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知识汇总(期末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定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认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势,管理国家事务。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二目: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两个方面,主体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广泛性

既包含我国的公民,也包含外国人,个人等,既包含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总结版(用于记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立法方面:科学立法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监察方面:国家监察委员会

司法方面:公正司法

普法方面:全民守法

标准版(用于答题):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②立法确定基本权利、具体权利和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③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④监察机关加强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独立行使监察权

⑤审判、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⑥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一目:组织国家机构

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

①宪法规定各级机关的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与人大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②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

③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地方国家机构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目:规范权力运行

▲1.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要性)

②规范国家公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重要性)

▲2.宪法怎样规范权力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界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不越权、不滥用)

②对国家机关以及工作人员,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不懈怠、要担当)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走程序)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第一目:根本活动准则

1.为什么说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得到保证

③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坚持依宪执政。

第二目:最高法律效力

2.▲如何理解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益(前三条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①从内容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与精神相违背,否则无效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法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宪法地位: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

第一目:监督权力行使

1.怎样监督权力行使?(国家)

①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各级地方人大在本行政区域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②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及安全监督机制和程序,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补:为什么要监督权力?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第二目:增强宪法意识

2.中学生怎强增强宪法意识?

①了解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尊崇和信服,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年满18周岁中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意义: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政治自由(内容、意义)

监督权(要求、意义)

二、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不受侵犯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①财产权: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的权利。(会区别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②劳动权:内容:我国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具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意义:劳动是公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公民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参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③物质帮助权含义: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取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体现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④受教育权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制定资助政策。

⑤文化权利内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创作、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的人给予鼓励和帮助

2.这些权利有什么意义?

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1.▲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过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怎样维护权利

①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诉讼分类: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区分)

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

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法律2.依法服兵役3.依法纳税4.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

要求:每个公民应该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团结平等互助的和谐关系

Ps:掌握遵守宪法法律的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怎样遵守宪法法律?

①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依法办事。

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

第一目:权利义务相统一

1.▲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2.▲怎样依法履行义务

①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③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二目:法定义务须履行

3.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三目:违反义务须担责(会判断)

违反义务的含义: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

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违反行政法律,应当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违法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例题: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谈谈我们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关系)

②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做法)

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关系)

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做法)

注:打▲都是重点掌握,重点中重点

▲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性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怎么做: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二、公有制经济包含哪些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三、非公有制经济包含哪些经济成分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四、我国的分配方式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以及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多种分配方式:①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②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Ps: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看不见的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内容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和人民代表大会区分,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也称人民代表,是单个人)

职权:表决权、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1.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2.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

3.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它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2.它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3.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个必须)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主题:团结和民主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3)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含义: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内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意义(四个结合):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含义: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制度地位: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PS: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也不是国家机关,而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意义:1.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性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3)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每届5年)

▲年满四十五周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公民。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2)任免权

(3)荣典权

(以上三个职权的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

(4)外事权(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

(1)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2)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地方政府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含义: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组成: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两级关系:国家监察委员会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产生,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同时,还对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受它监督

▲监察机关的职责:监督职责(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调查职责(经常性工作)

处置职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情节不同处置情况不同)

▲怎样行使职权:

1.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

2.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3.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国家司法机关:1.人民法院(审判机关)2.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组成: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专门人民法院)

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

▲工作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国家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组成、性质、职权、工作要求

性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工作要求:①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

②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s:要知道上述各个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1.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个人)。

2.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能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和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法律意义上的平等)

1.任何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等,都一律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特权。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①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保证个人应得利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得到应有的尊严。(对个人)

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营造更好环境,推动社会持续发展。(对社会)

▲怎样坚守公平(怎么做)

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p113)

2.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对受害者)

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

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对弱者)

①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p111)

②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p111)

①个人守护正义。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见义智为。

②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THE END
1.法律的重要性及对个人的意义好吧,楼上说的什么公平正义啊,都是对的,但是太官方了。 个人理解,法律的本质就是一套规则 当人们发现混乱的社会无法前进时,选出了一个人带领大家,当大家发现选出的人无法很好平衡,则出现的规则限制每个人行为,久而久之,法律形成了。 你可以说他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可以说是公平正义的要求,但归根结底,是一http://www.jzlawzx.com/kuaixun/33427.html
2.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法律知识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法律知识 2023-03-09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1、法指导生活:法律是国家设立的人们生活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法律关系. 2、法保护生活:法是最有权威的国家意志,调整社会、单位、家庭、个人等复杂关系.凡是按照法律去生活的人,会得到法律的保护。法是保护人们生活的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506344985284471404.html
3.论法律常识的重要性(通用8篇)论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的重要性 莒车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上一大特殊群体,是介于完全的学生和完全的社会人才的中间过渡人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走向,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和谐与否。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这一群体必须做到事,大学生对法律的应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了未来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0dwr7.html
4.遗嘱法规更新,重要性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摘要:遗嘱法规更新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保障遗产继承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法规更新对民众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遗产继承人的权益。更新后的法规更加明确遗嘱的书写要求、见证程序和法律效力,减少遗产纠纷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https://www.qyedutechnology.com/post/49201.html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汇总1.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①对社会: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对个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2.生活中常见的规则:道德、纪律、法律 3.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享有权利、承担责任。②社会规则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601607_1109643900.html
7.通过话语理论理解实务脉络:《社会工作理论脉络》读书笔记(社会理论运用的分析方法序言本书的目标本书,我的目标是进一步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哲学基础做概括性的观点叙述,以支持当前专业工作组织的方法和实务。本书的核心信息即是:透过了解制度性脉络和正式理论基础背后的思想,社会工作者可以批判性的运用之,并在必要时改变它们,以实现其所秉持的价值和目标。 pp. xii 透过重要实务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088135/
8.法律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律师普法法律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 普法内容 1.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法律的形成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保证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国家意志在秩序形成中具有重大作用,这取决于人对理性能力的确信。2.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提供给个人选择的机会,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另外,https://www.110ask.com/tuwen/9655018161278376674.html
9.美国国内税收法典:了解美国税收制度的重要性美国国内税收法典是美国税收制度的核心法律文件,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美国税收法典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在美国开展业务或投资的公司和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一、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的基本概念 https://www.gtzxhk.com/a/110248.html
10.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性及意义.pptx法律职业伦理的核心内容法律职业伦理的重要性法律职业伦理的意义法律职业伦理的实践与应用法律职业伦理的挑战与应对目录CATALOGUE2023PART01引言2023REPORTING目的和背景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的核心,它涉及到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操守、道德规范和责任担当等方面,对于维护法律职业的声誉和形象、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威具有重要意义。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6952844.html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1年4月真题C个人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D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正如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从这个意义上讲,https://www.jianshu.com/p/1868ec4431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