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法源是明文规定并颁布实施的法,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根据制定主体与法律效力不同(陕西特岗考试着重考前三个法律效力以及制定主体),主要包含如下:
(二)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法源
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它包括习惯、政策、判例、权威法学理论等。
三、趁热打铁
1.【2020年】我国教育法律的渊源不包括()。
A.宪法B.教育法律C.教育法规D.教育权威著作
选项B,狭义的教育法,即教育法律,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和教育基本法律与教育专门法律,在我国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教育法律。
选项C,广义的教育法,即教育法规。广义的教育法的制定主体是多元化的,不仅有最高权力部门,也有地方权力部门,还有其他政府部门等。在我国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教育法律,地方权力部门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所制定的规章、规定等。它包括有关教育的法律(主要是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专门法律等)、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教育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教育规章)以及国际教育条约与协定。
2.【2019年】按法律的渊源划分,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B.自制条例
C.教育政策D.地方性教育法规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规定的有关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如《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等。故本题选A。
选项B,自制条例是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选项C,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选项D,地方性教育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教育法规一般称为条例、规定、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等。如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贯彻执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而制定了本地区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