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法: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

在法治建设跟进的每一步中,全民普法工作都在紧紧跟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普法工作,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把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起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

在普法内容方面,围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进行集中宣传;在普法方式方面,宣讲团现场普法、新媒体线上普法等方式齐头并进;在普法对象方面,坚持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少年这个重点对象;在普法责任方面,建立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普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民法治观念日益增强,依法治国社会基础持续夯实,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法治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

推动宪法法律走到群众身边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自此,每年的国家宪法日前后,全国各地都会掀起宪法宣传的热潮。

同时,各地也纷纷掀起学习民法典的热潮。例如,江苏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百天的“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主题活动,组织民法典进机关、企业、农村、校园、社区、网络、家庭、景区宾馆、医院、交通运输工具,形成了线上“百万群众倡议接力”、线下“百场联动普法实践”同频共振的宣传态势,全省超5000万人次参与网络倡议接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注重运用多种形式推动宪法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法律宣传“活起来”“落下去”,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和自觉逐步形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回顾疫情发生到现在的疫情防控工作,可以看到普法宣传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各部门迅速反应,通过庭审直播、发布典型案例、编辑法律法规文本等多种方式进行法治宣传。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回顾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的各个阶段,都能看到普法工作的影子。

2019年,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中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意见》。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会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法规司组织编写了《助力脱贫攻坚普法丛书》,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为干部群众提供了实用、易懂的教材。

多地将普法宣传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用法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贵州省赤水市重点针对农村赡养、婚姻、邻里、山林等问题,通过以案说法、法治夜校、院坝会议等形式普法。

“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法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重点工作开展,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法学所二级研究员马一德说。

“谁执法谁普法”塑造普法大格局

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重要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2017年5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在2018年召开的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任务部署会上,全面依法治国工作98项任务,分解至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承担的12项工作任务里,严格“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名列其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牢牢扭住“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这个“七五”普法的“牛鼻子”,推动普法工作理念、实践和制度创新,塑造了普法的新格局、大格局。

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司法部牵头成立了由16个成员单位组成的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全国普法办统一编制并公布了两批《中央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基本实现了对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全覆盖;最高人民法院开办庭审直播网,推进裁判文书公开上网和统一查询等;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结合案情进行充分释法说理,把普法融入办案全过程……国家机关各部门从本部门工作特点、工作重点和执法司法工作实际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普法各项职责任务落地生根。

各地结合热点案事件的处理,普遍加强以案释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广东等6个省组织了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组织评议团评议、开展公众投票,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机关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实效,扩大了普法格局,推动全民法治观念得到明显增强。(蒲晓磊)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丨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宪法的重要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法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ODc3NzYwNw==&mid=2247706058&idx=2&sn=c39ba4bc18994025c9f16fb886eb523e&chksm=fdfcf255dc945a53bc61cbff90f5462e038421804cda72618c611fc32ce547dec3a6ea6029f5&scene=27
2.普法的重要性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性、社会性工作,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法治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上述4名乘客因涉嫌违反中国民用航空法规定,被警方处以10天的行政拘留。从上述案例可见不知法的危害:一是制约着依法治国的进程。 普法的重要性_依法治国的民生解读https://www.360doc.cn/article/20433456_1083664992.html
3.普法的重要性普法的重要性 法律是正直威风,是正义凛然,是社会安民乐治的基石,亦是百姓心中无可替代的正义之光。善与恶的距离,往往一念之隔。铭刻在群众心中的法治,才是牢不可破的法治。当遵纪守法,知法懂律照进现实,成为真正的普法教材,我们才拥有了保护自己的武器。https://www.jianshu.com/p/21f3bf0b6574
4.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重要性一、为什么要对孩子们开展普法教育? 首先说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重要性在哪里呢?大家都知道,法律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甚至是思想和行为息息相关。我国是个法治大国,就因为法律法规涉及的面非常广,所以人人需要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做到自我约束、自我保护,预防和犯罪的发生。如果触及到法律,无论故意或者过失,都https://www.meipian.cn/1nmp5u4b
5.校园普法的重要性,争做守法好青年教育资讯行业资讯校园普法的重要性,争做守法好青年 在当今社会,法制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作为未来的主人公,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素养同样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普法教育,让学生在校园中充分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从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https://www.pusiyi.com/html/34/252.html
6.法律的重要性律师普法普法内容 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 1、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 2、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教育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实景作用和示范作用。 https://www.110ask.com/tuwen/294714103962078693.html
7.浅谈当前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二、抓好普法工作的几点对策 要解决当前普法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提高对普法重要性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普法工作中的困难,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向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宣传普及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努力实现“四五”期间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抓好普法工作时不我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90kl48a.html
8.关于法治宣传教育在依法治市中的使命和路径的思考要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充分认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支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六五”普法规划和“法律七进”工作的顺利实施,为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南充作出更大贡献。(课题组成员:南充市司法局局长黄金盛、副局长何兴甫、法宣科科长何凯)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2109
9.“律政家人——法治惠民之律师普法”第一讲:懂法的重要性即日起,四川同善律师事务所与巴中日报社携手合作,在“掌上巴中”APP开设“律政家人——法治惠民之律师普法”栏目,以律师代理的各类案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常识,与广大市民一起学习我们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律政家人——法治惠民之律师普法”第一讲:懂法的重要性 http://www.bznews.org/newpc/content_link.html?id=4622036
10.法学专业大学生个人实习报告在实习期间,从工作中接触到案例了解到基层人民法律知识的严重匮乏和法律意识的欠缺,深感普法宣传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实习期间就普法宣传开展了如:准备法制讲座的资料、制做各种宣传道具、出法制墙报等实际性的法制宣传工作。应对基层农村堪忧的法律现状,我实习所做的工作显的如此杯水车薪。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https://www.oh100.com/a/202305/6871831.html
11.关于加强农村普法依法治理的思考8篇(全文)在会上,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肖义舜表示,领导干部是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第一是领导干部。第二是公务员。第三是青少年。第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第五是农民。领导干部占据普法工作第一位的位置,可以想见当下对领导干部普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各种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殊阶段,法治是化解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2m508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