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复习:思修法律和法治

很多考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认为政治相比其它科目来说难度更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复习:思修、法律和法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准备政治科目。大家一定要相信,无论是学习哪一科目都是需要找对方法的。

2023考研政治基础知识复习:思修、法律和法治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一、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阶级社会中,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个别人的意志。法律保护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统治阶级也必须遵守法律。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它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统治阶级的意志还通过政策、道德等形式来体现。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即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认可即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或判例以法律效力。二是由国家保证实施,即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既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也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二、法律的演进与发展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法律与国家同时产生、同步发展,也将同时消亡。法律发展史上相应地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三、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从体现的意志看,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一)指引作用

(二)预测作用

法律通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可以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三)评价作用

法律具有评价行为法律意义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的行为,可以依据法律作出合法与非法、正当与不当的评价。法律的评价作用能够向社会昭示法律崇尚什么、贬斥什么,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影响法律主体的行为。

(四)教育作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二是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违法犯罪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受到警示;三是通过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五)强制作用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公民等法律主体必须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及公民等社会主体实施违法行为后应当受到的惩罚。

五、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一)法律制定

法律的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就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法律公布。

(二)法律执行

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指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三)法律适用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司法原则主要有: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四)法律遵守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六、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七、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八、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我国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诉讼法律制度是规范国家司法活动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或者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仲裁法的基本原则: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的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全民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联系我国实际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https://www.110ask.com/tuwen/4452880224971784475.html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4&cid=1498&nid=1500&pg=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微课详情 分类: 思政 类型: 视频 时长: 06:39 内容简介: 本微课程是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资源,讲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我国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以及我国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等内容。 来源: 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相关http://www.5minutes.com.cn/Web/Course/CourseDetail.aspx?id=482bbe40-d6a4-49cc-b2d2-9bc6725a1b23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总体加密施工测量控制网(导线点和水准点),保证项目在不同阶段施工放样的便捷性。根据设计提交的水准测量资料,采用( )测量的精度进行水准复测;检查高程控制点是否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及交桩资料。https://www.shuashuati.com/ti/4b550b7c7a3a416db2ce224330a65bfc.html?fm=bdefa22c9b86bad39181eb5370fd365053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有()。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的不是少数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39293615876914954&fr=search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有() A、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B、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D、和其他国家的法律没有什么区别正确答案: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85b46b0475014264819b2bfeaa50b2bd
8.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考点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9.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3. 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六、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述1.法律关系的概念 2.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三)法律关系的主体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2. 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3.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1.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2.法律关系客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10.法律本质(精选七篇)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篇2 一、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奠基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法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法律的性质所以是社会主义的,并同资本主义法律在性质上根本不同,首先在于初级阶段的法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xd8to7.html
11.论党内法规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特征心得体会这三个研究视角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具有相同特征、属性、性质的其他理论尤其是法律理论以及“党内法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弄清党内法规与其他上层建筑尤其是法律的区别,构建独立的党内法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要求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http://www.hongshengzhuji.com/xindetihui/2023/0828/102750.html
12.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13.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1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14.博联法硕提供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资料法理学(2)法理学只研究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 第二章 法的本质和特征 1. 当代中国的“法”与“法律” 答:在法学上,一般从哲理意义上来理解法,从国家法意义上来理解法律;在制度上,一般认为狭义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https://m.douban.com/note/560428202/
15.2020年研究生考试考研政治考试大纲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2.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https://m.gaodun.com/kaoyan/1153344.html
16.红河职业技术学院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伟大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品质和本质特征。 http://www.hhvtc.cn/Subject/ZSXX/Article/5B502EDA-9EFF-D62E-0458-10CE74CD6839.html
17.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的本质与特征知识点公务员考试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 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 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虽然是对资产阶级法的本质属性和 特征的分析和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