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原则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

摘要:在所有法律要素中,法律原则被视为法律的灵魂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具体的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能否直接适用依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与复杂多变的社会事实之间的矛盾在司法裁判的过程中逐步显现,解决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增强司法裁判中法律规范的弹性,进而有效地处理纠纷,成为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法律原则;司法裁判;限制

一、法律原则的适用规则

1.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2.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在一般的司法审判中,当然直接适用法律规则。只有在个案中适用法律规则会产生与法律本来的目的相违背的结果或是违反法律精神作出极端不公正的裁判结果,才能适用法律原则。

3.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

在存在已有规则的前提下适用法律原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官的法律论证。在追求个案正义的过程中,法官需要进行充分的说理,适用法律原则必须具有比在适用原法律规则更强的理由,否则,适用法律原则就没有逻辑证明力和说服力。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情形

1.规则缺失

即使是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难免会存在法律漏洞,这是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性与法律的相对确定性所产生的矛盾。现行的成文法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弥补法律漏洞的方法很多,法律原则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当规则出现漏洞时,以原则的适用来填补漏洞。在没有规则可循的情况下,裁判者只能诉诸于法律原则,以填补某一部分上规则的空白。依照法律的精神行使自由裁量权,实现对特定案件的审判。但应当注意的是,这种一定意义上的“造法”并不意味着对法律原则的径行适用。

2.规则模糊

法律规则是由法律语言书写的,一定语境下的措辞不当便会导致法律文字的语义模糊,从而造成法律规则的表达过程中出现模棱两可的状况。某些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也给规则的适用带来了不小的问题。在这种法律规定模棱两可的情形下,个案裁判就应摒弃规则,溯及背后的原则。这要求法官利用法律原则进行解释,探求立法者背后的目的,衡量法律所承载的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司法审判。

3.规则冲突

4.原则冲突

这里原则的冲突,既包括在个案的审判中不同原则之间何者优先适用的问题,也包括了规则与原则之间的冲突问题。在解决法律原则之间的冲突问题时需要进行价值或法益的衡量,衡量它们所代表的利益和价值分量的轻重。在这个过程中,法官必须经过一定的思维的理性对话来预测不同判决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在说明适用法律原则的正当性后赋予某个法律原则适用的优先条件。

三、法律原则适用的限制

与法律规则的适用相比,法律原则的适用受到较多的限制。法律原则的抽象性并不能在司法裁判中给出确切的答案,不同的解释和论证会指向多种结果。法律原则的适用必须限定在一定的场合,而且要履行一定的论证义务。

1.严禁向一般条款逃逸

法律原则在没有具体使用到个案中之前,是无法发挥其具体作用的。但是如果过分的将法律原则适用到司法裁判的过程,而将法律规则视为无物,法律的安定性便会受到动摇。法治首先是规则之治。在使用法律原则是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避免对司法的权威产生不良的影响。

2.严格限制道德原则的影响

3.严谨的原则使用程序

法律原则需要实现具体化才能运用到司法审判中。为防止原则的滥用,在适用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步骤。法律原则的具体化需要与法律事实紧密结合,法律原则止呕通过法律解释才能运用到个案中,为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从而导致不公正裁判,要求法官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这样就要求法学方法论必须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以此保证法官的衡量和选择尽可能客观。

四、结语

如何在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上寻求一个平衡点,更好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飞.略论法律原则[D].河北大学,2011.

[2]韩笑.论法律原则及其适用条件[D].公民与法(法学版),2014.

[3]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中的难题何在[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6期.

[4]林菲菲.中国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邾立军.当法律规则遭遇法律原则——以泸州遗赠案判决论证为视角[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第35卷第1期.

THE END
1.适用民法总则应处理好五大关系因此,民法总则实施后,法官不能再依据合同法将欺诈、胁迫的法律效果区分为无效(第五十二条)和可撤销(第五十四条)两种情况,而应适用民法总则,统一判定为可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条)。 四、应正确处理好民法基本原则和民法具体规则的关系 民法总则第四条至第九条分别规定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1/id/3195200.shtml
2.法律的适用原则法律的适用原则时间:2024.05.30 标签: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阅读:1481人 律师解析: 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则适用:⑴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立法法》第79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第80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https://www.64365.com/tuwen/zatmp/
3.法律的三大适用原则是什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频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每个人都应该受到相同的法律保护和对待。 2. 法无禁止即可行原则:法律规定了禁止的行为,而未被禁止的行为则是可行的。这意味着,除非法律明确禁止某种行为,否则该行为是合法的。 https://www.bkw.cn/v/3Vxj.html
4.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原则律师普法我国法律适用以下原则: (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https://www.110ask.com/tuwen/6663311798226123546.html
5.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 南京师范大学 | 张华开通知网号 在法哲学和法理学意义上,法律原则是指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的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但是,在法律实务中,法律原则能否作为有效法规范被司法判决所援引,却往往会引起不少的争议甚至是合法性上的质疑。 上个世纪以来,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3106079.nh.html
6.论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摘要】:本文以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为主题,考察当规则、原则发生适用争议时,个案权衡的优先性标准应当如何确立。对此,理论界存在不同意见和主张。基于德沃金的整全法理论,个案权衡的优先性标准在于“最佳诠释”;但根据阿列克西的原则理论,个案权衡的优先性标准在于“重力公式”。然而,由于未能对源自“不可通约性”和“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92-1016915630.htm
7.比例原则在民法上的适用及展开内容提要 比例原则包含“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个子原则,其通过对“手段”和“目的”之关联性的考察,以确认国家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干预有无逾越必要的限度。比例原则的精髓在于“禁止过度”,对包括民法在内的整个法律秩序发生作用。比例原则适用于民法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http://fxcxw.mzyfz.com/dyna/contentM.php?id=14175
8.如何确定法律规范冲突的适用规则?医药卫生网医药卫生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调整同一对象的2个或者2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因规定不同的法律后果而产生冲突的,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照《立法法》规定的“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后法优于前法”以及“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等法律适用规则,判断和选择所应适用的法律规范。冲突规范所涉及的事项http://adminc.yywsb.com/article/2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