而发展为双侧。

图气胸后复张性肺水肿

多数患者会在1h内发作,24h内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临床症状,剧列的咳嗽往往预示着RPE的发生。临床特点为突发起病,阵发性干咳,胸闷,继之气急,烦躁,发绀,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者出现昏迷或休克,复张侧湿啰音可由肺中下部向上播及全肺,心率>100/min。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由于机体严重缺氧所致。此时氧疗常常无效,因为血液经过充满液体的肺泡根本得不到气体的交换。根据大量排气或排液后出现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不难得出RPE的诊断。

RPE发生率较少,然而一旦发生其危害严重,甚至引起患者死亡。自1853年首例RPE报道以来,其病死率可达20%。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后,治疗方案主要是支持治疗,纠正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和低氧血症。轻者可以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若单纯吸氧无法改善低氧血症,应尽快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模式可选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使肺泡维持膨胀状态,减少胸腔负压,使肺血管渗出减少,同时也可改善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一经确诊RPE,即应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理由在于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肺毛细血管的稳定性。在维持循环稳定的前提下,可适度保持体液负平衡,有利于减轻肺水肿,视循环情况而决定是否应用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

(滨医附院呼吸科毕月阳提供)

溺水性肺水肿

简单病史:女,26岁。溺水1天。1天前患者游泳时出现溺水,救生员发现并救至岸上时发现患者心跳、呼吸停止,遂予双人心肺复苏,约5分钟后患者呼吸、心跳、意识恢复,溺水2小时后送至医院就诊。患者诉头晕、乏力,偶有恶心、咳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胸部CT双肺弥漫性斑片影,溺水后改变。

颅脑CT未见异常。溺水性肺水肿诊断明确。予抗炎、平喘、保肝、保护心肺功能等对症治疗,2天后复查胸部CT病变明显吸收,

治疗1周后病人完全好转出院

诊断:溺水性肺水肿

分析:溺水肺是指溺水情况下,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肺出血、肺水肿以及吸入物所引起的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溺水性肺水肿指淡水和海水淹溺所致的肺水肿,缺氧是溺水性肺水肿产生的根本因素。人在溺水后为防止水进入呼吸道而本能屏气,但在严重缺氧下无法坚持屏气时被迫呼吸时,水将直接灌注入气管、肺内,致使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组织表面被水覆盖,大量吸入低渗淡水后很快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进入血液循环,使血容量突然增高,若心肌功能发生障碍,左心室不能负担血容量增加所需的负荷时,可诱发肺水肿;淡水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冲洗和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微血管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水肿;淡水直接导致肺泡上皮肿胀亦可导致肺水肿;水中有形成分的吸入对肺泡毛细血管壁的直接破坏亦可促成肺水肿。

肺水肿的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关。吸入污水尚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并可演变发展为ARDS。淡水特别是污水中细菌、真菌含量较多,及时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和影像学变化,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

(莱阳二院影像科王俊豪提供)

胸部CT:双上肺后段及双下肺对称分布的片状模糊影,其内可见支气管气相;左侧胸廓大于右侧,脊柱侧弯;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诊断依据:患者有溺水史,双肺多叶分布的片絮状影,均位于下垂部位,分布以各肺叶的后段为主,前缘相对较平,考虑与吸入时体位为仰卧有关。患者心影大小正常,溺水性肺水肿诊断明确。

分析:在游泳训练、近海养殖、渔业捕捞时,海水淹溺时有发生。由于海水和淡水渗透压的不同,两者引起的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不相同,海水淹溺引起的肺水肿、低氧血症和炎症反应比淡水淹溺引起的更严重,其抢救难度较大。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是海水淹溺性肺水肿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组织病理学发现海水淹溺后残留于肺内的海水可直接导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由于海水约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因此具有的高钠、高渗特性及化学刺激性作用,在肺组织和血液、组织液之间产生了极大的浓度梯度,大量的水吸入肺泡,钠、氯等离子则迅速进入血液和组织液,形成高钠、高氯和高渗血症,导致高渗性脱水。

