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安招警笔试备考之法的渊源山东公安招警考试

按照多数国家法的渊源的类别,并根据法的渊源是与法的效力相联系的法的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成文法(制定法)

1.规范性法律文件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一种总称,专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力范围,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出来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有约束力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它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主干部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公开性、一般性。

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各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有三类:第一类,立法机关通过的决议、行政机关的命令和行政措施、司法解释等;第二类,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公证书、结婚证等;第三类,特定协议,如遗嘱、合同等。但只有第一类属于法的渊源的范围。

3.国际法

广义的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狭义的国际法单只国际公法。

我们认为,凡是一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或协定,都属于该国的法的渊源。

(二)不成文法(非制定法)

1.习惯法。最常见的一种,指那些被国家机关认可的并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规范的总称。

2.判例法。泛指可作为先例据以裁决的法院判决。

3.惯例。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过去曾经施行,可以仿照办理的做法。

【例题】

1.(单选题)“没有成文的法律就没有刑罚。”关于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必须是成文的法律

B.“成文”中的“文”指本国公民通晓的文字

C.成文法主义排斥用行政规章规定犯罪与刑罚

D.习惯法胜过普通法,习惯法也是刑法的渊源

【答案】D【解析】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习惯法的作用大大减弱了,除了在非洲一些国家习惯法仍然在实际上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外,在其他主要法律体系,习惯法已经不是主要渊源。D项习惯法胜过普通法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多选题)法的渊源也称为法的表现形式,用以指称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下列属于法的渊源的有()

THE END
1.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二、法律基础:理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索法律基本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完善。从古代律法到现代法典,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内涵。 三、立法原理: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48885.html
2::政策是法律的依据和内容,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法律是通过国家立法程序予以规范化(法律化)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国家意志。法律的本质特征,一是规范性,经立法机关制定为法律规范,具有明确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即“法源”);二是国家强制性,即由国家强制机关(公安、法院、检察院、羁押场所、监狱等)作http://fw.mwfw.cn/fw/237566.html
3.探寻中国民法典的元解释与此同时,最小单元并不意味着零碎,本书写作还有两方面的体系化努力:其一,尽可能成体系,即不仅结合民法典总则编自身前后的规定进行解读,还结合民法典其他各编,并尽量贯通民法典、其他民商事实体法律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力求使作者对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一个条、款、项、词语的解读都有相应的依据。其二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0/content_9089308.html
4.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二)传统民法典的体制特点:居于主权国家法律体系的高位阶 民法典的高位阶配置,首先体现为其制定过程,即民法典一旦制定不会随意修订或重新制定。其次体现为成为其他民事法律渊源的上位依据,具有统领下位民事单行法律效力的作用。民法典的高位阶配置,再次体现为其规定本国民事立法中最基础的制度,从而成为最为基础的民法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5.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6.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的区别?如何理解?法律渊源是注册会计师- 法律体系关注的是法律规范的组织结构和整体布局,而法律渊源关注的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和来源。- 法律体系是一国或地区所有法律规范的全面体现,而法律渊源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具体来源。- 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法律状况;法律渊源是动态的,随着法律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变化。如何理解:- 要理解法律体系,https://www.bkw.cn/zckjs/ask/8604361.html
7.从不同的角度对法的渊源进行理解,法律具有权威和约束力的根源是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法的渊源进行理解,法律具有权威和约束力的根源是法的()。 A.历史渊源B.形式渊源C.效力渊源D.思想渊源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德胜公司注册地在萨摩国并在该国设有总部和https://m.ppkao.com/tiku/shiti/b161bc00a5504c48bbe26a419a4b5d91.html
8.法则解析揭秘法律知识的精髓宪法是国家最高の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根本大法。其中包含了关于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等。这些内容构成了现代社会文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规矩之道: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理解不同类型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方式,以及如何应对违反法律规https://www.ontdhjbdb.com/xue-shu-jiao-liu/401732.html
9.西南科技大学复习资料法理学本文提供了法理学的复习资料,涵盖了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涉及立法原则、法律责任、法律关系、法律渊源等多个核心概念。题目内容包括法的效力、法律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法律的实施等方面,旨在帮助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法理学的基本原理。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938650
10.五大责任主体验收合格是否可以认定具备交房条件本文通过对商品房交付的法律渊源、现行法律法规对商品房交付条件的理解及适用、河南省内生效判决的大数据图文分析以及作者认为四个部分,围绕五大责任主体验收合格即竣工验收合格是否可以认定商品房具备交房条件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减少和解决商品房交付纠纷,探寻规范房地产市场,保护购房者及开发商利益,防范社会风险的应对之策http://www.jutianlawyer.com/article/52.html
11.联合国宪章为什么属于法律渊源答案分析:(1)选项A:属于“国际条约”;(2)选项C: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制定法,不包括判例法;(3)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 查看完整问题王老师 2022-11-21 15:12:54 1365人浏览 尊敬的学员,您好: 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协定 联合国宪章属于国际条约,所以属于我国法律渊源哈 您再理解一下,祝您考试https://www.dongao.com/dy/zckjs_jjf_44519/17202092.shtml
12.201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讲义:第1章(1)注册会计师根据人们针对模式所作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后果又分为肯定式的法律后果(合法后果)和否定式的法律后果(违法后果)两种。 【记忆提示】简单来讲,一个法律规范的内容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假定),如果你这样做(模式),结果就是这样(后果)。 三、法律渊源和法系(了解) (一)法律渊源 法律的渊源,亦称法律的形式,是指法律http://3g.exam8.com/a/2478137
13.海商法的渊源意识——解读《劳氏法律报告》但是法律渊源(SourceofLaw)在理论上却是一个含义模糊的法律术语,围绕着海商法渊源的解释,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法律渊源”是一个借用自“水源”的象征性用语。在法理学中,法律渊源有多种概念,如从经济、历史和社会的观点来探寻法律秩序存在的原因,从伦理价值的观点来探寻法律秩序道德上的源头。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463.html
14.刘家安《民法物权》第一章“导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重点梳理与本章提要本章主要阐明物权法的意义、功能与性质,从整体上概述我国物权法的体系及其法律渊源,并简要介绍我国物权法的发展,探讨蕴含于物权立法中的价值取向。第一节 物权法的意义和性质一、物权法的意义、功能问题1:物权法的功能有哪些?(★[1])P1[2]1.物权法的基本功能是定分止争。因为物质有限而人类的需求无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84013/
15.法律评注在中国确实,法律评注并非普遍存在的法学文献类型。那么,这种特殊的法学文献类型,其发生及发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它究竟具有什么魅力使得许多中国法学学人心向往之?在中国应否增添法律评注这种法学文献类型?为此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要理解法律评注,不能不将它与一个国家的法、法源及法的运作过程联系起来,与法的运作过程中的技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