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复习重点

军理复习题第一课国防1.我国的国防主体是什么?国家。

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侵略/武装颠覆3.我国的国防目的是什么?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我国的国防手段有哪些?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5.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北洋水师全军抚摩,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被进一步肢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7.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土?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1主权——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利;○2政权——一个合法政府对国家行使的管辖权;○3领土——单个国家领有的区域,主权行使的空间;○4居民——国家的基本标志,主权行使的对象。

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哪些?领陆、领水、领海、底土(领陆、领水、领海下面的部分)、领空(领陆、领水、领海上面的空域)10.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政治性(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防御性(中国永远不对外侵略和扩张,但是对于外来的侵略、颠覆以及其他严重侵犯国家利益的行为,必将给予坚决的反击)、人民性(坚信国防事业的力量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防,实行全民自卫)、自主性(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保持国防事务的自主权,同时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而奋斗)11.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什么?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2.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二者相统一。

13.《联合国海洋公约》对各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宽度是如何规定的?领海为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定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

毗连区在领海之外的十二海里,也就是在领海基线以外24海里到领海之间。

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基线起算,不应超过200海里的海域,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大陆架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自然的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或扩展至2500米水深处;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的大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重合;自然的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展到350海里。

第二课中国武装力量(老师傲娇,木有办法,从网上搜了个类似的,将就看吧)1.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组成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预备役部队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

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国家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

4.武装部队的组成内卫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5.陆军部队的组成及主要作战兵种的特点组成: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及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特点:(这个不确定)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陆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军种。

80年代以后,编组了装备有先进水平的坦克、装甲车、火炮、武装直升机和导弹的陆军集团军,其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活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合成军队。

6.海军的组成及任务组成:潜水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任务: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7.空军的组成及任务组成: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察兵、防化兵任务:国土防空;实施相对独立的空中进攻作战;协同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8.第二炮兵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基本装备,实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核反击力量;是我国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威慑,完成核反击任务的主要力量,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和力量。

任务:打击敌海、空进攻力量,削弱敌远程航空兵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减轻来自空中和海上对我的威胁;打击敌重要交通枢纽,中断敌交通运输,以阻止或迟滞敌人的战略机动和物资补给;打击敌重要经济目标,削弱敌战争潜力和进攻能力;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在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使其国民经济和战争潜力遭到严重损失;打击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打乱和破坏其战略指挥;打击敌重兵集团,杀伤其有生力量,削弱其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配合其他军种实施常规导弹突击,遂行常规作战任务。

9.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组成二炮轰炸机、空军战略轰炸机、海军战略导弹第三课新军事变革1.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人类战争先后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三种形态,正在向信息化战争演变。

2.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武器装备的新飞跃、军事理论的新发展、编制体制的新变化、作战方式的根本改变,是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3.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军事系统的信息化变革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和实质。

具体表现在:○1信息技术是改革的技术支柱;○2信息能力成为军事能力的核心;○3信息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4信息化建设将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成败的关键。

4.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规划?(这个书上没找到准确的,以下是度娘说的)○1裁减军队额(改善官兵编配比例、完善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军兵种结构)○2深化联勤保障体制改革○3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建设○4推进信息化建设○5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6实施人才战略工程○7加强联合训练○8深化后勤改革(推进三军一体化保障进程、开展后勤装备科研、深化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化保障改革)○9创新政治工作○10依法从严治军5.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实现强军目标做贡献?(开放性问题,自由发挥吧……)6.信息化武器制胜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此题不确定)7.海湾战争是世界新军事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

8.美国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9.“三非作战”是非接触作战、非线式作战和非对称性作战。

10.(这道题不确定,网上查的)俄罗斯军队正在激进转型,强力重塑大国军事体系。

11.日本把防卫厅更名为防卫省,企图突破战后束缚。

12.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军基本实现信息化。

13.2020年前,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4.2012年,我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入列。

