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练习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人受到的总的辐照是(C)A:内照射的量减去外照射的量B:外照射的量减去内照射的量C:外照射的量加上内照射的量2.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周期一般为()天,最长不应超过()天。

A.卢瑟福B.贝克勒尔C.汤姆逊D.居里夫人18.原子质量单位u等于(B)A.12C的1/16B.12C的1/12C.16O的1/12D.16O的1/1619.下列哪一组核素是同位素:(D)A.H21和He32B.Ar4018和K4019C.Com60和Co60D.U23592和U2389220.半衰期T1/2和衰变常数λ的关系是:(C)A.T1/2=ln3/λB.T1/2=ln4/λC.T1/2=ln2/λD.T1/2=ln5/λ21.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C)A.γ光子B.β粒子C.α粒子D.中子22.γ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消失的过程叫做(C)A.电子对效应B.康普顿效应C.光电效应D.穆斯堡尔效应23.下面哪一种不是β衰变的类型(B)A.β-衰变B.韧致辐射C.β+衰变D.轨道电子俘获24.下列元素中哪一种对快中子的慢化能力最强:(B)A.氧B.氢C.氮D.碳25.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时,靶原子的内层电子被电离而离开原子,外层电子进入内层轨道填补空位,多余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辐射光具有特定的能量,叫做:(C)A.β射线B.内转换电子C.特征X射线D.韧致辐射26.可通过T(d,n)4He反应来产生(B)中子,这一能量的中子应用很广。

(V)3.吸收剂量是用来表示在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中吸收电离辐射能量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V)4.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V)5.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V)6.按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书,通常将辐射所导致的生物效应分为随即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V)7.暗室内的工作人员的冲洗胶片过程中,会受到胶片上的衍生射线照射,因而白血球也会降低。

(X)8.一个射线工作者怀疑自己处在高辐射区域,验证的最有效方法是看剂量笔上的读数是否也在增加。

(X)9.照射量单位“伦琴”只适用于X射线和γ射线,不能用于中子射线。

(V)10.当X和γ射源移去以后工件不再受辐射作用,但工件本身仍残留极低的辐射。

(X)11.小剂量或低剂量辐射不会发生随机性损害效应。

(V)12.即使剂量相同,不同种类辐射对人体伤害是不同的。

(X)13.只要严格遵守辐射防护标准关于剂量当量限制的规定,就可以保证不发生辐射损伤。

(X)14.焦耳/千克是剂量当量单位,库伦/千克是照射量单位。

(V)15.剂量当量的国际单位是希沃特,专用单位是雷姆,两者的换算关系式1希沃特=100雷姆。

(V)射线比γ射线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X射线比γ射线对人体伤害力更大一些。

(X)17.当照射量相同时,高能X射线比低能X射线对人体伤害力更大一些。

(V)18.辐射损伤的确定性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它的发生几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X)19.照射量适用于描述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比释动能适用于描述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20.在辐射防护中,人体任一器官或组织被X射线和γ射线照射后的吸收剂量和当量剂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V)21.吸收剂量的大小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与被照射物质本身的性质无关。

(X)22.辐射源一定,当距离增加一倍时,其剂量或剂量率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X)23.放射性衰变符合指数衰减规律。

(V)24.β粒子的能谱是连续的。

(V)25.β衰变不仅放出β粒子,还要放出一个中微子。

(V)26.地球上的天然辐射源都是来自宇宙射线。

(X)27.反应堆正常运行时的主要辐射有γ辐射和中子辐射。

(V)28.用反应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必须使用远距离操作系统从反应堆的辐照管道或辐照室提取同位素样品盒。

(V)29.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因此可用作工业探伤。

(V)30.铀、钍矿可分别析出放射性气体氡和钍射气,因此要引起注意。

(V)31.乏燃料不再具有放射性。

(X)32.辐射防护只是为了保护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X)33.在全球人口集体剂量估算值中,天然辐射所占的份额最大。

(V)34.喷气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所受的天然照射是一种持续照射,因而不是职业照射。

(X)35.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的作用而使细胞受到损伤,导致各种健康危害。

(V)36.就辐射危害程度来说,外照射时γ>β>α,内照射时,则α>β>γ。

(V)37.淋巴组织和性腺对辐射的敏感性属于高度敏感。

(V)38.辐射权重因子同辐射种类、能量以及受照射的器官,组织都有关。

(X)39.室内氡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V)第四部分:填空=(103)mSv=(106)Sv2.该标志是(电离辐射警示)安全标志。

