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期货法律关系概念、特征以及期货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探讨分析:期货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交易组织者三大类;从期货交易的各个阶段切入具体分析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同时把期货中介服务和期货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涵盖进来,从而更加全面认识期货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构建我国期货立法科学结构与体系。

关键词期货法律关系主体客体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场外期权市场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JFX16——007。

作者简介:韩胜,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法与金融法;薛智胜,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商法、金融法。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33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期货市场法律制度体系的雏形已历历在目,“一个‘条例’、两个‘司法解释’、五个‘办法’,构成的我国现行期货法规体系,因其立法层次底、稳定性弱、政策性监管为主的特点,尚无法满足当前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基本法律加上政府监管法规规章和组织的自律性调节方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期货法律体系。鉴于我国期货立法尚处于草案阶段,一些具有关键性的内容尚无正式法律予以明确,法规变动性较大。进而导致期货法律关系的具体认识和操作上无法达成统一标准。所以,本文从期货法律关系的性质界定及其主客体的构成要素入手,尝试对这一问题作初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期货法律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一、期货法律关系的界定

(一)期货法律关系的争论

(二)期货法律关系的界定

由此可以看出期货法律关系较之于期货交易法律关系的内涵更加丰富,将其界定为期货法律关系更为准确。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横向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即指期货的交易和业务关系。第二,纵向非平等主体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即在期货监管部门与期货交易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期货监管关系,这种关系因监管主体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平等性。

二、期货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期货法律关系一般特征

2.期货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对等。

3.期货法律关系的法律强制效力。在期货法律关系中如果有一方当事人违约,甚至侵权以及操纵期货市场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期货法律关系特殊性

1.期货法律关系具有聚合性、多样性。这种特性源自现代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期货法律关系是众多主体参与形成的法律关系集合。具体细分则有中介方与投资者、期交所,期交所与经纪、结算机构、商业银行等。

2.期货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定化和相对性。法律对从事期货行为的主体作了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条件方可进入期货交易市场。另一方面,期货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具有相对性。如在期货投资交易中,中介公司既能是交易会员,又能是一般结算会员或者全面结算会员;套期保值者既可以成为投机者也可以成为套利交易者。

3.期货交易客体的特定化。除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外,一般民事、商事领域法律关系的客体均有多样性。但鉴于期货市场自身的特殊性,只有经主管机关批准可上市流通的产品才能作为期货合约所指向的资产。

三、期货法律关系主体

现代期货市场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期货市场是由期交所、结算机构、经纪公司以及投资者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下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其交易活动特点可以概括出期货法律关系主体的具体内涵:符合期货交易的法定条件并在该活动中依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主体。

(一)期货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一般认定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期货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不同的内容,学界对此有以下几种分类:

1.从期货市场的结构看,期货法律关系主体可分为期货交易所、期货结算所、期货经纪商、普通的期货交易投资者。

2.从期货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期货法律关系主体可分为期交所、期货公司、中介公司、投资者等。

3.从期货交易的各个具体阶段看,期货法律关系主体有期交所会员、期交所、合约当事人等。

4.杨永清博士的《期货法律制度研究》一文中将该主体划分为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和期货市场中介机构如经纪机构、投资咨询机构、基金公司,以及期货交易的组织者等。

5.从期货交易的动机来看,可以将期货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套期保值者、投机者。

此外,从期货交易的业务性来看,可将该主体分为直接参加期货交易活动的会员和接受委托参加的经纪公司。

为了便于对期货法律关系主体进行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分析,有必要综合以上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提出更为层次性的分类,即该主体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包括期货交易全过程的所有参与方,具体过程有期货合约的订立、流通、结算以及期货市场的监管和期货产品审批发行。为便于法学领域的研究和适用,狭义主体仅指签订期货合约的双方当事人和主要参与机构——交易所与经纪商。本文因论述需要,以广义主体作为视角。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简化对期货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即期货交易者(投资者)、期货组织者、期货中介服务者三大类。

1.有关期货投资者的概念见我国《期货交易法》草案第二稿第60条规定。期货投资者又有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其中个人投资者最为主要的参与主体,而机构投资者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2.具有非营利性质的期货组织者不参与期货交易活动,其提供期货交易的专业场所、设备以及人员条件。主要指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结算机构,还有起到监管作用的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

