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谢鸿飞: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

论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

作者简介:谢鸿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是法律行为重要的隐含构成要件,尤其是在没有对价制度的法域。它要求法律行为必须具有“法律意义”,目的在于界定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排除对家庭、社交等行为的法律调整。这些“法外空间”多为国家必须奉行价值中立的领域空间的大与小、张与弛,都映照了国家对社会的容让度与国家的治理智慧。在司法实践中,“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多为法律直接推定,即当事人从事法律调整的行为的,推定其有此意图;反之亦反。但更妥当的方法是在个案中结合行为的情景、当事人的利益状态、诚实信用原则、信赖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对法律不调整的行为类型,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违约金的方式使其受法律调整。在“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行为中,双方当事人均不享有履行请求权,一方履行的,不能以不当得利为由请求返还。情谊行为的施惠人造成受惠人损害的,宜通过侵权法寻求责任减轻的依据。

THE END
1.无因管理的社会意义是什么,无因管理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其他一、无因管理的社会意义 无因管理是指无法律上的根据,而为他人利益管理他人事务。管理事务者为管理人,其 事务受管理者为本人,又称受益人。在法制社会,个人的事务应当由个人或其授权的人管理, 他人本无权干涉,这是一条原则。然而,在社会共同生活中,一个人的事务有时又往往需要他人管理。为他人利益主动地管理其https://www.fabao365.com/zhaiwu/38527/
2.法律具有哪两大作用?从而体现了现代法治社会中一个什么道理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看,具有规范作用,规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会的特殊形式;从本质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会作用,社会作用是法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这种对法的作用的划分使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突出了法律调整的特点;同时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7b9dbb6d99d487bf39cae4fa851e178.html
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书笔记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鼓励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3、关于古代中国母权与父权的关系。https://www.douban.com/note/736072610/
4.宪法知识200问7.宪法宣誓的意义是什么? 答:(1)促使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2)宪法宣誓制度是推动中国法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3)体现了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尊重和认同,强化对自身的约束,增加履职的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5.法律的意义是什么法律的意义1、法律的意义:有效树立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统治阶层的统治,在特定的人群内可以帮助民主实现部分的“人人平等”,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2、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随着等级的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G4PImgpz11.html
6.法律的重要性及对个人的意义法律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有效的节省社会资源!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公平与否都在于当前社会的一个总体认知,法律也是会随着社会变化发生延伸和变化的。但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弱者得到保护、强者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去创造财富。如果社会中的事物能在法律法规的帮助下:物尽其用、人尽其能!那么http://www.jzlawzx.com/kuaixun/33427.html
7.警察执法规范化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8篇(全文)摘要:我国公安部在2009年的时候,便提出了三项建设,其中一项便为“执法规范化”。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建设,既是一项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同时也是一项构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建设。本文将结合公安执法实践的工作,就执法规范化的意义及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做出相应的分析。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swfk5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