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7.021
TheExplorationoftheTeachersRoleChangingunder
theViewofBlendedTeachingModel
MAJinzhong
(NormalCollegeofYanBianUniversity,YanJi,Jilin133000)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moderninformationsociety,onlinenetworkteachingaremoreandmoreappliedtoeducation,onlinenetworkteachingandofflinehavecombined,andthiskindofblendedteachingmodewillgraduallyoccupythemainpositioninthefieldofeducation.Asthecoreoftheeducation,thechangeoftheteachersroleisveryimportant.Inthispaper,itfocusonthecurrentsituationofblendedteachingmode,usingliteraturemethodandcasemethod,toexploretheorientationofthechangeoftheteachers'roleandtheimpactofteacher'srolechangetotheeducationsystem.
Keywordsblendedteaching;roleofteachers;networkteaching
混合式教学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将这一概念从美国引入,自此,国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学方法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变革,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范式,混合式教学主张将数字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建构主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知识分布存在的思想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通过两种教学形式即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启发、教学监控之中的主导作用。当前国际教育技术界已达成共识,通过混合式教学将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可以使教学、学习效果更好。
2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变革
3.1教师的角色变化
3.2教师教学能力的变革
3.3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
网络环境(特别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教师的行为将从课堂延伸到课后。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在图书馆、互联网甚至卧室都可以学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库进行混合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学资源,课后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互动的教学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
混合式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能熟悉课件演示工具、交互工具等,并且要熟悉教学的多媒体环境,排除学生的技术障碍,这样才能保证混合式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混合式教学中,将网络学习与课堂面授充分的结合到了一起,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式的协作学习的能力。包括老师与同学的协作、同学与同学的协作,包括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近一两年开始倡导的翻转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可以说,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翻转了传统的课堂上传授知识、课后学生通过作业巩固知识的教学结构,学生的知识性学习可以无障碍地通过教师或学校提供的微视频、课件、学习指南、电子书等多媒体资源及网络化环境甚至于是资源更加丰富的云环境,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解决,一是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二是与老师在线交流,三是通过学习社区进行讨论。因此,在翻转课堂当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个别化指导是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也是与以往传统教学所不同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总之,基于网络环境的混合式教学融合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劣,令教师能力与教师扮演的角色正在转变与重塑,教师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设计者,教师也是网络在线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新时代的教师也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才能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环境,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104-112.
[2]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马金钟.依托MOOC平台的高校课程联盟运行机制与实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1-84.
[4]杨文婷,何伏刚.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基础教育,2008(6).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混合式教学;线上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课为合班大课堂
(二)授课方式大多为教师单向讲授
现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的共性是:课堂(线下)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合班课由于人数较多,专业混杂,授课教师只能随机点人回答问题,课堂互动十分有限。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合班教师受制于班级人数多,教室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的管控度不深,只顾讲述知识。因此合班课大多沦为学生的“休闲课堂”,除自觉性较好的学生主动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睡觉、玩手机,已成为高职院校安全课堂的“常态化”。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推广的作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网络在线教学和课堂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两者实现优势互补,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由于其互动性强,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广受高校青睐。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课堂引入线上方式,使用手机端与学生互动(如随机点人回答问题),可以较好的提升课堂气氛,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上课不再打瞌睡;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要在线上继续学习,教师可以设置线上作业(如观看视频、在线答题等),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后,才能得到日常的作业得分点,收获平时成绩,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可以设计翻转课堂,即学生翻转角色做课堂的“主讲”,学生抱着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好奇、甚至是对担任课堂主讲的责任,会主动去寻找、发现所需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四是能实时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向学生手机端推送最新的资讯和案例,使学生能实时得到警醒教育。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安全教育课实践运用探析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手机移动端App工具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激活传统教学的手段,最终实现学生移动端、教师管理端、教学督导端、课程管理端在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应用。
(一)移动端辅助学习,提升安全课程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传统线下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引入线上学习方式(手机端、电脑端)。课前,通过线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预习、加入了安全视频、图文案例等元素,结合当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更易接受此类方式,往往三五分钟可大致了解即将接触的上课内容;课中,打造基于小组讨论行为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不再做单向的安全知识灌输,只针对安全案例中的难点进行解释,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反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学生利用手机App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反馈的疑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线上教学的引入,能有效突破传统的40分钟课堂的限制,线上移动端给予了学生更多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讨论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App的统计反馈,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在学习安全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差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端翻转角色,双向教育优化安全课程资源
(三)督导端辅助教学评价,监控安全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课的合班式大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评价、监督,人数过多往往导致一名授课教师难以有效监督上百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教师也只能听之任之,教学效果欠佳。混合式教学可在通过手机端的App学习,以大数据分析、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为手段,以安全教育大纲和课程思政为标准,以学生学习端App学习统计为依据,通过学生线上作业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督促、评价、预警。有线上技术的支持,教师能较好的针对学生的在线作业情况,及时在线下课堂对教学重点做调整,例如:线下课堂对学生线上作业错误较多或掌握不足的知识点做专项讲解,有的放矢,教学的靶向性和授课的针对性都能明显提高,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安全课线下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线上督导辅助功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课程端更新实时案例,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四、结束语
一、混合式教学的理念
