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利津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

东营市利津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

2012年东营市利津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真题2012年8月15日东营市利津县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综合、教育、卫生通用)

共105题,满分100分。51--55题每题0.8分,96--105题每题0.6分,其余每题均为1分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人们可以准确判断从事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所导致的不利后果,进而做出自己的行为选择,这是法律()作用的体现。

A、告知B、指引C、评价D、预测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政体B、国家结构C、国体D、国家权力结构

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

A、法律原则包含了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B、法律原则没有规定确定的法律后果

C、法律原则体现了法的本质和基本价值D、法律原则的覆盖面相比规则要窄一些

5、下列导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选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洪灾B、经济与社会体制改革

C、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D、当事人的生老病死

6、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B、国家机关、社会组织

C、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D、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执政党

7、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是()

A、法系与法律体系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称谓

B、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法律构成的整体

C、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D、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规则

8、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法律解释的权力属于()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9、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主体即行政法主体的简称

B、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两种类型

C、在任何一个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D、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10、下列有关行政复议的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复议是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B、行政复议机关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C、行政复议机关所作的复议决定具有行政行为的效力

D、行政复议原则上实行的是二级复议制度

11、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机关应该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

B、简易程序并非毫无程序,只是相对于行政处罚的普通程序较为简洁而已

C、简易程序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行政效率

D、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行政机关应当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给当事人

12、以下机关或机构中,行政诉讼的审判组织是()

A、专门设立的行政法院B、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C、人民法院设立的人民法庭D、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13、以下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选项是()

A、某县农业局与纺织局联合发布通知劝导棉农种植彩锦

B、某市公安局对贾某要求从事特种行业的申请拖延不理

C、某市公安局发现其民警杨某在上班期间赌博,对其罚款2000元

D、某乡政府要求各户派2名劳力义务参加修建乡通县公路大桥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某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B、某市人大办公室主任

C、某公立高校校长D、某市纪检委调查处处长

15、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正式确立是在()

A、党的六大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党的九大

16、第一次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进行完整概括和系统阐述的人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林彪

17、毛泽东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不包括()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党指挥枪

C、一切以军事工作为先

D、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是打仗、做群众工作和参加劳动生产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1942年延安整风内容的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

A、工人运动B、农民运动C、武装斗争D、争取民主

20、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暴力革命B、民主集中制

C、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D、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1、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目标B、马克思主义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马克思主义注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

A、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浪潮

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2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D、摸着石头过河,摸索前进

2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发展生产力D、实现四个现代化

25、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阶级斗争为纲

26、党的十三大制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其中第三步是()

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D、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27、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突破口是()

A、兴办经济特区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2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成规”是指()

A、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B、解除市场经济姓“资”的思想束缚

C、冲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禁锢D、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2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D、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30、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C、从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B、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于()

A、民主集中B、联系群众C、为了群众D、与时俱进

33、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是()

A、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加强国际贸易

C、改革旧的生产关系D、发展精神文明,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柱

34、推进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

A、实现小康B、实现共同富裕C、完成祖国统一D、缩小贫富差距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精神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6、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面临着“三大任务、两大课题、一大危险”,其中“一大危险”是指()

A、敌对势力B、分裂势力C、脱离群众D、党员贪污腐败

37、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B、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3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可保障社会公平B、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C、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D、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B、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1、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是截然不同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原则

4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不包括()

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D最低准备金政策

4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负有责任,以()为限。

A股东购买的股票B股东出资额的收益

C股东其财产额D股东的出资额

44、国家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性行为的征收的税是()

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

45、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A投资规模较小B经营方式单一

C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D不是法人企业

4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安定团结、稳定和谐B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C科教兴国、人才强国D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47.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强调教育、医疗卫生要突出的是()A营利性质B非营利性质C公益性质D市场化

48.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A相互矛盾的B互不关联的C完全一致的D根本不同的

49.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A发展B党的领导C制度D发展社会事业

5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A安定有序B社会安定C发展有序D秩序良好

51.社会和谐首先要()

A加强党的建设B发展C协调利益关系D坚持以人为本

52.相对于和谐社会的社会目标而言,小康社会主要指()

A经济上的目标B生活上的目标C整体性目标D政治上的目标

5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要求

C改革发展进入机遇挑战并存时期D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

5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统筹兼顾C以人为本D全面协调可持续

5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坚持以人为本B实现共同富裕C发展社会生产力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5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含()

