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的界定苏义飞律师律师文集

从文义上分析,“目的”是指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点或境界,“以……为目的”是指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努力达到某种状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意味着行为时“非法占有”还没有实现。因此,侵犯财产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只能产生于行为人占有财物之前,如果财物已经被行为人占有,“非法占有”就不可能成为他的目的。

正因如此,刑法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都是取得型犯罪,如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取得财物的过程就是排除他人占有,转而实现自己非法占有的过程。侵占罪虽然也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但行为人占有的是代管物、埋藏物、遗忘物等己经被自己控制的财物,因此,在学理上几乎没有人将其定义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

认为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须产生于占有财物之前,是符合刑法的立法本意的。因为,采用非法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其危害性比已经合法控制他人财物,事后产生贪念,欲永久占为己有的行为要大得多。前者是积极主动地非法获取他人财物,后者是对占有的他人财物拒不归还。从道德上评价,前者大大低于一般人的道德水准,而后者是人性的弱点使然,是一般人都可能犯的错误。因此,立法者将前者规定为犯罪,而对后者一般用民事手段加以调整,即使是侵占罪,也必须拒不退还才能构成。

认为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须产生于占有财物之前,也符合常人对“诈骗”一词的理解。人们通常认为,将他人手中的财物骗到自己手中,那才叫“诈骗”;如果是已经取得他人财物,却采用欺骗手段拒不归还,那叫“赖帐”。赖账和诈骗是不同的。

打个比方,孙悟空向龙王谎称“借”金箍棒瞧一瞧,拿到手就不还了,这是诈骗(不考虑这里还有可能构成抢夺罪的情形),龙王可以要求追究孙悟空的刑事责任。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一用,如果事后不想还了,谎称扇子丢了,拒不归还,那就是赖账,铁扇公主只能到法院打民事官司。这个道理普通人都能理解。

从体系解释的角度看,认为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可以产生于事后,会破坏刑法内部的协调性。对于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解释,应当与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解释保持一致。如果诈骗罪可以有事后故意,那么,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的“非法占有目的”也可以产生于取得财物之后。但是,某一财物如果已经被行为人占有了,他又如何去向他人劫取、窃取、夺取、勒索该财物呢?显然解释不通。

认为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可以产生于占有财物之后,也会导致诈骗罪的既遂、未遂认定标准混乱。关于诈骗罪的既遂、未遂认定标准,理论上有“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三种观点。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以有一个行为人排除他人对财物的控制,转而实现自己控制的过程为前提。如果财物已经被行为人所控制,那么无论是“失控说”、“控制说”,还是“失控加控制说”,都无法适用。显然,诈骗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什么时候算诈骗得逞,是个无法解答的问题。

认为诈骗罪可以有事后故意,还会混淆诈骗罪和民事纠纷的界限。在经济生活中,一方当事人取得对方交付的金钱或财物,事后进行欺骗、隐瞒,拒不归还,这种情况是很多的。显然不能认为,只有当事人确无能力归还,才是民事纠纷。否则,这些行为都可以定性为诈骗。例如,某甲借给某乙十万元,某甲向某乙催讨借款,某乙不想还,借机逃走。如果认为诈骗罪有事后故意,某乙的行为就属于骗取他人借款后逃匿,涉嫌诈骗;如果某甲向法院起诉,某乙声称,借款已经还清了,只是借条忘了取回,这时某乙的行为属于虚构事实骗取他人借款,同样涉嫌诈骗。如果那样,大量的民事案件都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法院的民事审判业务将会少掉一大半,而刑事审判部门将应付不暇,监狱将人满为患。后果很严重。

THE END
1.2016法硕考研知识要点:商夏时期法律制度法律硕士考研中,法制史是重要的一部分,为方便各位考生复习,在此整理了法硕知识点关于“商夏时期法律制度”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一)夏代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 国家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世界其他各民族一样,中国在国家形成以前,也存在着没有阶级差别、也没有法律的原始https://m.koolearn.com/kaoyan/864525.html
2.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这说明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A https://guangzhou.huatu.com/tiku/3755112.html
3.亚士创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从开始实施至达产并产生效益需要一定时间,在上述期间内, 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将在短期内出现一定幅度的下 降。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的 承诺: 1-1-8 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意向书 1、承诺不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091100000289_32.shtml
4.法律的时间效力研究——已废止失效的法律规范性文件仍有依据【内容摘要】法律固然适用于解决纠纷,但归根结底,纠纷是因法律事实(事件和行为)而起,依附、从属于特定的法律事实,法律的调整、适用对象是法律事实,因而在选择法律适用时,应当首先明确法律所欲作用的对象,找准其对象发生的时点。简言之,法律的时间效力,包括其溯及力,针对的是法律事实而不是纠纷。 https://www.douban.com/note/702336771/
5.打架事件诉讼时效的时间法律分析 1、打架民事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2、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民事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损之日起二十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如果权利人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https://v.66law.cn/wenda/509730.aspx
6.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6月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北大法宝”第一时间上线民法典,供大家参阅。 为了助力广大法律工作者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民法典全文,北大法宝正式推出了民法典专题。包含《民法典》全文、新旧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7.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区别是什么?导读:小额诉讼程序的区别是产生时间,产生理念以及程序规定完全不同。比如说在程序这个方面,小额诉讼的程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如果说是简易程序的话,比小额诉讼程序实际上还是要复杂一点的。 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https://www.64365.com/zs/14364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