4.地球上三个单独存在的放射系是____钍系____、_铀系_______和_锕-铀系________。

5.中子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核反应或原子核自发裂变,基本上有三种方法:______同位素中子源_______、_加速器中子源_______________和_反应堆中子源____________。

6.反应能Q等于反应前后体系____质量____之差。

当_Q>0_____时,核反应为放能反应,当___Q<0___时,核反应为吸能反应。

7.天然辐射源主要来自_宇宙射线___________、__宇生放射性核素___________和_____原生放射性核素_________。

人工辐射源是用__人工方法________产生的辐射源,主要有_核设施___________、______核技术应用的放射源______和_核试验落下灰_________。

8.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途径主要有______食入____、__吸入__________和______皮肤吸收_____。

9.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辐射实践正当化_______、___辐射实践最优化_________和____限制个人剂量当量_________。

10.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____确定性____效应和____随机性______效应。

11.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是由:______反应堆_____和___加速器_______生产,部分放射性同位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废物后处理中的废液和废气_______________中回收。

射线在医学上的用途较广,目前主要有两种诊断方式:___透视____和____摄影___。

射线机主要包括:______医学用X射线机______和_______工业用X射线机____。

14.人体受到的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___人工辐射源_______和_____天然辐射源___,其中主要的人工辐射源是:___医疗照射______,_____核试验_____和_____核能应用___。

15.辐射防护检测的对象是:____人____和____环境____。

具体检测有四个领域:____个人剂量监测_____、_____工作场所监测____、_____流出物监测_____、______环境监测____。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1.平均电离能。

每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的平均能量2.吸收剂量3.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是辐射源在人体外部释放出粒子、光子作用于人体的照射。

内照射是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在体内衰变释放出的粒子、光子作用于机体的照射。

4.放射性流出物。

放射性流出物是指实践中源造成的以气体、气溶胶、粉尘或液体等形态排入环境的通常可在环境中得到稀释和弥散的放射性物质。

5.照射量、比势动能、吸收剂量、当量剂量、有效剂量。

6.带电粒子平衡。

7.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

依据效应-剂量关系将电离辐射所致生物效应分成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effects)有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effects)无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8.辐射场与理想探测器。

辐射场:辐射源产生的电离辐射无论在空间还是在介质内通过、传播以至经由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传递的整个空间范围,称为(电离)辐射场。

理想探测器:等效率接收各四面八方入射粒子的粒子探测器(或计数器)。

第六部分:简答题1.什么是密封源和非密封源答: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里的或紧密的固结在有足够强度的覆盖层里并呈固体形态的放射性物质。

不满足密封源所列条件的源为非密封源。

2.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中,必须遵循辐射防护的哪三原则答:(1)辐射实践正当化;(2)辐射防护最优化;(3)个人剂量限值。

3.试述辐射防护中的ALARA原则。

答:ALARA原则即辐射防护中的最优化原则,在进行辐射防护时要控制放射工作人员、病人和周围公众的照射剂量尽可能低。

4.辐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

答: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任务: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全人类。

5.试述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答:原则: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防护:包容隔离,净化稀释,遵守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6.简述应急准备的基本原则要求有哪些答:(1)应急组织与指挥(2)应急计划的制定(3)应急准备的措施7.试述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答: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限值。

9.(1)试将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和剂量当量做一比较;(2)列出上述诸量间的相互关系;(3)给出上述诸量新老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照射量表征X,线在考察的体积内用于电离空气的能量X、射线带电粒子平衡,且韧致辐射可忽略条件下,带电粒子平衡,但韧致辐射不可忽略时,其中g为韧致辐射因子。

RTD,: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RW:组织或器官辐射权重因子。

(3)照射量10.(1)试对天然辐射进行分类;(2)试对图1所示14C进入生物圈的过程进行详细解释;]:;[85.33)(1-===kgCGyeWDaenaχχχρμψχχχρμρχρμρμρμχρμρμψmaenmenaenmenaenmenmenmfkgCGyeWeWD=====-]:;[)()(85.33)()()()()(1DdmddmdKtr===εε()()KggdmddmdDtr-=-===11εε∑=RRRTTWDH,(3)试对出现图2所示曲线的原因进行分析。