3.期货中介服务者是指在期货交易等活动中提供信息咨询,仓储等服务的主体。

(二)举例分析不同期货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1.期货交易所与其会员。期货交易所是期货交易的枢纽,起到了提供期货交易场所、交易信息,促成交易的作用。期交所与经纪公司之间具有双重法律关系,具体来说,交易所、会员间的服务和履约担保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居间合同和担保合同法律关系。另外,期货交易所还因法律规范赋予的监管职能而产生的准行政性质的法律关系。

2.期货经纪公司与其客户。它们之间是期货经纪关系,即行纪法律关系。经纪公司接受客户指令委托后并以经纪公司名义进行交易操作,经纪公司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这存在两方面的法律关系:经纪公司与客户间的行纪关系以及其与第三人间的期货买卖合约关系。所以在司法诉讼实务中,当产生期货经纪纠纷时,须以经纪公司自己的名义参与诉讼,客户不能直接起诉第三人。

四、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

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研究关系到未来期货立法的调整对象,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有关期货交易的司法实践。如果对期货法律关系客体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则无法准确的适用期货法规和有效解决期货交易纠纷。2012年新修订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将金融期货合约和期权合约纳入到期货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所以,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构成应当结合不断发展的期货市场,同时在期货立法中要紧跟市场变化的步伐适时调整。

(一)期货法律关系客体的理论及评析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有学者将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定义为“货币、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行为”。按此原理可以得出,该客体是期货法律关系主体的期货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学界有关期货法律关系客体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1.期货保证金说。认为“期货交易是保证金交易,所以保证金是期货交易的客体。”我们对此持否认态度,其把期货交易中保证金的作用混淆为期货交易的客体。根据合同法理论,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协议是担保期货交易人履行实物交易的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中的标的是无法成为主合同的交易客体,因此,该理论没有把握期货交易的实质内容。

2.商品期货说。“期货交易的客体是期货或期货商品,期货合同不是期货交易的客体”。“期货只能是物,并以此成为期货交易的客体。而且股指、汇率和利率都属于期货,或属于物。”其反驳的主要理由有:在交易人以期货合同形式交易前,该合约仅仅作为主合同的部分重要条款,而非该合同标的;期货交易的当事人每次买卖期货时均订立新的合约,并非对已有合约进行交易;期货交易实质上是对实物进行交割;依合同转让理论,期货合约的转让并不完全符合合同转让的构成要件,却明显具有期货合约转让的自身属性;在卖空交易时,并非卖空一方没有合约,而是指现手中无期货商品。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可取性,如商品期货说指出了期货合约上市的本质和期货合约交割的本质,但该种观点并不完善。因为从期货交易活动中所涉及的内容看,期货交易的客体除具体期货商品外,还有其他内容。同时,当期货交易活动在不同阶段所涉及的不同法律关系主体时,其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所以,商品期货说所认为的期货法律关系客体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商品期货说无法解释期货交易对冲行为。

3.期货合约说。在我国理论界,杨永清的博士论文“期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在对商品说的批驳基础上,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其认为,“期货交易就是期货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期货交易的标的为期货契约或期货选择权契约,而非商品本身。”我国现行的有关期货交易规则也有此观点,如2007年颁布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第24条定义期货交易是期货合约、期权合约的交易活动。该说从反驳商品说以及对期货交易的产生、功能角度进行论述,其合理之处在于合约转移是期货交易的本质。然而,该观点也存在弊端,并没有完全概括出期货法律关系的其他客体。

4.衍生工具说。“期货交易的客体既非合约或标准化合同,也非基础商品,而是一种新的交易工具或者‘衍生工具’。”该观点亦有可取之处,该种论述更为确切的说明了期货的本质和期货资本市场的特征。但是,该说将单一的金融衍生工具定义为客体,没有考虑到期货交易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客体。

(二)期货法律关系客体的新视角

1.订立阶段。例如为套期保值的现货供应商按期交所的标准化合约卖出商品,集中竞价后,投资者与其达成交易并签订有效合同。在该阶段的法律关系客体是期货产品,该合约的具体内容是其权利义务的载体。这些期货产品作为期货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具备一些特殊条件,如价格波动的风险性;便于集中竞价交易;商品期货要易于保存并可以大宗交易。

