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和任意性规范
单选题(3分)
A.强制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准用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
2.除了《会计法》以外,规范会计行为的专业基本法律还包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单选题(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民商法
3.金融法律制度调整的金融关系一般可分为金融管理关系和()
A.监督关系
B.合作关系
C.调节关系
D.经营关系
4.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
A.法律关系
C.管理关系
D.分配关系
5.税法属于()法规,纳税人权利处于从属地位。
A.权力性
B.权利性
C.义务性
D.政策性
6.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即()
A.经济法
B.会计法律制度
C.监督法
D.行政法
7.会计法律制度区别于其他法律制度的最主要特征是()
A.专业性
B.技术性
C.协调性
D.监督性
8.()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性法律
A.审计法
C.会计法
D.注册会计师法
9.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用于调整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A.会计行政法规
B.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C.地方性会计法规
D.管理性会计法规
10.会计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会计法律关系的()
A.主体
B.客体
C.行为
D.管理
11.一国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的制度安排即()
A.会计法律
B.会计制度
C.会计安排
D.会计管理体制
12.我国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实行()的原则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公平性
C.公开性
D.法规性
1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由()制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其他部门
D.中央银行
14.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社会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组织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等以及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即()
A.内部监督
B.行政监督
C.会计监督
D.行业监督
15.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是由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组成的()监督体系
A.综合
B.系统
C.全面
D.三位一体
16.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
A.行政机构
B.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C.会计师事务所
D.地方政府
17.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对象是()
A.会计行为
B.会计凭证
C.会计报表
D.会计主体
18.会计违法行为涉及的法律责任包括两类即行政责任和()
A.法律责任
B.经济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19.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规范称之为()
B.会计法
C.金融法律制度
D.金融监管制度
20.库存现金使用限额规定一般最多不得超过()单位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
A.7天
B.3~5天
C.5天
D.15天
21.单位、个人在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等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即()
A.金融
B.托收
C.支付结算
D.票据支付
22.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称之为()
A.基本银行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23.广义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
A.银行券
B.商业凭证
C.股票
D.债券
24.付款银行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是()
A.承兑
B.转让
C.贴现
D.背书
25.由银行机构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叫()
A.汇票
B.支票
C.本票
D.商业票据
26.由出票人签发,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叫()
D.银行券
27.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是()
C.委托收款
D.贴现
28.关于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法律规范总称之为()
A.银行法
B.票据法
C.经济法
D.证券法
29.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即()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国家预算
D.国家财政
30.()是调整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依法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预算法
B.采购法
D.财政法
31.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是()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询价
32.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即()
A.预算制度
B.审计制度
C.管理制度
D.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33.()是指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核心的各种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集合
A.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B.零余额账户
C.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D.财政资金账户体系
34.财政性资金的支付方式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
A.财政间接支付
C.财政预算支付
D.财政统一支付
35.()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征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税法
B.税收
C.预算法
D.审计法
36.()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税。
A.从量税
B.复合税
C.从价税
D.流转税
37.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A.20
B.15
C.10
D.25
38.()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A.关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所得税
39.土地增值税实行()级超率累进税率
A.三
B.四
C.五
D.二
40.车辆购置税实行统一比例税率,税率为()%
A.15
B.20
C.5
D.10
41.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
A.县级以上税务机关
B.内设机构
C.派出机构
D.审计机构
42.组织机构设置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英美法系和()
A.德日法系
B.南美法系
C.大陆法系
D.欧洲法系
43.()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服务,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A.有形资产
B.无形资产
C.固定资产
D.流动资产
44.()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A.会计规范
B.会计准则
C.会计职业道德
D.会计标准
45.()是指会计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对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判所引起的内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