(1)天然辐射分类宇宙射线来自于地球外层空间的高能粒子流,质子(87%)、阿法粒子(10%)及其它重带电粒子、电子、光子和中子等;宇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与空气作用生成核素在环境中的空气、水、草、土壤中沉降物,如氚(H-3)、碳-14(C-14)、铍-7(Be-7)、钠-22(Na-22)等;原生放射性核素自然界尚存在的三大放射系[铀(U)-238系;钍(Th)-232系;(U)-235锕系、钾(K)-40及氡气,存在于岩石、土壤、地下水、海水等中,家庭石材(装修)、水泥等建材,地下建筑。

(2)pCNn1114614710+→+,生物圈循环;(3)美苏核军备竞赛中做过大量大气层核试验,核试验产生的中子与大气中氮核作用生成碳-14,使大气中碳-14含量大大增加。

随着大气层核试验的减少和核军备竞赛降级,生成碳-14又回落到天然水平,故图3中出现了碳-14峰。

中国的大气层核试验数目较少,对生成碳-14含量影响很小。

11.请谈谈快中子屏蔽的一般思路。

12.辐射防护领域的国际组织。

1)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RadiologicalProtection,ICRP)性质:非官方、非营利的国际学术团体地位、作用:其出版物是各国制定法规的依据和参考;但不具有法规性质。

2)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UnitedNationsScientificCommitteeontheEffectsofAtomicRadiation)3)国际原子能组织(机构)(IAEA:InternationalAtomicEnergyAgency)13.射线屏蔽1)加适量的轻物质屏蔽射线;Cosmicraysnproton14C14NCO214CO2图114C进入生物圈的过程图2空气中每千克碳中14C含量随年份的变化2)再加适量的重物质屏蔽射线在轻物质中产生的韧致辐射。

第七部分:计算1.已知:60Co放射源发生衰变时,一次核衰变中可以发射两个γ光子,其能量分别为:(~100%)、(~100%),当放射源活度为4μCi时,1)请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活度。

则在剂量率为50微希沃特/小时的区域内,一个工作人员每周可以工作多少小时(答案:20小时)15.如果一个A类工作人员在某个特定区域内每周工作40小时,那么可以容许的最大剂量率是多少(答案:25微希沃特/小时)16.对公众中的个人,其剂量限值是5毫希沃特/年,试问对连续居留在该区域内(即168小时/周)的公众成员,所允许的最大剂量率是多少(答案:微希沃特/小时)17.距离一个特定的γ源2米处的剂量率是400微希沃特/小时,在距源多远处的剂量率是25微希沃特/小时(答案:8m)18.一个60Co源在1米处产生的剂量率是400微希沃特/小时,假如要使栅栏处的剂量率不超过25微希沃特/小时,那末栅栏必须设置在距源多远处在原先的距离处要用多厚的铅才可以给出同样的防护(对于60Co的γ辐射,铅的HVL是12.5毫米)。