A坚持以人为本B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C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57.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是()A以人为本B五个统筹C可持续发展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8.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A建设创新型国家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其优越性、凝聚力和感召力,主要依靠()

A创新B发展C和谐D文明

6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抓好()

A党的自身建设B经济建设发展C社会和谐发展D预防腐败工作

61.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

A党的基本路线B构建和谐社会C坚持自力更生D四项基本原则

6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全面发展”的内容不含()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C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63、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

A能够通过民主的形式制定代表多数人意志的法律和政策

B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有效率的推行国家政策和法律

C实现绝对意义上的社会公正和平等

D通过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64、美国的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说“行政权力永远都是饥肠辘辘的,侵略与抢夺是它挥之不去的本性。”这句话说明了行政权力的()

A公共性B强制性C扩张性D普遍性

65“五权宪法”是孙中山先生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治传统所创立的一种学说,下列不属于“五权”的一项是()

A考试权B决策权C司法权D监察权

66.行政组织体制即行政组织类型,通常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发质形态,与“分级制”对应的行政组织类型是()

A分职制B首长制C分权制D集权制

67.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决定因素的是()

A公共需求B政府能力C社会发育程度D国家的开放程度

68.以是否可以主动做出行政行为为标准,行政行为可以分为()

A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B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D羁束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69.以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一个行政组织的效率未达到100%,它既具有无效率的特征,导致无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入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在投入为定值时,产出未达到最大可产出值,行政组织的这种无效率被称为()

A技术无效率B配置无效率C管理无效率D控制无效率

70.政府凭借其管理者身份所获得的收入,如税收和各种罚没收入属于()

A非强制收入B直接收入C派生收入D规制收入

71.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A基本法律B行政规章C基本法以外的法律D行政法规

72.下列关于行政权力“一元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权力的执行主体只能是政府及其内部的工作人员

B在一个国家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系统只有一个

C在一个国家的行政系统内部,只能存在一个权力中心

D行政权力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不可逆性即行政权力运行的单向性

73.按照行政监察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A一般监察和专门监察B部门监察和个人监察

C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D效能监察和过程监察

74.对海关、金融、国税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申请复议。

A同级人民政府B上一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D上一级主管部门

75.兴办各类公共事业造福于国民是政府()职能的体现。

A发展B服务C扶助D管制

76.程序性决策又被称为()

A经验决策B科学决策C序贯决策D常规决策

77.下列关于行政执行地位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执行时行政决策过程中诸多矛盾的展开和继续

B行政执行时检验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

C行政执行时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统一

D行政执行时行政管理各个方面的集中反映

78.传统的行政方法中的“解剖麻雀法”是指()

A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讨B全面普查和重点普查相结合

C对典型案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D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统筹兼顾

79.下列关于行政调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按照自愿的原则B说服教育是其常用方法

C不属于行政司法行为D行政调解具有法律效力

80.关于法治行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命令不得代替应以法律规定的诸事项

B下级行政机关不得抵触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或命令

C行政裁量也须适合法律和法规

D既定法律不合时宜,行政行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不适用法律规定

81.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橙色”代表()级别。

A特别严重B重大C较大D一般

82.关于现代政治行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现代法治行政包容行政裁量B现代法治行政包括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C现代法治行政与民主自由相互制约D现代法治行政都是积极主动的行政

83.下列关于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公共权力机关为统治集团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谋划活动

B公共权力机关为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价值分配活动

C公共权力机关为行政效率的提高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活动

D公共权力机关为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84.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内部责任机制指的是()

A行政控制B职业规范C公民参与D公共利益

85.公文处理基本原则不包括()

A便民原则B保密原则C时效原则D党政分工原则

86.关于“函”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种下行公文B不受作者职权范围与级别高低的制约

C一种上行公文D属于相互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公文来往

87.某地级市政府向该省政府职能部门制发的公文属于()

A上行文件B下行文件C平行文件D请示文件

88.下列不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报送机关B发文机关C标题D成文日期

A.公文处理需要遵循党政分工原则

B.焚毁、掩埋和清洁消磁都是销毁公文的主要形式

C.发文处理的程序具有确定性和可逆性的特征

D.公文的用印情况必须做正式记录

90.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91.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结构与语言的严密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实施办法严密

9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和()两种。

A.“特急”和“加急”B.“特急”和“急件”

C.“急件”和“加急”D.“特急”和“紧急”