15.目前,我军武器装备已形成二代为主,三代为骨干的装备体系。

16.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军正加快战略预警、军事航天、放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

17.强军梦是强国梦的重要支撑。

第四课军事航天技术1.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组成?航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

2.常用的航天器主要有哪些运行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

3.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速度条件和高度条件。

发射速度:环绕速度(7.9km/s)至脱离速度(11.2km/s)之间高度条件:通常在120km以上(考虑到运行轨道太低时,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以及空气阻力导致航天器运行速度下降而坠落)4.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成果有哪些?航天技术的军事应用成果是军事航天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军事航天运输系统(把航天器、航天员或物资等有效载荷从地面运送到预定轨道或也能把有效载荷带回地面的运输工具,可分为运载器和运输器)○2军事载人航天系统(载人航天: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3军事卫星系统(军事卫星是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统称,按用途可分为军事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军事导航卫星、军事气象卫星、军事测地卫星等)○4航天作战系统(部署在太空、陆地、海洋和空中,用以打击、破坏与干扰太空目标的武器,以及从太空攻击陆地、海洋和空中目标的武器的统称,主要包括反卫星武器、反导武器、轨道轰炸武器、载人航天兵器)5.侦察卫星有哪些特点和用途?军事通信卫星又有哪些特点?军事侦察卫星,是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

它发展最早、应用最广,具有侦查效率高、收集和传递情报速度快、效果好、生存力强和不受国界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等特点。

侦察卫星按不同的侦查设备和任务,可分为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导弹预警卫星和核爆探测卫星等。

其主要用途有详细侦查对方各种战略目标,对敌方领土进行准确测图,侦查敌方战略导弹系统的数质量情况,侦查敌方地面部队的调动部署情况,侦查对方的战场情报等。

军事通信卫星,包括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

战略通信卫星提供全球性的战略通信,战术通信卫星提供地区性战术通信以及军用飞机、舰船和车辆乃至单人背负终端的机动通信。

军事通信卫星能够为陆、海、空军等各类用户提供迅速、准确、保密、稳定的通信保障,能够为建立三军通用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创造条件。

其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信息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强。

6.全球有哪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GLONASS(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7.我国卫星技术已实现了哪七大卫星系列?航天技术又过了哪六大关?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上天、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太阳同步、载人航天六大关8.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1军用卫星系统以直接援助部队作战为主,加强战术应用能力;○2军用卫星系统将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的;○3发展更加实用的小型卫星和更加经济的运载工具;○4建立更加完备的载人航天系统和天军;○5军事航天活动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五课国防法规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是什么?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根本依据,对于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防法规的特性:(一)国防法规的共性(即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1鲜明的阶级性;○2高度的权威性;○3严格的强制性;○4普遍的适用性;○5相对的稳定性(二)国防法规的个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有哪些层次构成?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3.我国实行怎么样的兵役制度?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4.我国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积极防御○3全民防卫○4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5.如何理解学生军训的意义?○1学生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2学生军训是加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4学生军训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

第六课我国周边安全环境1.中国在陆地上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

2.中国海岸线长1.8万千米。

3.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12.55万平千米。

4.中国与日本存在东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

5.中国南沙海域存在争议有6国7方。

6.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7.中国管辖的海洋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8.联合国海洋法规定中,海域划分共架国按中间线划分,相向国按大陆架划分。

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12海里。

10.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始于1979年。

11.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是和平稳定。

12.陆地接壤国家唯一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不丹。

13.朝鲜半岛问题目前的实质是核问题。

14.海上防空识别区作用是保卫本国空防安全。

15.中国与日本海上争议海域面积为21万平千米。

16.你认为目前我国应对美国围堵遏制、日菲等国侵权挑衅的基本对策应当是?强硬,以战“维权”;怀柔,以忍“维稳”;“维权”“维稳”结合17.请你将“维权”与“维稳”相结合适当展开论述(800字)。