(答案:4米;50毫米铅)19.试计算距离太贝可的镅-铍中子源1米处的剂量当量率。

THE END
1.射线有几个端点1、射线只有1个端点,不能定长。 2、数学上的射线(ray)是指由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直的线,射线有且仅有一个端点,无法测量长度(它无限长)。 3、物理学上的射线(ray)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或者原子、电子、中子等粒子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常见的有的x射线、α射线、http://m.qicaisi.com/bk-1681426.shtml
2.三种射线的性质比较图老豆芽三种射线的性质比较图 分类: 量子等 好文要顶 关注我 收藏该文 微信分享 老豆芽 粉丝- 1 关注- 0 +加关注 0 0 升级成为会员 posted @ 2019-09-24 12:22 老豆芽 阅读(1965)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登录后才能查看或发表评论,立即 登录 或者逛逛 博客园首页 【推荐】AI之旅https://www.cnblogs.com/coolzdp/articles/11577653.html
3.“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对比与反思14篇(全文)1.回顾关于直线、射线、线段的已有认知,包括三者的特点、联系与直线、线段的性质. 2.师生共同研究直线的表示方法,学生类比探究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并自行归纳三种图形表示方法的异同. 环节二、学习语言,丰富新知 1.说出下列各图中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主要是点与线、线与线的位置关系,图略).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slpvm2l.html
4.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学院代码:001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联系电话:0472-5951571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代码801第1章晶体结构1.1晶体学基础1.2金属的晶体结构1.3合金相结构1.3.1固溶体1.3.2中间相(金属化合物)https://www.xuanxiao100.cn/xuanxiao/1114055.html
5.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核能元素这种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 2.三种射线 ⑴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⑵三种射线的成分和性质 二、衰变 1.原子核的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种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的变化. 2.两种衰变:α衰变、β衰变.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19/15/68246395_978010364.shtml
6.αβγ三种射线对比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听到α、β和γ三种射线的概念。这三种射线都是放射性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辐射,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却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对这三种射线进行比较。 α射线 α射线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甲气球核,其电荷数为+2。α射线的质量很大,能量很高,能够穿透厚重的物质,但穿透力不如γ射线。αhttps://edu.iask.sina.com.cn/bdjx/vWhZxgo8gf.html
7.材料表征方法思考题答案答:X射线 定义:高速运动的粒子与某种物质相撞击后猝然减速,且与该物质中的内层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性质:看不见;能使气体电离,使照相底片感光,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还能使物质发出荧光;在磁场和电场中都不发生偏转;当穿过物体时只有部分被散射;能杀伤生物细胞。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fgun6ec.html
8.材料研究方法X射线的产生极其性质 通常使用上图所示的X射线管来产生X射线。 阴极(又称灯丝)多用钨丝制成,通电加热后,就可以发射大量电子,阳极就是靶,一般都是由纯金属(Cu Cr V Fe)制成,正对着阴极,阳极表面经过了抛光,称为镜面。当在阴阳极之间加上直流高压时, 电子就从阴极以高速碰撞到阳极表面,其运动受阻后,电子的大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08503/article/details/95161291
9.生化笔记四川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参考资料doc大学课件预览1,结构与性质:采用系列测定、X—射线衍射、波谱,质谱、圆二色散性等技术分析其结构和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有其结构必有其功能。 2.功能:生理、病理、信好转导、抗病、抗旱、耐水肥、肥胖等、 3.代谢及其细胞调控:表达的时空特异性,该物质何时产生与消亡,在什么组织表达?从哪儿来最终到哪儿去,其代谢受什么调http://read.cucdc.com/cw/82892/69558.html
10.电焊工基本操作技能三种无损检验方法的比较,见表10-1。 表10-1 三种无损检验方法的比较 检验方法能探测的缺陷检验厚度质量判断 磁粉探伤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微表面及近表面,深度能判断缺陷位置,但 裂纹、未焊透、气孔)不超过5mm深度不能确定 超声探伤内部缺陷(裂纹、未焊透、下限5mm,上限无限能间接判断缺陷性质 http://m.ynkzpx.com/Article/Show/832.html
11.X射线基本性质是()。有重要负荷的用户在取得供电企业给的保安电源的同时,还应有非电性质的应急措施,以满足安全的需要。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根据《DL/T1563-2016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导则》预安排停电隔离时间是指从预安排停电发生到预安排停电线段被复电的时间,单位:h。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ba6386adc94165a4a3de83b7cfb9c1.html
1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3年,第43卷,第02期基于此,从LIF系统探测机理出发,提出一种针对油包水型乳化溢油的等效估算模型,并推导出等效估算公式;首先将油包水中连续相的溢油看作具有相同光学性质的油膜,而所有分散相的水滴看成一个整体,将其等效为薄水层,为了将等效模型和实际乳化液存在的外部环境保持一致,在薄水层上面再覆盖一个油面,从而把油包水型乳化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readnews.php?nid=97530
13.射线的本质小题1α射线:(1)是高速,其组成与【知识点】α和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α和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 知识点填空题|较易 (0.85) 【推荐1】一、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___或___,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___就变了,变成另一种___。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__https://zujuan.xkw.com/13q24023273.html
14.政治试卷评语(5篇)57.(1)x射线性质的发现过程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指世界上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对立的双方一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把http://cooco.net.cn/zuowen/1117513.html
15.放射性元素的衰变19.2《放射性元素 的衰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 (2)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 核的衰变规律; (3)理解 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好东西§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回忆三种射线的性质: 回忆三种射线的性质: 三种射线https://m.doc.wendoc.com/b7ff76007cdfc20f9c9a7cb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