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关于发布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赛项规程的通知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2年6月10日

2022年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

赛项规程

一、赛事名称

赛事名称: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

英文名称:AnhuiCollegeStudents’FutureLawyerDebateCompetition

组别:本科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皖西学院

技术支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委员:

张尔桂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孔敏皖西学院副院长

王文金安徽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

音邦定安徽省律师协会会长

委员:

朱永国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刘仁金皖西学院教务处处长

各参赛高校院(系)负责人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郭志远安徽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法学院院长

吴椒军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

周振杰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张卫彬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余为青阜阳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三)仲裁委员会

项东皖西学院纪委副书记

蒋传光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

曹吉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校辩论队教练

(四)秘书处

秘书长:

刘鑫皖西学院法学院院长

三、竞赛目的

促进安徽省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法治人才;加强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四、竞赛方式

(一)比赛形式

由于疫情影响,本届比赛通过腾讯会议等线上方式进行,比赛采取“四对四”团队对抗辩论形式,秘书处全程录屏。

(二)比赛规则

环节

备注

正方自我介绍

每人10秒

共40秒

该环节不计入总分

反方自我介绍

正方一辩立论

3分钟

正方一辩对己方的观点及理由进

行陈述

反方四辩质询

1分30秒

反方一辩立论

反方一辩对己方的观点及理由进

正方四辩质询

正方二辩驳论

2分钟

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一辩的陈述进

行反驳

反方二辩驳论

反方二辩针对正方一辩的陈述进

正方三辩攻辩

正方三辩进行攻辩,反方三辩回答。提问方不可以打断回答,回答方不可反问,提问不超15秒,回答不超20秒

反方三辩攻辩

反方三辩进行攻辩,正方三辩回答。提问方不可以打断回答,回答方不可反问,提问不超15秒,回答不超20秒

正反方二辩

自由人对话

正反方各

正方三辩攻辩、

自由人对话小结

正方三辩对攻辩和自由人对话内

容进行小结

反方三辩攻辩、

反方三辩对攻辩和自由人对话内

自由辩论

双方各4分钟

反方开始,交替进行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4分钟

反方四辩针对全场比赛进行总结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正方四辩针对全场比赛进行总结

五、比赛流程

(一)比赛分组

比赛共有21所高校的辩论队参赛。

初赛分7组进行,每组3支队伍。比赛所有抽签均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各辩论队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自己所在的组。

复赛分两轮进行比赛。第一轮复赛共有14支队伍参加,通过随机抽签分为7组,每组2支队伍;第二轮复赛共有7支队伍参加,分为3组,每组2支队伍(a、b;c、d;e、f),g队轮空。

半决赛共有4支队伍参加,分2组进行比赛。甲、乙两队为第1组,丙、丁两队为第2组。

决赛共有4支队伍参加,分为2组。半决赛中每组获胜方进行冠、亚军比赛,另2支队伍争夺季军。

赛前进行初赛分组抽签和辩题正反方抽签。初赛结束后,进行第一轮复赛分组抽签和辩题正反方抽签;第一轮复赛结束后不再进行抽签,按赛前设定的程序进行比赛。

具体比赛的对阵情况见比赛对阵图。

(二)比赛晋级规则

(1)初赛实行循环赛制,每组有2支队伍晋级,共有14支队伍进入第一轮复赛。

????????????

(2)复赛实行淘汰赛制。第一轮复赛中每组获胜方晋级,共7支队伍进入第二轮复赛;第二轮复赛中每组获胜方晋级,轮空的队伍直接晋级,共4支队伍进入半决赛。

每组左列为正方,右列为反方,第一轮复赛采用辩题4,第二轮复赛采用辩题5。

??????????????????

(3)半决赛实行淘汰赛制,每组获胜方晋级,进行冠、亚军比赛,另2支队伍争夺季军。

将第二轮复赛中每组的获胜方甲、乙、丙、丁分为两组,进行半决赛。第1组甲为正方,乙为反方,两者之间的胜方为冠军争夺赛的正方,负方为季军争夺赛的正方;第2组丙为正方,丁为反方,两者之间的胜方为冠军争夺赛的反方,负方为季军争夺赛的反方。半决赛均采用辩题6;决赛均采用辩题7。

???

单场比赛,以得评委票数多者胜出,不考虑每队的得分。在循环赛制中,以胜场次数多者优先;胜场次数相同者,获得评委支持的总票数多者优先;总得票数相同者,以两者之间胜负关系中的胜者优先;胜负关系无法确定者,平均分(有效总得分/有效评委总数)多者优先;平均分相同者,抽签决定优先。

六、比赛辩题

初赛辩题:

1、当今中国,应当/不应当全面开放户籍管理制度

2、“职业打假”应该/不应该鼓励

复赛(一)辩题:

4、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是/不是正当的

复赛(二)辩题:

5、大数据时代应当技术先行/规则先行

半决赛辩题:

6、亲亲相隐/大义灭亲更符合法治精神

决赛辩题:

