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历第7周(10月13日至10月19日)

1.下午2:30,南区召开行政办公会。领学人:石晨。

办公室

2.高一年级学生结核筛查。

3.早读课期间,在高三年级学生中进行“教育教学问卷调查”。

4.班会课,高三年级各班学生代表在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体验活动。

5.下午第四节,高二年级在实验楼一楼报告厅召开月考学情分析会。

教导处

7.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加大禁止学生手机进校园宣传工作。

8.南区晨会:举行关于“安庆市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比赛暨安庆市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表彰大会。

9.南区班会课:九年级备考动员大会。

政教处

10.南区发展2024—2025学年度新团员,指导填报入团志愿书,完成智慧团建系统录入工作。

团委

15日

1.进行职称评审系统校级审核。

2.上午9:00,北区信息技术教研组在实验楼四楼教师办公室开展教研活动;高一年级政治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题:研讨新课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主讲人:朱美美。

3.下午3:00,高一年级英语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题:高一年级开学适应阶段学情分析,主讲人:徐芳。

4.下午3:30,南区艺术教研组在明德楼四楼音乐教室开展第二次教研活动。

教研室

5.2024年秋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报国家助学金名单公示。

6.对教学区用水、用电、校舍、围墙、教学设施和室外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16日

1.下午2:15,高二年级物理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题:高二年级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与落实,主讲人:朱金晶。

2.组织美术社漫研社参加安庆市中小学生“环境健康杯”征文绘画比赛。

17日

1.上午8:30,校领导分头召集分管部门干部会议。

2.下午3:00,北区语文教研组参加省赛教师在教研活动室开展磨课活动,主讲人:吴秋雁。

3.下午第三节课:南区举行心理反馈会。参会人员:分管副校长、政教处工作人员、七年级年级组长和七年级各班班主任。

18日

1.上午8:30,北区体育教研组在体育组办公室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分析,主讲人:王艳宝;北区历史教研组在教研活动室开展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关于开展历史基地校教研实践活动,主持人:范亚东。

2.上午8:30,南区体育教研组在行政楼会议室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主题内容:运动技能学习阶段及其原理,主讲人:孙鑫鹏;南区历史教研组在四楼教研活动室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主题内容: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思路与方法,主讲人:黄德权。

3.下午2:15,高二年级地理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题:高二年级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与落实,主讲人:陈文娟。

4.下午3:05,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在教研活动室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主题:高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复习备考策略,主讲人:邵安。

5.下午放学,各班认真组织好教室内、外卫生大扫除。

6.下午第四节课,七、八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7.西教学楼维修工程、东篮球场及周边改造工程、校园雨污分流工程竣工结算审计。

19日

通知

1.请各部门于10月25日前上报2025年度政府类采购物品的规格型号与数量。(总务处)

每周一读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锚定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重大部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具有内在统一性。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三大属性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贯通和体现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一起来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等的深入阐述。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锚定这一目标,对从现在到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这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概括、高度凝练,必须科学认识、准确把握。

一、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制度安排,不仅承载着知识传递、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功能,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政治力量的运作和社会关系的构建,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对于把握教育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教育的政治属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教育目的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体现出教育浓厚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目的往往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例如,在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官吏和文人;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和管理人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仍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各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活动和课程,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

二是从教育内容看,政治始终影响着不同教育内容的选择。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会将符合其政治利益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纳入教育内容,培养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在现代社会,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都包含了本国政治制度、法律法规、政治文化、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三是从教育制度看,在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中,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决定着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性质和形式,决定着这个国家教育发展道路的方向。国家制度的变革也通常会引起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政策的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都直接受到政治决策的影响。

四是从教育功能看,教育的普及可以提高国民政治素质,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从而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教育可能通过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等,促进政治稳定;还可能通过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为政治变革、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动力和人才支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政治属性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教育还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意识的公民,以便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

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凸显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也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人民属性是社会主义教育与其他性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育的人民属性强调的是,教育服务人民,教育为了人民,教育依靠人民,教育成果由人民共享。教育的人民属性是由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在阶级社会,教育并非全社会的公共资源,因为只有统治阶级和少部分人能够享有教育权。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人民属性才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教育的人民属性是社会主义教育与其他性质教育的根本区别。正确认识教育的人民属性,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二是教育要依靠人民。教育既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事业,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时,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时,也要充分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使教育改革方案更加符合教育实际和人民需求。

三是教育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有更多教育获得感。教育的人民属性强调,办教育要以人民为中心,使全体人民在奋斗中享有更多教育获得感。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教育发展差距,扩大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覆盖面,消除地域、性别、经济状况等造成的教育不平等;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人民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来思考和实施教育,为了人民办教育,依靠人民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三、牢牢把握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属性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关键是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因此,教育是国之大计、民之根本,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与国家的长远战略紧密相连。在推动社会进步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育对国家发展起基础性作用。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和数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而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各类人才的主要途径。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其制造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使得德国在制造业领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众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新人才,为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教育还承担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推动文化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是教育对国家战略具有支撑性作用。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建设教育强国,能够有效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不仅有助于国家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占据优势地位,还能切实丰富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三是教育对社会进步具有先导性作用。教育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教育与研究机构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孵化器,对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关键作用。教育还是社会文化传承的载体,能够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成员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可以为社会的变革提供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引导社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公平的方向发展。

五是教育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促进性作用。教育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人才支持。这些人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中国的形象和实力,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和支持。此外,通过开展教育国际合作,既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可以向世界输出我国的优秀教育文化和教育经验,增强我国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教育发展,将教育与国家的长远规划紧密相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使教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占据有利地位,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THE END
1.学法律讲法治护权益——材料学院关工委法律知识科普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当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应当宣布有问题的法律、法规违宪。 3.创制程序不同。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https://mse.csu.edu.cn/work/info/1049/4632.htm
2.初一初二初三政治知识点汇总!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231/21/27508916_805719807.shtml
3.2026考研政治思修备考宪法的特征考研例如,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过,而普通法律则只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过。 以上为“2026考研政治思修备考宪法的特征”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41211/1788775.html
4.[揭阳]2015年中考大纲:政治第二部分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4.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理解我国法律规则的特点和作用。(第8课) 5.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懂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9课) 第三部分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6.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重要意义,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第3课) https://m.zxxk.com/article/393281.html
5.七年级政治课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七年级政治课的教学计划(精选8篇) 篇1:七年级政治课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我们海之南学校提出的发展学生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相信学生为主线,以提高学生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r03gs5j.html
6.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测试试题6篇(全文)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测试试题 第1篇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测试试题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测试试题(含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注意:答案填写在答题框里) 1、小学六年的美好时光已悄然流逝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k9gpeca.html
7.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pdf-国家的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五个方面的职 能。 6.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经济权利、 社会权利等。 -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尊重宪法和法律,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7.党的性质与党的作用 -党的性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6/7125150013006160.shtm
8.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 考点一: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特征:有猿类特征 生活习惯/方式特点: (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2)采集渔猎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4)过群居生活。 考点二:分封制度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65073_1110342653.html
9.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5.1方程5.1.2等式的性质PPT模板好课件为您提供精美的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5.1方程 5.1.2 等式的性质PPT模板,好课件将全力打造专业高品质的PPT课件资源下载网站。https://www.haokj.cn/ppt/info/big5v.html
10.政治教案的模板(最新20篇)政治教案的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