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思修法基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预测考研

下文是考研名师马老师为考生最后20天冲刺政治所作的思修法基材料分析题的考点预测,是在研究历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的基础上做出的预测,希望对考生冲刺复习有所帮助。

一、如何理解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如网络生活秩序、交通安全秩序等)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推动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如何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此,人们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在实践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如何理解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要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归根结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来实现。

四、为什么能够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五、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永远不会过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获益的同时,也要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需要着重树立以下爱国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爱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

六、如何理解人生价值中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离开社会的个体是无法生存的。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因此,一个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人生价值的评价就是对实践及其成果的评价。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七、如何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精华和糟粕)。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到的成果。

同时也要警惕两种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虚无论(全盘西化),一种是复古论(对传统文化不加提炼,全部照搬)。这两种错误都割裂了传统文化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八、在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中国的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首先,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

其次,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但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而德治则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对公民和社会组织加以教化,提升公民的道德意识。

最后,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

九、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尊重法律权威,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做到: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THE END
1.从朋友圈视角浅谈大学生如何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期刊从朋友圈视角浅谈大学生如何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刘菲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 引用 收藏 分享 打印 摘要: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既要尊重一般法律的权威,更要尊重宪法至上的权威.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在线下,也连着线上,所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大学生更要深刻认识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以实际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fzysh202018096
2.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15.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https://www.meipian.cn/1zncmm94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主要是法律和纪律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2.道德的作用 (1)含义 道德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4.2020年中考各科考点一遍过讲义0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d.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考向一 宪法确保我国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235477
5.《2024思政复习(自用版)》sobetonme^第2章^最新更新:202401(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612356&chapterid=2
6.考点13坚持宪法至上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易混易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7pt2231ct6438n158331.html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目录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158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62 第四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64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164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165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167 171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https://www.sxemc.edu.cn/content/19-jxky-12651
8.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坚决反对“权大于法”,“人情大于法”的法律虚 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 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o3k17da.html
9.为什么要尊重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律师普法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法律权威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以法安天下则天下安,依法治天下则天下治,这也是千古不易的经验之谈。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https://www.110ask.com/tuwen/4874056737732356224.html
10.课程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刘艳 ● 6.5 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刘艳 ●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刘艳 ●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刘艳 ● 6.6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 ● 6.6.1 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李薇 ● 6.6.2 法律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67f29a9e60d0f25d8e
11.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法律解答 法律智谋顾问 帮助500人· 响应一小时内 咨询我 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1)信仰法律。应当相信法律、信奉法律,树立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牢固观念,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法律要发生作用,全社会都要信仰法律。(2)遵守法律。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6963436.html
12.「媒介伦理与法规」万字笔记已做好!直接打印背!惟其受众“欲知”而又“未知”的信息,才具有新闻价值;惟其传播受众“欲知”“未知”而又“应知”的新闻信息,才体现了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同时又体现了对法律法规和新闻伦理的尊重。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向受众提供“欲知”“未知”的信息,并非没有边界,边界即“应知”。与“应知”相对的则是“不应知”。国家机密https://www.douban.com/note/85636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