海水淹溺肺水肿既不属于单纯流体静压性肺水肿,又不属于单纯通透性肺水肿,属于混合型肺水肿。海水被吸入肺内首先引起肺泡腔水肿,继而海水渗入肺间质引起肺间质水肿,此为原发性海水淹溺肺水肿。由于海水的高渗作用和/或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肺毛细血管内的液体转移至肺间质增多,进一步发展为继发性海水淹溺肺水肿。

尿毒症肺水肿

简单病史:男,54岁。咳嗽、咳痰10天。咳嗽,干咳为主,偶有铁锈色痰。青霉素治疗无明显缓解。平卧时有胸闷感。既往有肝硬化、肝移植、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68×109/L,N:81.9%,红细胞:1.86×1012/L,HB62.2g/L;血沉140mm/L;白蛋白25.7g/L;尿素氮67mmol/L;降钙素原11.56ng/mL。

CT:双肺弥漫性向心性分布大片状磨玻璃影、实变混合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双侧胸腔、斜裂见液性密度影。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诊断:尿毒症肺水肿

分析:尿毒症肺水肿又称尿毒症肺、尿毒症肺炎,是一种独特的肺水肿,在尿毒症患者中可可达40%-80%,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肺部病变。1934年Roubier和Planchu首次报道其影像学改变,是尿毒症时因毒素等因素引起的肺部非感染性炎症。病理上以肺泡内纤维素渗出、透明膜形成和肺泡出血为主要特征,晚期可机化形成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病变不可逆转。大量蛋白尿、营养不良、合并贫血等可诱发本病。

尿毒症肺肺水肿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由多种因素引起。其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尿毒症时血中尿素氮、肌酐或小分子胍类物质特别是甲基胍、酚类和吲哚等代谢产物蓄积,使肺泡毛细血管弥漫受损,通透性增加,使富含蛋白质的液体外渗至肺间质和肺泡引起肺损害。另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尿毒症,可使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发生免疫性损伤,亦可造成其通透性的改变,引起肺损害。②容量负荷增加:肾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容量负荷过多而致肺水肿。③左心功能不全:尿毒症时常发生心肌功能障碍,左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和肺顺应性下降。④氧自由基增多:尿毒症时由于残存肾单位减少,肌酐代谢和易感染等因素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由于患者全身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不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这些超氧阴离子,导致在清除异物同时加剧组织损伤。⑤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作用:血透时使用生物相容性较差的膜可激活补体,致白细胞聚集于肺微循环,释放各种溶酶体酶造成肺损害。

尿毒症肺水肿按照病程阶段可分为:肺瘀血期(或肺静脉高压期)、肺间质水肿期、肺泡性肺水肿期及肺纤维化期。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典型者可呈蝶翼状。病变累及范围广,多累及双肺;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常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变同时合并;多数患者肺部症状与影像学征象不一致且较轻微,以咳嗽、咳痰、咯血和呼吸困难为主,少数患者出现发热;部分患者伴有心影异常(心影增大甚至典型的烧瓶样改变),可能是由于尿毒症患者的中毒性心肌损害,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心包积液等因素所致。尿毒症肺水肿肺部病灶的动态变化快,短期内有显著的增多或吸收,经正规治疗可以好转,尤其是经透析治疗后消失更快。

尿毒症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与心源性肺水肿不同,其特点是:早期尿毒症肺水肿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胸闷,除呼吸音粗外无明显阳性体征;即使肺水肿已很严重,患者多表现中度咳嗽和咳痰、气促等症状,肺部啰音较少,少数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多能平卧,仅少数患者端坐呼吸;虽可并发肺出血,但咯血者甚少,即使出现亦多属少量。

