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志,我报告的题目是《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的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宪法实施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我看来这个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的一个重要发展。

1982年11月26日彭真同志在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做了关于现行的1982年宪法草案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都已深知宪法的权威关系到政治的安定和国家的命运,绝不允许对宪法根基的任何损害。这一判断是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我想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论述不是随便讲的,是基于我们6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的一个总结。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过不尊重宪法甚至无视宪法、破坏宪法的惨痛教训,文化大革命的主要错误就是破坏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基础,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在1982年宪法起草过程中,序言部分没有直接讲文化大革命,但是序言部分加上8个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8个字里面讲的错误主要是指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我们的现行宪法是在全面系统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也包含了不重视宪法、不尊重宪法、破坏宪法的历史经验的教训。

因此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宪法及其实施。在我们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继承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精神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现行的1982年宪法。在1982年宪法起草过程中,宪法实施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热点争议。当时曾经考虑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以及在全国人大下设宪法委员会等不同的主张,最终我们建立了适应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也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宪法监督制度,也就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监督宪法的实施。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中再次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可以说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不健全已经成为了我国宪法实施的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加强宪法实施作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首要任务。《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要求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备案审查的现实运作主要涉及的是合法性审查,而非合宪性审查,并且迄今为止还没有正式宣布撤消过任何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合宪性审查工作尚未有效开展,合宪性审查所应当承担的维护宪法权威、限制公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法治统一等等方面的功能尚没有充分发挥。基于这样的现实,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的第44条中,“法律委员会”的名称也被正式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实际上这一修改是有着长期准备的,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在起草过程中就曾经考虑设立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委员会。1982年宪法第70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其中的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就包含了设立宪法委员会的可能性。1983年30名全国人大代表曾联名向六届人大提出建议,建议设立宪法委员会。1993年在进行宪法修改时,又有代表建议在宪法第70条中增加规定全国人大建立宪法委员会的内容。对于这样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修宪部分内容的补充建议中也指出,根据宪法第70条的规定,全国人大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委员会,宪法可以不再做规定。尽管我们一直没有设立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委员会,但是如何通过组织完善推进宪法实施,一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

这次宪法修改将“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对宪法实施和合宪性审查机制的组织完善,这意味着未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将作为专职机构,协助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合宪性审查工作,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是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重大发展。在我看来,未来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可以有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就是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起草过程中,对法律草案的合宪性进行事先审查,这样做是符合现实的。不同于事后审查,在法律的起草中对其合宪性进行预先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排除法律违宪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法律的执行力,贯彻四中全会所提出的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的要求。如果这项工作能够有效展开,将是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重大进步,也将是我国宪法实施和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

推进合宪性宪法实施,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在组织层面还可以做很多其它的完善。比如说可以考虑将法规备案审查室作为宪法法律法规工作机构,可以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36条规定,任命若干专家作为顾问,列席委员会的会议发表有关合宪性审查宪法实施问题的专业意见。也可以考虑成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更好的协助做好合宪性审查的工作。

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一部好宪法,王晨同志在今年关于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里面用了“三个好宪法”,对我们的1982年宪法进行了评价。这部宪法也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只有做好宪法实施,特别是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才能有效维护这部好宪法的权威,才能使这部好宪法更具有生命力。谢谢大家!

THE END
1.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立法,法律的权威在未知湖北事业单位考试(判断题)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立法,法律的权威在于立法。( )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执法。 https://hb.huatu.com/sydw/1837622.html
2.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答案解析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C.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均于()。 A.制定 B.公正 C.遵守 D.实施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相关https://www.shangxueba.cn/zj39253.html
3.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11期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谢鹏程;-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第11期杂志在线阅读、文章下载。http://wuxizazhi.cnki.net/Search/ZGQG201611003.html
4.杨建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认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一命题。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里的“生命力”应当包含发展的能力,也是指发展的状态。具体而言,应当从如下9个方面来理解。 https://weibo.com/p/1001603808984522991743
5.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A.实施B.规范C.教育D.惩戒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e85b4c46a18d456b8c18620b39742263.html?fm=bda8378585c7d0e7ce032053cfd6cc3a25
6.《论权威》范文12篇(全文)四、宪法权威在于实施和维护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 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和权威维护的保证。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实施好、维护好宪法的权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5trpiw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