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律部门可以通过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来表述,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并非仅仅包含在一个法律部门中,规范性法律文件与法律部门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法律部门划分标准
法律部门划分标准
主要标准
主要标准是调整对象,即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例如】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构成行政法部门
次要标准
次要标准是调整方法,即实施法律制裁的方法和确定法律关系主体不同地位、权利义务的方法
【例如】民法和刑法,都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但民法是以自行调节为主要方式,而刑法是以强制干预为主要调整方式,民法要求对损害予以财产赔偿,而刑法则对犯罪人处以严厉的人身惩罚
3.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
范围
行政法
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纵向关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
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我国现阶段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基本法律规范集中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全国人大常要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等
经济法
民商法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商法调整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等
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法的内容主要包括:(1)劳动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共和国工会法》等;(2)社会保障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等;(3)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4)社会公益事业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1)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相应的法律规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非诉讼程序法是解决非诉案件的程序法,非诉讼程序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