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特征。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优美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稀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稀缺、有成本、需求高等背景下,就需要将优美生态环境“产品化”,形成其生产体系、交易体系和流通体系,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生态价值体系建立到底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01
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重要举措。我们知道,GEP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总和,GEP的核算是将生态系统各类服务功能进行“有价化”来核算的“生态账”,它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生态系统及其保护价值,有助于提高人们主动参与生态系统保护行动、提高人们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量化标尺,对实现地方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新发展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02
03
GEP核算有助于促进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认识,是广大人民享受生态福祉的量化指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建设离不开民众生态意识的提高。引入群众对热带雨林资源、生态服务与环境保护价值的评价,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免费提供的各类功能价值化,通过给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提高负离子等生态产品与服务贴上价格标签,让公众可以更直观地享受生态福祉价值;树立“资源有限、生态有价”的正确观念,对提升全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04
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在科学计算、合理评估的基础上,为各类生态产品定价,一方面可完善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的绩效考核,为财政转移支付、地区间的横向补偿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翔实数据,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特点,建立生态产品适宜的经营开发机制,推进生态产品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振兴乡村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生态价值实现的方向有哪些呢
GEP核算是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连接起来的桥梁,是推动“两山”理论落地实施的重要基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文件的重要举措。对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补充建立:
在产品监测与登记方面
健全区域内生态产品调查监测体系,完善生态监测网络,进一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本底数据,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生态产品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建立支撑GEP核算的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和社会经济统计体系。
在产品市场与产品开发方面
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立统一、规范、开放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GEP核算为契机,大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加强生态产品核算与价值实现的科技支撑,挖掘生物基因资源,应用于食品、制药,以及育种、园艺、保健品等产业。
在生态补偿方面
将GEP核算结果作为依据,建立健全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为基础的生态补偿机制,参考生态产品实物量及质量等因素,将更多的生态产品纳入区域间补偿的范围;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为抓手,将林业碳汇与碳中和、生态补偿有机结合,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法律与金融方面
完善政策法规,依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法律保障体系;建立绿色金融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支持保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开发与保护政策协同,走出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双赢之路。
在生态文明考核方面
完善部门协调和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年度发布制度,将生态产品价值纳入政绩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
在科学技术支撑方面
融合数据链、产业链、金融链,推动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开发。畅通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路径,关键是推动“三链融合”,以数据链为基础,构建并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并加大绿色金融对全产业链的支持力度。数据链是包含生态产品基础信息数据、产业链数据、企业数据、金融工具等的数据库,是促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供需有效对接的基础,也是构建生态产品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的关键。生态产品产业链应在数据链的基础上,促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不断向下游延伸,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调节服务类产品和文化服务类产品捆绑经营,通过生态产品品牌建设、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提升生态产品溢价价值。金融链应以数据链作为提供绿色金融支持的重要标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全面参与产业链发展的全过程,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