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的三个司法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向确保法律有效实施转变。司法在法律实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司法功能定位如何,决定着司法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影响着法律实施的效果。司法功能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司法功能都必须通过审判执行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这一基本途径来实现。因此,人民法院保障法律有效、正确实施,应当发挥好三个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权利救济功能、公权制约功能和纠纷终结功能。

权利救济功能

保障权利是司法的首要功能

保障权利是法治的精髓。立法“分配”权利,执法“落实”权利,司法“救济”权利,从立法到执法再到司法,就是一个从创设权利到落实权利,再到寻求权利救济的过程。“无救济则无权利”,如果权利不能得到及时救济,维护人民权益就无从谈起,法律的权利价值就难以实现,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司法的权利救济作用发挥好了,就能把法定的权利变为现实的权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公平感和幸福感。

权利救济功能的演进与现状评价

权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改革开放以前,在法律工具主义观念的支配下,司法强调的主要是打击、制裁功能。当前,我们对法律的功能特别是对权利、自由等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权、保障民生的基本价值。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司法的权利救济功能发挥得还不够。比如个别办案人员的权利保护意识不够强;权利救济的范围还不够广,还有不少法定权利没有进入司法救济程序,人民群众也还存在不知法、不会告的问题;权利的最终落实还不够到位,执行难等问题制约了权利的实现等。

强化权利救济功能应把握的重点

发挥好司法的权利救济功能,必须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一是坚持全面救济的原则;二是着力实现公民的现实权益;三是加大权利的实现力度。对属于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应依法受理,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诉案件依法启动再审,并且从长远看,应实行“三审终审”,实现“诉”、“访”分离,采取不同的救济制度。积极主动行使司法职权,对有履行能力的执行案件,用足用好法律强制措施,确保及时实现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刑事被害人、特困申请执行人、特困信访人救助制度的作用,对不在救助范围但确实困难的,也应尽我们所能,积极协调社会救助。

公权制约功能

公权制约是司法的重要功能

法治的核心在于制约权力。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司法的独特功能。党和国家坚持依法执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也在规范制约权力的运行,保证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防止权力滥用而侵害群众利益。

公权制约功能的演进与现状评价

过去,我们对权力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监督体系来进行的,司法权主要是在私法领域行使。行政诉讼法实施后,使司法功能在规范公民与政府关系的公法领域得到了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人民法院在权力监督制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挥空间,比如对违法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还不够;与有关部门重配合、轻制约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社会管理行为的规范引导还有待加强;对市场主体恶意竞争、追逐暴利、垄断经营等行为,还缺乏有效的司法规制等。

强化公权制约功能应努力的方向

纠纷终结功能

定分止争是司法的基本功能

国家设立各种机构,制定法律规范,都是为了解决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司法权作为判断性的权力,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审判处理各类诉讼案件来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实现法律的秩序价值。

纠纷终结功能的演进和现状评价

过去,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是刑事和部分婚姻家庭等民事案件,司法主要是侧重于打击与保护功能。当前,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刑事、民事、商事、行政以及执行、国家赔偿等案件,而且刑事案件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近几年,全国法院每年处理一千多万起案件,充分发挥了化解矛盾的生力军作用。但从面临的任务要求来看,司法的纠纷终结功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

强化纠纷终结功能应切入的路径

深化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好司法的纠纷终结功能,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切实提高服判息诉的能力。坚持把化解矛盾的意识融入执法办案的实践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加大判前评断、判后答疑、辨法析理工作力度,发挥调解与判决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切实提高法官化解矛盾、做败诉当事人工作的能力。发挥好二审、再审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功能,从源头上提高案件质量,提高一、二审的服判息诉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诉、申诉和信访案件的数量。

二是依法解决涉诉信访难题。科学的涉诉信访机制,是发挥司法纠纷终结功能的保障。对涉诉信访问题,既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又要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上来,完善诉、访分离制度,采取不同的终结措施。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绝不能突破法律底线随意迁就,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裁判的稳定性。

三是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人民法院在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机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使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就近找到最适合的解决途径,尽可能地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使法院专心致志地解决那些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

总之,司法的三大功能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权利得到救济,就能实现正义、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公权得到制约,权利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也才能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只有纠纷彻底终结,权利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关系才能保持稳定,法律的秩序价值才能实现。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发挥司法功能,保障法律实施,最终要依赖司法权威。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意味着依法办事成为常态,必须树立法律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但法律本身产生不了权威,需要通过司法活动来转化。从现在的情况看,法院每年办理的案件很多,质量、效率也是高的,公正、高效不是问题,但司法还缺乏应有的权威,与其承担的功能很不相称。

人民法院必须注重从自身做起,自觉做到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对司法的信心,最终保障社会主义法律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循、正确实施。

THE END
1.法律具有哪些作用法律具有哪些作用 立即提问 近7日解答 61282 次· 平均回复速度 3 分钟司法文书案件·推荐文章 违约金具有哪些作用 违约金兼具保障债权、惩罚和补偿功能,构成法律威慑。明确违约金条款可促使双方严格守约,赋予强者在谈判中的主动权。同时,违约金过高时,需对方承担举证责任,维护合同公平性。 律师函有哪些法律作用? https://m.64365.com/tuwen/aaansyk/
2.保险的法律作用是什么终身寿险的法律功能是什么?终身寿险法律功能的优点?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那么,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终身寿险的法律功能的相关知识。有终身寿险的法律功能是什么。终身寿险法律功能的优点。终身寿险的法律功能的适用情况。?1、终身寿险的法律功能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终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336160
3.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律师普法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它的三个功能来实现的,即惩罚、救济、预防。(1)惩罚功能,就是惩罚违法者和违约人,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2)救济功能,就是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或补偿受侵犯的权利。(3)预防功能,就是通过使违法者、违约人承担法律责任,教育违法者、违约人和其他社会成员,预防违法犯罪或违约行为。https://www.110ask.com/tuwen/15978775941473391906.html
4.12348服务热线的作用“16000148”法律服务电话更名为“12348”法律咨询电话,启用全国统一服务号码“12348”,并归并至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询专线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同时,又拓展了法律援助的新功能,此举标志着“12348”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12348 “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https://mip.66law.cn/laws/812021.aspx
5.泮伟江:双重偶联性问题与法律系统的生成——卢曼法社会学的问题如果说,本文前面章节的内容,都是在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层次论述双重偶联性问题,则该问题将我们带入到特定的法律功能子系统的层面来思考双重偶联性问题。我们当然同样可以将此提问中的“法律系统”替换成“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宗教系统”、“教育系统”等。如果说,双重偶联性问题关涉到的是“现代社会如何可能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360
6.试论《古兰经》在伊斯兰教法中的功能法信关键词: 伊斯兰教法 古兰经 法律渊源 法律功能 试论《古兰经》在伊斯兰教法中的功能 耿龙玺 西北民族大学 【摘要】《古兰经》既是伊斯兰宗教的最高经典也是伊斯兰教法中的基本法,依靠其功能的发挥,复杂又深具宗教背景的教法体系终做到了内外的和谐统一和有机联系,至今仍对广大伊斯兰世界产生着重要影响。鉴此,本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7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