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最早于2002年由美国学者斯密斯·J和艾勒特·马西埃提出,将E-Learning的纯技术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给出了更通俗的定义: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既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形式、互动讨论形式,也有学生课前课后的网络自主学习和集体实践环节等,既有教材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网络资源的搜集,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与“线上”有机结合。最终能让学生达到深层次的泛在学习状态(U-Learning),即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普适学习[2]。混合式教学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性,不忽视传统教学的功能,又要构建新的课堂平台,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经济法课程中的优越性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经济法课程在教学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上都不同于法学专业,但至今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教师“灌输说课”,虽然加入多媒体、案例教学等,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仍然欠缺,经济法课程性质与授课对象等决定了混合式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有良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一)有助于解决教学中学时紧张的普遍问题
(二)有助于解决教学中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三)有助于解决法律课堂中案例教学事倍功半的问题
三、构建经济法教学中的新混合式教学
四、结语即反思
摘要: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教学中采用情境学习项目、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等提升教学质量;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供应链管理;情景学习;案例教学
教学模式是教学实施的核心影响因素之一,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传统教学模式基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主要强调系统地传授知识,教学环境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和课堂练习法为主,在师生关系上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过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能够把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转换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轨道上。
一、布鲁姆数字化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二、情境学习项目
情境学习理论的兴起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形成了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遵循了提出问题初步分析问题重点分析问题回顾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程序,具体组织过程如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课程主要设计了两个情境学习项目: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堂情境学习项目和“啤酒游戏”课堂情境学习项目。通过情境学习项目,学生充分认识了生产控制的特点、牛鞭效应的原理,并深刻体会其对供应链的影响,继而充分理解了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中遵循以下原则:精心选好案例师生共同理解案例学生分析案例组间交流,互相辩论师生点评案例。案例教学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原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从案例中找到学习的突破口,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并与旧知识进行交融,实现认知体系的快速拓展。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黑板、粉笔和课本作为传输知识的媒介,课堂容易陷入沉闷、乏味的氛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人们的思维空间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依靠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载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找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中适合的衔接点,能够将教育质量提升到更高水平。
五、教学效果评价
在授课结束后,对课堂上的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在选择混合教学方式还是传统教学方式中,71.43%的学生会选择混合式教学方式;92.86%的学生认为与传统课堂相比,混合式学习侧重于问题的讨论与分析,能够非常深入与全面和略有深入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92.86%的学生非常或比较同意《供应链管理》课程所采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老师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如团队合作、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通过小组合作对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课前小组任务,同学间能进行深入互动和交流,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89.29%的学生非常或比较同意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从不同的学习资源中取得很大收获,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兴趣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中,85.71%的学生认为提高个人语言表达能力,75%的学生认为提高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8.57%的学生认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67.86%的学生认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92.86%的学生非常或比较适应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愿意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89.29%的学生认为《供应链管理》课程非常或比较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以上结果为今后继续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08).
[2]吴秉健.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的翻转学习模式研究[J].教与学,2013,(03).
[3]韦琦,林勋亮.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效果研究――以《物流学》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2).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医学教育问题与策略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前网上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学习和课堂任务实践及交流互动,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照本宣科”转变为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创设与优化”。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督促学生借助网络、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混合式教学使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师知识讲解、课后学生复习巩固”转变为现在的“课前学生知识采集、课堂师生交流探析”,有效地推进教学模式和手段改革,提升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专业素质、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2.学生层面: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和可持续性不够
3.学校层面:技术、资金、培训进修支持力度不足
三、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问题应对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强化自主学习理念
2.优化教学资源,促进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共建,推进课程建设
3.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能力递进,提升综合素质
4.设计严密有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动力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的重点,要保持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的有机融合。(1)线下与线上讨论讨论内容可分为教师和学生导向性两类主题。一类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讨论主题和内容;另一类是由学生根据课程,对于兴趣性较高的、时兴的或者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习题分析、专题探讨或者案例学习等。(2)课上抢答与线上测试设计课堂抢答环节,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力。教师设计或利用在线题库,随机在线测试,平台自动批阅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课后作业与线上成果展示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模块”,在线作业,并进行批阅。学生可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查询成绩。通过个人及小组成果展示,介绍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5.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实践能力
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主动进行知识构建。基础性和理解性内容主要采用问题导向学习策略,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设定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协作,讨论、分析问题并总结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项目式学习策略适用于应用类、拓展类知识,以项目为导向,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项目的学习和知识的构建。对于复杂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导向学习法,学生根据教师遴选的典型案例,围绕主题进行分析和研讨,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实践。
6.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陈坚林教授指出,“教师的角色必须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节下进行解构和重建”(陈坚林,2010)。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驾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更新和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重构课程内容,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和重组,因此,课前“备课”环节变得更加复杂,也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2)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加强教师不仅要设计课程任务和目标,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整合和录制信息资源,供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实践;还要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线上自学、线下实践和小组协作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非常高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3)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才能进行视频录制、资源上传、学习督导和平台操作。教师应积极参加信息化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工作,熟悉网络多媒体技术,搭建实时交流的平台,努力完成从讲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