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渊源

成文法渊源:表现为文字形式的制定法等。

不成文法渊源:不表现为文字形式的。

(二)从法的渊源与法规范关系的角度:

(三)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

制定法渊源。

非制定法渊源。

(四)根据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

主要渊源。

次要渊源。

(五)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实践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分类)

非正式渊源: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

不同于英美法系国家,我国主要承继成文法传统,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制定法,不包括判例法。具体而言,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

(一)宪法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国家和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广义的宪法不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包括其他附属性宪法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

(二)法律

(三)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地方性法规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适用。根据《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也可依照关于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规定行使地方性法规制定权。

(四)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是指有权制定规章的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就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而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以及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其中,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THE END
1.论科学立法及其实现我国《现代汉语词典》把科学定义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三大类。一般来说,法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理解和研究人的行为、法律文本及其规范性意义,而“与意义有关的问题,其既不能透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也不能借测量或计算来答复。法学所要处理的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rdlt/fzjs/2015-04/22/content_1896086.htm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河南职业资格证考试网【信息汇总】【点击加Q群】【常见问题咨询】 以上是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试题题库,注册会计师题库,注册会计师历年试题及答案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资格证考试网【河南资格证考试交流群汇总】河南资格证考试备考用书面授课程。https://ha.huatu.com/2022/0403/2726459.html
3.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库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A,D】 选项AD正确: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法规、规章(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司法解释(而非判例,我国的法律渊源均表现为制定法,不包括选项C)、国际条约(选项A)和协定。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s://www.bkw.cn/tiku/gjdKY.html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国务院的部门规章; 5、军事法规和地方规章; 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7、特别行政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8、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9、经济特区的单行经济法规; 10、国家认可的习惯; https://www.110ask.com/tuwen/12885217223087029483.html
5.法律渊源指的是什么?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存在或表现形式。法律渊源表明法的效力来源,包括法的创制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那构成我国法律渊源的法包括哪些呢?具体如下所示: 法律渊源 制定机关 效力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根本大法,效力最高 (狭义)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基https://edu.iask.sina.com.cn/jy/kP6PwYK159.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商法的法律渊源不论是在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的国家,作为商法渊源的法律,一般都认为 既包括商法的规定,也包括民法的规定。这是因为民法是私法的一般法,民法规 定适用于商事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所有私法问题。但对这个问题,商法学理论 上也寻在着不同看法。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属于立法范围,不构成法律渊源。但最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62
8.海商法的渊源意识——解读《劳氏法律报告》但是,我国《海商法典》现在所表现的亟需修改的态势,昭示了法律人由于对海商法的渊源的认识和认可的不周全性。具体而言,这种不周全性表现在,将海商法的渊源仅仅囿于我国传统的法律渊源的制约之下,失去了海商法渊源意识,视《海商法典》为最理想、最权威的渊源形式。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463.html
9.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司考真题答案解析关于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公布后的所有法律、法规均以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 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可采取“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 D.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https://www.66law.cn/laws/37434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