93.报请于XX省人民政府的公文:《XX市关于治理XX河水质污染问题的报告》的作者应该是()。

A.XX省人民政府B.XX市人民政府

C.XX市环保局D.XX市XX河水质污染问题调查处理小组

94.下列属于上行文的是()。

A.议案B.批复C.函D.意见

95.关于调查报告与总结的联系与区别,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人称不同B.侧重点不同

C.内容基本相同D.都以叙述为主,通过典型材料来阐明观点

96.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组织结构、活动形式和行为准则,一般要用()。

A.条例B.规定C.章程D.办法

97.下列不属于发文登记项目的是()。

A.顺序号B.发文日期C.公文类型D.公文标题

98.下列关于公文撰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公文的成文日期都不得使用阿拉伯数字

B.公文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C.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D.公文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99.下列关于复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复函具有较强的指挥性B.复函属于主动行文

C.复函不能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D.复函的行文对象可以是上级机关

100.公文的附件标记位于()。

A.发文机关名称之后B.公文最后一页的附注之下

C.正文之后,发文机关名称之前D.正文右下方稍偏右排一行

101.置于公文主题词以下的各个要素统称为()。

A.版记B.版尾C.眉脚D.眉首

102.确定机关之间行文关系的重要前提是()。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C.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D.平行关系或不相隶属关系

103.在收文办理中,由法定责任者履行法定的事务处理权的决策性活动是()。

A.拟办B.批办C.承办D.主办

104.公文的作者是指()。

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D.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部机关工作人员

105.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发文时,由各机关领导人共同签发公文的行为就是()。

THE END
1.法律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广泛的作用,它不仅规范了社会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还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将详细探讨法律的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法律的特有特征1、规范性:法,天纯雾芯科技http://www.skypure.com.cn/post/5706.html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的意义 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保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法律为社会的稳定有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同时,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予法律的形式,使自由得到国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法则精髓法律知识的全方位解析了解了法律是什么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其构成。这包括立法(Legislation)、司法(Judiciary)和执法人(Executive)三个主要分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层级结构。立法分支负责制定法律;司 法分支负责解释和执行法律;执法人负责执行并保障实施各项政策,确保整个体系的顺畅运转。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6326.html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21.法治发挥作用要以()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 A.传统习俗 B.社会舆论 C.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 [答案]:D 22.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这体现的是法治思维的(). http://hnaoe.com/ziliao/611.html
5.中小学教师竞聘教育理论教育法规复习材料政策解读考试服务18.什么是想象,想象有什么作用? 答;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2)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想象; (3)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想象。 19.什么是思维,从个体发展来看思维可分为哪几种? https://www.ahteacher.com/fuwu/gonglue/2013-09-02/7204.html
6.法律的确定性及其意义论文提要:本文笔者在明确法律等概念的前提下,阐述了法律的确定性概念,并回顾了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不同的法学家关于法律的确定性思想的论述,同时阐述了促进法律确定性的因素及其法律确定性的相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法律确定性的主要体现,从而使我们对法律的确定性特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第八部分,笔者阐述了https://www.zscourt.gov.cn/article/view/cateid/18335/id/73185.html
7.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论据此,也可以看出行政程序基本制度在行政程序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它保障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得以实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是对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精神的实际运用,是使行政程序法的一般法律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规范的中间环节。由于基本原则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直接的操作功能,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9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主要体现在:一是密码工作的重大事项向中央报告,密码工作的重大决策由中央决定。二是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密码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确定的密码工作领导和管理体制。三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党组)和密码工作领导机构要认真履行党管密码的政治责任。 https://www.yncjxy.com/baoweichu/falufagui/20964/
9.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起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道德的起源问题,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来认识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10.宪法的作用是什么?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②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2、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 ②促进法制的统一。 3、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②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314/2530374882.html
11.初中初三九年级思想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8.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 9. 什么是立国之本? 什么是强国之路? 10. 改革的实质,目的分别是什么?* 11.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2.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13.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05697_68068037.html
12.阅读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为社会环境描写与自然环境描写两种。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像《祝福》中的祥林嫂、《装在套子里的https://www.jianshu.com/p/30cdda1487da
13.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考点分析】法在调整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维护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包括:最低限度的公共治安、社会成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生态平衡、交通畅通问题等。体现在法中,具体表现为:公共安全法、社会治安保障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交通法等。2.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包括生产的一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