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系统整体的各个部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2)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9.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注意】①分清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别;②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1)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而对于某些事情则必须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盲目蛮干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说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结合起来,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部分先富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有进有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

11.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②同时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反对】反对盲目乐观,对困难估计不足或悲观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说明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说明要站在发展的立场上,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进其发展壮大;说明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满怀信心地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过程中的困难,尤其台湾问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与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所遇到的问题;人类在科学探索中遇到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分析等。

12、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叫做矛盾,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3、矛盾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敢于承认、分析、揭露矛盾,正确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反对】反对回避、掩盖矛盾;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应用范围】一般是16~18的原理都是要求全面看问题,运用这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开发与节约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

1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不同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刀切”,千篇一律地采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矛盾。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坚持一行一策。

1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2)二者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一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改革试点与大面积推广,药品研发中的试验与推广。

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内容】(1)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2)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反对】反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只抓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错误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主旨是在于更好的发展,以发展为中心不动摇,同时注意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抓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做到点子上,好钢用在刀刃上,提纲挈领,国企改革中“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防止单打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

1、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指事物的局部,是事物发展的某个阶段。

【原理内容】两者相互区别:①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两者相互联系:①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系统优化原理★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原理内容】系统具有整体性(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系统具有有序性(即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即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系统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

1、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THE END
1.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律师普法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普法内容 法的构成要素有:法律规范、原则和制度的总和(规范要素);法律手段的总和(组织要素);法律观点、思想、心理的总和。意识形态要素从动态方面看法的枸成,它显示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部分:法的创制;法的实现,包括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https://www.110ask.com/tuwen/12753655281825163389.html
2.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是思修2020考试宝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是;规范;原则;概念;技术https://so.kaoshibao.com/detail/26293929.html
3.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法律原则B.法律规范C.法律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法律原则 B.法律规范 C.法律概念 D.法律技术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23432655.html
4.《法学方法论》概要与思考一、(完整)法条的构成要素 法条以普遍化的方式描述的案件事实、“构成要件”,并赋予其同样以普遍化的方式描绘的“法律后果”。赋予意指:当构成要件所描述的案件事实存在时,法律后果即应发生。法律后果作为规范性的事实(义务的产生),借助法条的效力可出现(也即适用)在任何案件中。 https://m.douban.com/note/819863335/
5.科学网—应知应会图书馆知识简明问答13.图书馆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图书馆主要是由藏书、读者、馆员、经费、技术方法、建筑设备与物资、信息、时间等八大要素构成的。 14.图书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图书馆工作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制定图书馆的方针、任务、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2)搜集、加工、整理并保存文献资源,最大限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346597
6.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应该是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应该是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体制和行政手段方法等构成。其中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管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强制性依据。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解析题】航班计划在航空公司的经营管理中有()方面的作用https://www.jzhaopin.com/q-18740.html
7.文学概论(一)56章章节练习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文采。是指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文学风格的外表。文采是“语言的特殊的组合”,也就是风格的存在方式。(2)情调。是指作品中的情感格调。情调是较为内层的,但又必然地会在语言层面上得到外显。情调是由情感的品质所决定的,它呈现于语言的形式层,在审美的形式中表现了https://www.jianshu.com/p/cd7317bc6c26
8.法律关系于都县信息公开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要素构成。 (1)行政 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称 行政法主体,指行政法权利(职权)、义务(职责)的承担者。行政 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构成。行政主体是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并对其后果承担责任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主体对应https://www.yudu.gov.cn/ydxxxgk/c100257nr/201805/ac08342c48ed43d78dc13d3b1edfd84f.shtml
9.法的要素是指法律有哪些基本因素或元素构成,一般认为法律由变电所预告信号由哪些构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我国律师的执业机构有( )( )和(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凯恩斯经济学中,认为在现期消费支出中影响因素主要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 是 部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表面 活性作用的是 部分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c93fdeb944744fbca7231c3f218e6966.html?fm=bde6402e7eb9e3fb9bee7d4a673389e9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