(维护主权和领土是我国的底线,维护周边安全稳定是我国的必要,努力做到“维权”“维稳”相结合:审慎确定目标,有效管控风险,以军事为后盾,多种手段并用;阶段性“维权”成果:进一步宣示了我东海、南海的领土主权,实现了在东海、南海常态化的执法巡航,向国际社会表明了我国坚决“维权”决心,部分释放了国内的爱国激情、长期激愤;只对一国坚决斗争,公务维权,保持耐心,外交、经济、舆论兼用,严正警告,对等反制,适时进行实战化演习;头脑清醒、沉着冷静、不入圈套、保持定力:力避被拖入大规模的军备竞赛“陷阱”、力避周边多国多点同时与我国对抗、力避陷入与美国“同盟”的战争较量、力避我国和平发展、崛起复兴被断送)第七课信息化战争1.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空间,运用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信息化战争与信息战、信息作战有何不同?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信息战是一种作战样式,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脱去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教师材料)○1战争的内涵在逐步拓展;○2信息资源主导战场;○3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4作战空间超大多维;○5战争行动控制性强;○6非接触交战成为主要样式。

4.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空间主要有哪些?信息空间或信息域是进行“信息活动的领域”,是“产生、处理和共享信息”、“作战人员交流信息”、“指挥人员实施指挥控制”的领域。

主要有: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

5.信息化战争是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6.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

7.信息化战争主要在以下空间进行:陆、海、空、天、信息、认知8.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

9.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争夺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12.信息化战争是双方作战系统对抗,整体较量。

13.信息化战争在战场上首先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信息网络和夺取信息优势。

17.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空间主要有: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心理空间18.在信息化战争中,电磁空间的争夺主要体现在:战争的全过程19.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因素主要向智能型发展。

第八课国际战略格局1.什么是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它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政治层面上的实力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2.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长期性;○2复杂性;○3斗争性;○4曲折性。

3.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初见端倪(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为多极化格局奠定了基础(缩小差距趋于均衡、立足地缘网状交织、加强对话谋求合作、利益主导依存共处);○3区域性、洲际性合作组织的产生推动了国际格局多极化进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竞相建立、洲际性合作机制富有生机、安全磋商机构有所发展、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加强);○4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促进了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发展中国家联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4.当前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小。

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互相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5.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海湾战争期间提到,现在正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机会”。

6.下面哪个国家,不是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力量结构:加拿大7.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际战略格局不包括:国际文化格局8.综合国力是由有形的硬实力与无形的软实力组成的,有形的硬实力包括:军事力量9.综合国力是由有形的硬实力与无形的软实力组成的。

无形的软实力包括:民族性和凝聚力10.近500年世界上大国的兴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能力。

如19世纪英国充当欧洲霸主与经济事务主宰,其主要因素是产业革命以后的经济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20世纪前期,美国崛起为新的国际战略力量时,也有类似的情况。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上升为新的国际战略力量,又是一例明证。

11.科技力量的作用一般更多地反映在经济、军事等因素上,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它是影响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12.美国凭借其超一流的实力,构架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从而形成了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13.单极格局是指由某一个主要的大国(霸权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14.两极格局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种格局中,两个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势力均衡的状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

15.多极格局也叫均势格局,是指在某一国际体系中多个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各自对立,大体平等,相互间不存在结盟或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6.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它一直不满于“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现状,力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同时也在向军事大国迈进。

美国的未来学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将它称为“一条腿的国家”,它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

(托夫勒:《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457页)17.俄罗斯著名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亚辛曾说,“俄罗斯想奉行与西方实现一体化的政策,但我们敲西方的门,他们却要我们走开。