7、人为自然立法/自然为人立法

七、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

报名参赛选手须为安徽省高校法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包括2022届毕业生。参赛高校组织选派1支辩论队参赛,每队由4-8名学生,领队1人(可由指导老师兼任)、指导教师1-2人组成(合肥工业大学参赛队由合肥校区和宣城校区共同组队,由4-12名学生,领队1人,指导教师1-3人组成),每场比赛由4名选手参赛,单场比赛中不得更换选手。参赛队伍一经确定,其队员和指导教师不得更换。

(二)报名要求

(三)参赛队伍编号

参赛队伍完成报名后,通过线上抽签方式确定赛队编号,提前确定参赛队辩论时的身份,并通过适当方式告知各参赛队。

(五)成绩公布

大赛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网站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在高教网再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获奖证书。

八、奖项设定

团体奖:一等奖3队(分别为冠军、亚军、季军)、二等奖4队、三等奖7队。

个人奖:初赛的每场比赛设“优秀辩手”(三等奖)2人(正反双方各1人),复赛、半决赛、季军争夺赛的每场比赛设“优秀辩手”(二等奖)2人(正反双方各1人);冠亚军决赛设“最佳辩手”(一等奖)1人,即为本次比赛全程最佳辩手。同一辩手依获奖等次高者确定,不重复计奖。

九、处罚措施

参赛单位不可擅自干扰比赛,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如参赛单位严重干扰比赛并产生恶劣影响,赛事组委会可以取消其比赛资格。

十、评分标准

本届大赛采取评委投票制,得到多数票一方胜出,每位评委主要根据选手的内容、攻防、表达、配合等综合表现情况投票。

十一、竞赛须知

(一)领队职责

(二)评委组成

比赛评委由赛事组委会秘书处负责选聘。

(三)加强内容审核

在比赛期间,各参赛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好审核职责,确保选手在比赛过程保持正确的立场方向,不得出现意识形态问题。

十二、申诉与仲裁

参赛一方如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参赛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1小时之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阻扰比赛的正常进行。申诉以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三、疫情防控

十四、竞赛观摩

为了保证辩论赛的正常进行,避免不当干扰,线上比赛过程中,除领队、正式参赛队员、评委及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比赛会议房间。比赛视频等赛事信息不经过组委会同意不得外传。

THE END
1.法律审判之外的道德审判不是正当的一辩稿(第二版)道德审判是指公众根据自身对公序良俗的认知对争议纠纷进行判决。我方需要强调的是,审判不同于批评,评价,它是绝对权力的拥有方施加的判决。如法律诉讼在法律绝对权威的保障下才能叫做审判,而老师指出学生的错误,叫做批评而不叫做审判。我方判断是否正当的标准为,在法律审判之外,道德审判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尊重客观事实并且http://bianlunba.cn/post/11116.html
2.正义与非正义(精选十篇)正义与非正义(精选十篇)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关系非常复杂。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存在于司法公正之中。西方法谚说,法的生命在于适用。这就与经典作家关于审判程序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不谋而合他们共同揭示一个事实,即法律首先是作为人类知识系统中实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jc7313.html
3.纯粹从法学角度谈《纽伦堡审判》最后的判决(纽伦堡的审判)影评所以正如电影中鲁尔夫在一开庭就提出的那样,这场审判的合法性是值得质疑的,而且英美法苏的法官是否真有审判德国人的司法管辖权,也是有疑问的。好了,就算我们不从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仅从实体法的角度来说,影片中那四个德国法官的行为是否真的具备了“有责性”,也是很有争议的。从刑法四要件角度讲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647792/
4.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法律实证主义认为应当在"实际是之法"和"应该是之法"间作出区分,该主张招致了许多批评。哈特教授在此为法律实证主义进行辩护。他认为,诚然,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其它部分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与它所主张的"实际是之法"和"应该是之法"的区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批评者则把两者给混淆了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579
5.最高院法官解答:婚姻家庭纠纷案件35个热点难点问题(含民法典申请宣告婚姻无效,应以起诉时的状态为准,因为无论起诉前或缔结婚姻时的状况怎样,一旦经过一定的期间,当双方已经具备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时,无效婚姻的情形已经消失,就不能再用以前的无效事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从民事审判的角度来说,对当事人请求宣告婚姻无效的,只能从是否符合无效婚姻的法定情形进行审查。如果将符合https://www.wxrb.com/doc/2022/05/05/168142.shtml
6.读书:法治的细节如果一种行为在道德上值得鼓励,那么法律也要尊重民众的这种道德情感,在除法时也要进行相应的恩免。 五、脑死亡、植物人与“死亡” 关于死亡,法律中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刑法理论中采取了医学上关于死亡的标准,也就是综合判定说,具体的解释是:以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和瞳孔反射消失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判断人是否死亡。 https://www.jianshu.com/p/56a8371e9752
7.20081文摘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中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等方面的作用,在全国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案例指导制度。自1986年始,国内学术界对是否借鉴西方国家判例制度的问题,已经进行了20https://www.xjpcedu.cn/info/1160/4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