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周宪法基本知识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社会文化权利、监督权。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6.其他义务,如劳动的义务、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等义务。

四、宪法日设立的意义是什么?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五、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出生、上学、工作、退休

公民生命中的每个时刻

都在宪法的保护之下

《宪法》和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

《宪法》与我们的一生

如何守护自己的权利

日常生活有哪些权利容易被侵害呢?不让职工休息、不让孩子上学不回家赡养父母……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也就是说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宪法都与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法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自由、实现社会正义、提高效率以及平衡社会利益。同时,法律还通过其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等价值功能,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中吕律师事务所律师荣海瑞在线普及宪法知识法律立法前言: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导群众树立宪法意识,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网易山西《法治易起来》栏目联合山西多家律师事务所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直播节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https://sx.news.163.com/24/1205/17/JILOH88C04149A58.html
3.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的作用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的作用 拼搏奋斗 2021-07-01 15:10:37 法律的作用: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所以法律具有各种规范作用。2、法律是一定的人们的意志的体现,反映了他们的利益要求,所以法律具有各种社会作用。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6gTi1di60f6.html
4.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财务公开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三、政党的基本功能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4、组织政府的手段 四、政党制度及政治政治 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https://www.jytvu.cn/Item/Show.asp?m=1&d=2543
5.云南省晋升副县处级领导职务资格考试基本知识(仅供参考)第四条按照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时事政策、国情省情、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等框架,本大纲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云南省情、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等内容。 第五条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https://zswldj.1237125.cn/dl/yb/news/gsgg/d278fad5-1e10-40e8-8fca-6d3166704f3b.htm
6.泸州市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项目——泸州七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回顾 泸州市中学政治课教学研究 1989年12期 梁声烈(泸州市市中区教研室) 汤建修(泸州市第四中学校) 谢盛君(泸州市第十一中学校) 王晓敏(泸州市第七中学校) 50、《适应新形势,探索新路子——泸州市鱼塘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调查》(调查报告) http://www.lzskl.com/jsp/detail_content/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