”可以说,“欧洲属性”的困惑伴随了俄罗斯几百年。

18.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发展中国家里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19.世界金融体系中出现了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之势。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的意义 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保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法律为社会的稳定有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同时,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予法律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2024-12-05https://www.spp.gov.cn/spp/dlhyxfjstdjybqmshgg/202412/t20241205_675893.shtml
3.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4.每日投教2024年12月04日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第二,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https://wsxh.dwzq.com.cn/mrtjword/article/8090
5.法律特点(精选十篇)法律制定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阶段,即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和法律制定的完善阶段。 1.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 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有可以称为法律制定的起草阶段。这一阶段从提出立法建议被列入起草工作开始,主要是指围绕起草规范性文件草案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如进行有关的调查研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434985.html
6.#光明点睛#汇总(三)2.建立更多的法律制度,完善更多的法律程序,正确。 3.对每一个国家权力精确细分立法,建立制度,正确。 4.对国家机关建立更多的监督与制约制度,正确。 5.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措施正确。 6.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行为,正确。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50462843988621
7.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三、法律的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可分为(5类法): ①国内法和国际法——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划分; ②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划分; ③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划分; ④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划分;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8.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9.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5、大学生活特点表现在:ABCD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C、大学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D、大学有浓厚的成才氛围 6、新的学习理念表现在:ABCD A、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 D、终身学习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ABCD)的一门课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10.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邵如阳律师精选解答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规范性、国家强制性。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规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严谨性。它由特殊的逻辑构成。构成一个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法律依据:《宪法》第一百四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https://m.64365.com/tuwen/391985.aspx
11.大数据工程专业技术证书考试数据分析与应用优点:易维护、易复用、易扩展,由于面向对象有封装、继承、多态性的特性,可以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使系统更加灵活、更加易于维护 缺点:性能比面向过程低 2.1.3 掌握抽象的 5 个层次,抽象形式 面向对象领域,抽象的主要作用是划分类别,抽象是面向对象领域里面发现类的主要方法 https://blog.csdn.net/m0_57280180/article/details/126590308
12.?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国际经济法网按照系统的一般原理来分析,法的价值也一个系统,是由不同的价值成分所构成。具体来说,法价值系统构建的逻辑线索主要围绕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有法,二是应该有什么样的法。前者是一个目的性的问题,表现为法律在内容上的价值目标;后者是一个结构属性的问题,表现为法律在形态上以价值目标为指向的功能属性。如前所述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828.htm
13.安监局考试检测方向复习资料一、坚持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法律规 范,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支撑,并自觉接受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的监督管理。 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大力宣传国家 职业病防治方针、政策,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三、坚持诚实守信原则,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17276187_376159581.html
14.关于法律的认识论文12篇(全文)一个公司可以划分成形式上的一人公司, 以及真正含义上的一人公司, 前者是指, 在数量上, 一人公司有很多股东, 即股东可以有很多人, 但是占最主要位置的是一个股东, 其余股东是为了规避法律, 仅仅为了充当数量, 为了符合法律规定的数量而已;后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公司, 由一个股东来掌握公司。此外, 一人公司可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en64a62.html
15.虚拟财产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从虚拟财产的特性方面看,其区别于一般财产实体形态的虚拟性使得权利人难以在现实状态中掌控它,虚拟财产的安全需要法律采取特殊手段予以保护,即站在合法权益人的角度,采用更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同时,虚拟财产所具有的可恢复性体现了运营商相对于玩家在财产控制上的地位,这为加重运营商的举证责任提供了可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04/id/1271779.shtml
16.理工光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证券交易所规则要求。 4、在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前,应提前三个交易日告知公司,并按照证券 交易所的规则及时、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将严格履行上述承诺事项,并承诺将遵守下列约束措施:如果未履行上 述承诺事项,自愿接受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的监管措 施或处罚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101900000004_53.shtml
17.国家法律的一般特性律师普法国家法律的一般特性 普法内容 1、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合理性: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确定性是指法律规范的表述是明确的,不模棱两可。形式合理性是格法律规范的设定、表述和适用,符合社会成员的正常理性水平和行为能力,可以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实践。 https://www.110ask.com/tuwen/1121499406236273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