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哪些可以作为证据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证据须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行政诉讼中,证据包括以下种类:一是书证,主要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者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书,如罚款单据、财产没收单据等。二是物证,主要指用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案件事实的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三是视听资料,主要指运用录音、录像等科学技术手段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和材料,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摄像机拍摄的当事人影像及其活动等。四是电子数据,主要指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五是证人证言,主要指证人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六是当事人的陈述,主要指当事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叙述、承认和陈词。七是鉴定意见,主要指鉴定机构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具有专门知识或者技能的人,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分析、检验、鉴别等方式作出的书面意见。八是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勘验笔录,主要指人民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不能、不便拿到人民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现场笔录,主要指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当场处理而制作的文字记载材料。

THE END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 )为依据。 多项选择题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 )为依据。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点击查看答案 延伸阅读http://www.ppkao.com/shiti/3414294/
2.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什么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570737.html
3.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依据是什么律师普法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依据是什么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审理。 地方性法规适用于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https://www.110ask.com/tuwen/2145803879494213038.html
4.下列不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不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是( )。A.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B.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C.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D.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9178d1807d9e4b75bbdf22f9d0e25484.html?fm=bdbdsa0e821aa4a15af39fcb644eb48dc02f8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答复意见汇总(198920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的答复意见汇总(1989-2022) 目录 1.关于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的裁定是否可以申请再审的答复 2.关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行政协议案件诉讼费用如何交纳问题的答复 3.关于不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批复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答复 https://yuanyulai.blog.caixin.com/archives/25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