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是万能的,面对复杂的环境,法律不能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官法治法理成文法法律援助案件

1、法官自由裁量权使用不足,机械司法

法律渊源的多样化决定了法律并非是僵死的法条,是有灵活适用的空间,而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也预留了法官自由裁量的灵活性,例如法条中的“可以”、“情节严峻”、“情节特别严峻”及“但书”规定等,法官具有可以自由裁量的权利。

但事实上,法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由于过于谨慎和严苛,完全机械司法,缺乏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考量,对朴素的道德诉求的关切。

另一方面,法官自身能力不足,社会经验不够,缺乏对法律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判决的逻辑性和说理能力不强,流于证据和法条的简单排列,导致社会公众的认可度降低。现实版的“药神”案则说明法官不机械司法的重要性。

黄某从国外后面印度仿制药销售,法官认定其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与销售假药罪的想象竞合,判处实刑但适用缓刑的规定,并处罚金。

2、法律自身的特点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法律本身具有稳定性、一般性,不周延性,法律必须要对社会成员一般适用。为了发挥法律的猜测功能和指引功能,法律不能朝令夕改,必须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才能维护优良的社会秩序。

法律也不是万能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法律不能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依据法律和谐所有的社会关系,也会遏制社会的自由性。

法律是相对静止的,而社会进展是动态的,法律的稳定性决定了法律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进展,这又体现了法律的滞后性,但是司法应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

当案件诉诸法院,如果符合立案或起诉要求,法官必须要发挥裁判和解决纠纷的作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合理合法的裁判。

所以,当法律不能适用于个案时,必定会产生一些冲突,此时,如果只注重法律适用的一般性而忽略了个案特别性,完全机械适用法律,不可幸免地会与社会千变万化的个案产生矛盾,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法律效果,更无法给带来优良的社会效果。

因此,司法人员必须通过自己的能动性来化解法律自身的局限性和社会进展之间的矛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法律与民意的摩擦

加之个别法律概念晦涩难懂,导致一般民众无法达到和专业司法人员一样的理解水平。因此,在部分个案中,民众对案件的法律依据的理解有失偏颇,与法律产生冲突。

民众对司法结果屡屡质疑,司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2019年的张扣扣复仇案中张扣扣造成三人死亡的法律后果,该案件在司法程序上最终以张扣扣执行死刑而告终,但是对案件的其他问题的讨论却从未停止。

张扣扣复仇的动机引发了人们的共情,张扣扣并没有和于欢一样,获得被宽恕的结果,即便复仇具有伦理上的正当性,但法律也不容许以这种方式进行私力救济,否则,将无法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这与于欢案在法理上有着本质区别。

张扣扣案究其原因,是其本人认为母亲的死亡并没有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存在司法不公的对待,这颗仇恨的种子最终造成惨重的后果。幸运的是在这次案件的审判,法官并没有受舆论的绑架,作出了公正的裁决。

张扣扣案也从侧面反映出司法的公信力不足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民意与法律冲突时,法官应如何选择才能幸免下一场悲剧的发生。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是一致的,只是由于法律被错误或不合规范的加以适用,导致产生了错误的法律效果,使得社会效果不能实现。

4、社会习俗的影响

刑事司法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化解社会成员的冲突、调整社会利益,解决人民之间的矛盾,实现合理的社会资源价值分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过多种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解决纠纷。

其应用的基础也多种多样,如法律规定、传统道德、社会风俗、习惯等。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在风俗习惯、伦理观念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会导致大家对相同的事或现象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意见,其最终反映在刑事司法活动的结果中。

尤其是部分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刑事司法影响较为显著,大家对社会效果的认知可能是多样化的。作为一个成文法国家,法律适用上存在一般性,所以严格适用法律后得到的法律效果具有基本相同性。

所以,根据客观存在性,社会效果的多样化和法律效果的一致性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如何妥善和谐社会习俗与成文法的冲突是这两种效果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为我国的刑事司法活动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如前所述,在刑事司法活动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无法脱离单独存在,不能顾此失彼,虽然阻碍二者统一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必须努力克服种种阻碍,修正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法律应有的价值,幸免不公正的审判造成司法活动的悲伤。

