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中规定了对女性权益的保障。
目前,
我国已经制定了
《妇女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母婴保健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
专门保障妇女权益。
妇女在法律中的权益保障:
一、人身权利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
第三十七条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
第三十九条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按照其职责及时采取措施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做好善后工作,妇女联合会协助和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任何人不得歧视被拐卖、绑架的妇女。
第四十条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二、劳动权利的保障
公平就业,同工同酬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特殊时期”照顾多
目前,我国多省份实施了“痛经假”,允许女职工在特殊时期休息1天或2天,但各地规定并不一致,有的规定只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即可,有的则限定了工种,只允许“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从事长久站立、行走劳动”等工种的女职工休“痛经假”。
单位不得限制女职工结婚生子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三、继承权的保障
我国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我国继承法第十二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有了法律的保障,在同一顺位中,男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女儿和儿子、妻子和丈夫、母亲和父亲,他们不因性别不同而权利不同。
四、婚姻家庭权益的保障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第三十四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反家庭暴力法》
当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可以寻求帮助和庇护,也可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家暴维权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五、其他方面的规定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
六、其他保护妇女权益的举措
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继续深入持久地宣传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早婚,买卖婚姻,近亲结婚等违法婚姻。
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一切合法财产权利及时查处侵害妇女权益的民事案件。
严厉打击拐骗,买卖,遗弃、虐待、迫害、侮辱妇女等犯罪活动,维护妇女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坚决取缔卖淫嫖娼活动,扫除社会丑恶现象。
严肃查溺弃、买卖、残害女婴的犯罪活动,严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性的胎儿性别鉴定,打击破坏计划生育的违法犯罪行为。
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尤其要引导、帮助广大妇女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自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护妇女合法的控告、申诉权,
健全妇女信访接待与处理制度,
防止出现互相推委,
久拖不决的现象,
开展法律咨询及代理业务,
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
为受害妇女伸张正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法律制定了许多行政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来保护妇女的权益。如果女性朋友们的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值此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
牙克石市法院祝愿所有女性朋友节日快乐!
供稿人:陈宣蓉
原标题:《【妇女节普法专栏】保护妇女权利,有哪些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