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2.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特征)
3.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4.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易错点)
5.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作用)
6.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作用)
7.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8.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9.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10.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基础)学校保护(重要作用)社会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司法保护(重要保障)
11.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2.依法办事要求我们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13.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一、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1)我们在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关系)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节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法律的本质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注意:当侧重于法律依靠国家力量如法院公安机关贯彻实施时,体现的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当侧重于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时,体现的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的作用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③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5.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
(1)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拓展问题:
1.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新法新规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3)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近年来,我国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说明了什么
(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格执法
二、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现实性:社会环境还比较复杂,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2.怎样对待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特殊保护
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3.如何辨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政府、网络六大保护?
最关键的是明确实施保护行为的主体:
①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是家庭保护;
②学校学校教职人员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是学校保护;
④其他主体也比较容易区分如果教职人员公检法人员以社会人员的身份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则属于社会保护;政府等国家职能部门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则属于政府保护
三、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的原因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依法办事的要求
(1)树立法律意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3)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4)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4.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
(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做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教育孩子,最忌讳这种行为!爸妈们如果有请赶紧改掉
学霸也是普通人,只不过多了一份努力
中考若想逆袭,需吃得了4种“苦”,别轻视了
期中考前家长4大毒句和3大金句!说与不说,成绩肯定不一样!
人民日报揭露孩子没出息的9大根源,条条扎心,再忙也要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