刑事司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根据

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这意味着每一项司法活动直至于最终裁决都是基于具体法律规定。所以,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并不是空穴来风。

虽然学界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统一的关系存在不同认识,而从表面看又是一个极为中国化提法,但无论是具体的法律制度,或是中外的法理研究,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我们将从法律条文、国家政策、法理和文化方面为其提供统一根据。

我国《宪法》第2条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表明在我们国家,人民是国家的统治者,法律必须第一得到人民认同,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这既是法律效果的要求,也是社会效果的要求。

《宪法》第5条规定,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法治国家必须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必须第一实现刑事司法的法律效果。我国法治进展的道路曲折,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不强,这必定对当前我国的法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

如果不能完全遵守宪法的精神,所追求的法律效果也会荡然无存,社会效果更是无从谈起。而作为一个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法律必须为人民服务,这就是社会效果存在的必要性。

且根据《宪法》第41条,说明司法机关属于国家机关的一部分,民众有权利对司法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批判,对违法和显失公正的判决进行申诉,促使司法机关严格遵守法律,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法规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规则,在刑事司法活动中更应如此。在进行刑事司法活动时,必须以宪法为指导,不能与宪法的规定和精神违背。

通过《宪法》的若干条文的规定,给予人民权利以便监督和督促司法机关做到公平公正,加快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因此,实现刑事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是有着明确的宪法依据,也符合宪法的精神。

THE END
1.法律具有哪些作用律图法律咨询24h在线 18万+认证律师 15亿+普法人次 咨询我 律师解析 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二、评价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三、https://m.64365.com/tuwen/aaansyk
2.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杏联中学电子备课系统 课题:第一单元 法律护我 考点 2 法律的内容及其功能 考点1 法律的含义及特征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二)法:国家制定和保障实施的行为 规范 1、法的特征 (1)、法规定了人们行为法律产生的条件 法的本质 如何表现 社会https://m.doc.wendoc.com/bf525938cfaa0bfa9052f17b6.html
3.调解在法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冯继刚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它是指在纠纷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第三方(如调解员、仲裁员等)协助双方达成协议的过程。调解作为一种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在法律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对调解在法律中的功能、特点以及其重要性进行阐述。 一、调解的功能 https://lawyers.66law.cn/s2401648080c02_i1394058.aspx
4.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意义和作用一、诊所法律教育的特点 综观我国法律院系的课程设置,我们历来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知识为目的,很少考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课程设置忘记并抛弃了法学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即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法学教育的这两种目的,历来被中外法学教育所公认。如果我们仅仅重视一个方面,而忽略或抛弃http://law.jsnu.edu.cn/0d/40/c10837a200000/page.htm
5.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国家考试大纲1.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循行和功能特点 三、 奇经八脉 2.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跷脉和维脉的 循行特点和基本功能 1.经别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2.别络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四、 经别、 别络、 经筋、 皮部 3.经筋的概念、特点和生理机能 4. 皮部的概念和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五、 经络https://www.360doc.cn/mip/1107429215.html
6.科学网—法律与道德的精准定义法律与道德的精准定义 目前,社会科学领域许多的基本概念都没有一个简洁、清晰而精准的定义,社会科学的许多概念都是把“功能”当作“本质”来定义,把“非本质属性”当作“本质属性”来定义,把“局部特性”当作“整体特性”来定义,从而导致社会科学存在大量的争论与歧义,理论界许多的争论与歧义都起源于概念定义的模糊性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8-1182330.html
7.法律功能范文11篇(全文)法律功能 第1篇 一、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 塑造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关现代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理论界有三种观点:第一, 精英说。将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定位为法律精英教育。认为精英教育是作为高度经验理性的法治的需要;同时, 法律职业者作为“产品”要有众多的知识, 更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8ejncn9.html
8.《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二、法律要素的确定1.奥斯丁:主权、义务、制裁2.哈特:第一性规则、第二性规则3.我国: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法律要素的功能·从微观的层面真正认识法律存在的样式和运行的逻辑原理。第二节法律概念一、含义1.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的概括性表达2.法律概念具有强大的归集功能或排除功能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