2.转让阶段。该阶段可参照合同法的合同转让理论进行分析,期货合约的转让本质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在期货合约转让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均可将合约中的债权债务进行转让,其客体是合约,同时主体亦发生变更。此外,期交所的担保制度和保证金制度使得交易主体之间可以间接达成交易,并可以使得期货合约的转让跳过对方的当事人的意志。该阶段的实质是以合约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3.履行阶段。当期货合约届期时,合约双方当事人之间便需履行合约义务,该义务主要是以期货产品为客体的期货合约履行关系。也可以说这种交易行为是交付期货产品的物权行为。

五、结语

结合我国现有期货立法背景,对期货法律关系进行初步探析,明确了期货法律关系主体、客体的内容。为此,笔者建议在未来期货立法中应当根据期货交易的不同阶段对期货交易主体、客体作具体规定,同时为避免《证券法》与《期货法》调整客体的交叉重叠,应当在立法技术上采用列举加兜底性方法对期货交易的客体予以具体明确。此外,为了激发市场创新的活力,应当坚持以期货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限制政府干预的理念,以期充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有效控制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功能,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注释:

薛智胜、陈瑞华.我国期货立法问题探讨.期货日报.2011-12-19(4).

薛智胜.我国期货立法定位探析——以期货法调整对象和范围为视角//中国商法年刊.法律出版社.2014.

潘毅华.期货交易基本法律关系之创新.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56-57.

贾琳.期货交易法律关系.研究生法学.2003(1).65-71.

唐波主编.期货法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15.

罗维鹏.新论期货法律关系及构成.沈阳大学学报.2013(6).342.

戴鹏.金融市场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34.

党亦恒.论期货经纪的法律关系.中国法学.1994(4).63-70.

王利明、郭明瑞、方流芳.民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16.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国家法律的一般特性律师普法国家法律的一般特性 普法内容 1、普遍性、确定性和形式合理性:普遍性是指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确定性是指法律规范的表述是明确的,不模棱两可。形式合理性是格法律规范的设定、表述和适用,符合社会成员的正常理性水平和行为能力,可以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实践。 https://www.110ask.com/tuwen/11214994062362731805.html
3.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邵如阳律师精选解答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规范性、国家强制性。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法律规范不同于其他规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严谨性。它由特殊的逻辑构成。构成一个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法律规范。法律依据:《宪法》第一百四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https://m.64365.com/tuwen/391985.aspx
4.法律科学的一般问题及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法不是阶级矛盾的润滑剂,而是为了维护人民作为主体的法律关系,捍卫劳动民众的利益,保证生产力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立场鲜明,态度明确的特征。这与表面上讲公平、正义、平等、维护共公秩序,而事实却体现着有钱人的意志和利益,有钱有权才能成为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而一般民众特别是底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515301503781568&wfr=spider&for=pc
5.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包括()。A.规范性B.概括性C.国家强制性D.以权利、义务、权力、职责为主要内容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https://www.shuashuati.com/ti/e4d7186382ff4851ba449a1b51a9aaac.html?fm=bdbds
6.题库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A鲜明的阶级性B高度的权威性C习题:法律的一般特征包括()。 A 鲜明的阶级性 B 高度的权威性 C 严格的强制性 D 普遍的适用性 E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站内查询查找 标准答案:答案正在整理中!!! 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点击进入>>初高中试题总库【各学科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5628486.html
7.一般人格权及法律保护浅析一般人格权是指公民和法人享有的,概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人格尊严全部内容的一般人格利益,并由此产生和规定具体人格权的基本权利。 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相比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主体普遍性 一般人格权的主体,是普遍主体。一般人格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所有主体一律享有,且公民和公民之间、法人和法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05/id/205479.shtml
8.法律特点(精选十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正式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的基本原则。从西汉董仲舒“春秋决狱”到唐朝制定“一准乎礼”的《唐律》,亲属容隐原则、五服制罪、八议、官当等制度在法律中的正式确定,一步步推动着法律的儒家化,并为后世历朝所沿用。礼法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可忽视的一大特征。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43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