THE END
1.局限性肺气肿怎么办语音科普局限性肺气肿是局部肺小叶因为反复的慢性支气管炎导致的一种病变,肺泡间隔破坏,局部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局限型肺气肿的治疗,包括止咳、平喘、抗炎治疗,平时注意合理营养、适当运动,防止感冒诱发呼吸系统感染,避免病情进展。 可以用一些能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比如核酪口服液。气管炎疫苗等等。最好注意饮https://www.bohe.cn/voice/view/626678.html
2.局限性肺气肿是什么意思局限性肺气肿指的是局限于肺脏的某个叶段的肺气肿改变,是相对于弥漫性肺气肿而言的;通常分为两种情况:1、瘢痕旁肺气肿,病变主要发生在瘢痕附近的肺组织,肺泡不规则受累,一般是发生在呼吸细支气管远侧段。 2、肺大泡早期,由于小叶间隔遭到破坏,肺泡融合形成大的囊泡。局限性肺气肿如果没有症状,肺功能正常,可以不https://mip.pingguolv.com/audio/efkjkib.html
3.单侧局限性肺水肿单侧局限性肺水肿 张瑞 首页 发现 下载手机端 单侧局限性肺水肿 张瑞 2020-12-28 阅读125 发布于 2020-12-28 送花 打赏 投诉 阅读 125 4 暂无评论评论 点赞 分享 https://www.meipian.cn/3c0ivr63
4.急性肺水肿()A局限性湿啰音B两肺底湿啰音C双肺满布湿啰音D急性肺水肿( )A、局限性湿啰音B、两肺底湿啰音C、双肺满布湿啰音D、局限性干啰音E、双肺满布哮鸣音https://www.zikaosw.cn/daan/29308293.html
5.急性肺水肿()A局限性湿啰音B两肺底湿啰音C双肺满布湿啰音D局限性急性肺水肿()A局限性湿啰音B两肺底湿啰音C双肺满布湿啰音D局限性干啰音E双肺满布哮鸣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19821/28044707.html
6.肺水肿的x线表现而且肺水肿根据其所显示的影像学不同,可以分为中央性肺水肿。此时可以形成蝶翼征,常见于心脏疾病以及尿毒症的患者。当然还可以见于弥漫性肺水肿,分布于双肺野、大小和密度不等轮廓不清,有时可以融合成斑片状影。通常可以见于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还有部分肺水肿可以呈现局限性肺水肿,多考虑肺泡性肺水肿而引起。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2639448/
7.肺水肿影像学表现试卷.ppt急性肾衰肺水肿 病例:男,33岁,急性肾衰肺水肿。CT表现: ①肺间质性肺水肿:两肺血管束增多、增粗,边缘模糊;②肺泡性肺水肿:两肺透光度减低,并见广泛性分布结节样、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及毛玻璃样影,边缘模糊,以两肺内、中带分布较明显,形成典型“蝶翼征”;③胸腔积液 尿毒症 肾功能衰竭肺水肿 病例:男,44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928/56190050.shtm
8.急性肺水肿时急性肺水肿时A.局限性小水泡音B.于靠近气管处可听及湿罗音C.双肺底湿罗音D.硬币叩击音E.两肺野满https://www.netkao.com/shiti/825772/34595371vu28gzp95.html
9.肺水肿怎么样治疗效果会好些快速问医生病情分析:这个主要是看看肺水肿的具体的情况的,注意考虑属于局限性肺水肿的还是考虑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99005762
10.再扩张性肺水肿(附4例报告)【摘要】:<正> 自发性气胸抽气或胸穿抽液治疗中发生一侧性局限性肺水肿或双侧性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cdema),以下简称REPE,临床上很少见,最近我们曾遇到4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58岁。原患慢性支气管炎7年,20天前无明显诱因感左侧胸痛、气急、咳嗽、咳痰加重,近6天胸闷、气急明显,于1985年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ZYX198602013.htm
11.急性肺水肿的诱因有哪些三个原因诱发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种疾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常见的诱因。 首先,心肌性疾病是导致急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心脏肌肉收缩功能减弱时,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从而引发肺水肿。因此,患有心肌疾病的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病情https://www.jd.com/pccontent/707706
12.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 1.肺泡实变阴影,早期呈结节状阴影,约0.5-1cm大小,边缘模糊,很快融合成斑片或大片状阴影,有含气支气管影像.密度均匀。2.分布和形态呈多样性,可呈中央型、弥漫型和局限型。中央型表现为两肺中内带对称分布的大片状阴影,肺门区密度较高,形如蝶翼称为蝶翼征。局限型可见于一侧或一叶,多见于右侧。https://baike.qm120.com/jbjb/hxnk/fszz/
13.什么是肺水肿寻医问药网液,有条件者用漂浮导管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或肺动脉舒张压,以免误输大量液体进入肺循环,加重肺水肿https://club.xywy.com/static/5161/2580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