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视角下的中国茶文化教学
陈彬玥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澳门
收稿日期:2024年3月17日;录用日期:2024年4月11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18日
摘要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中国茶文化,文化教学
ChineseTeaCultureTeachingin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
BinyueChen
InternationalCollege,Maca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Macau
Received:Mar.17th,2024;accepted:Apr.11th,2024;published:Apr.18th,2024
ABSTRACT
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sextensiveandprofoundandhasalonghistory.TraditionalChineseteacultureisalsoanintegralpartofbrilliantculture.Asanexchangeplatformfortheexportofthe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notonlyprovideslanguageteachingbutalsoprovidesavaluablebridgeforinternationalculturalexchanges.Inthecourseteachingof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thecoursedesignofteacultureisanimportantchanneltotellChinesestorieswellandtransmitChinesespiritualvalues.TheteachingofteaculturecanhelpstudentsbuildaChineseculturalvaluesystemandlearntheChineseculturalspiritwell.Thispapermainlyanalyzesanddiscusseshowtocarryoutteacultureteachingandeducationalvaluein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andprobesintotheeducationalvalueandsignificanceofChineseteacultureteachingininternationalChineseeducation.
Keywords:TeachingChineseasaForeignLanguage,ChineseTeaCulture,CulturalTeaching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2.茶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2.1.茶文化的定义
俗话说,中国是茶的第一故乡,老百姓的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陆羽曾在《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的称谓可谓是琳琅满目,《神农百草经》把茶称之为“荼草”,《茶经》记载:“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这些清雅醇厚的茶名中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已经有4500年左右。茶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而这种所谓的“文化”更多是形容人的物质精神层面上。
2.2.茶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茶文化不仅仅是其表现形式,茶文化的精神文化及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茶文化的重点是在于品茶过程中的感悟。茶文化中除了茶道、茶具文化的讲究以外,深层次还包含了茶俗、茶祭、茶艺等表现形式。茶在中国古代曾作为彩礼,其寓意代表着“从一而终”的婚姻。如《红楼梦》中黛玉向凤姐要茶吃,凤姐便用宝黛婚事打趣林黛玉,这说明茶叶在古代的重要性。
中国茶文化中核心文化就是茶道文化,茶道文化中是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缩影,思想理念的折射。古时文人手中七件珍宝“琴棋书画与诗酒茶”,茶本身是文雅内蕴,古时的文人将精神寄托于酒与茶之中,茶便有了忘忧解愁的功效。一碗茶汤中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韵味,中国茶讲究初品“色香味”,二品“精气神”,茶文化中还蕴涵着谦和礼敬的处世文学,以茶会友,以茶敬礼是茶文化中的文化内核力量。茶文化是物质精神、社会制度、心态行为文化的集合碰撞。
陆羽在《茶经》中曾提到,饮茶的过程中注重“品”字,“品茶”的过程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品鉴的是人生。品茶中的两个动作“拿起”“放下”,简单的两个动作实则蕴含着人生的哲理。除此之外,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里,“和谐”是一个崇高目标。它在于强调自我人格的完善,儒家哲学中所提到的“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
3.茶文化的渊源与教育价值
3.1.国际中文教育中茶文化的教育价值
对外汉语课堂中除了基本的语言知识点教学以外,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真正地学习好一门语言,就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掌握该语言的文化历史。从宏观角度上看,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帮助大力宣传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输出。传统文化的教学能通过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留学生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拓展留学生的文化视野。茶文化形态多元化,包涵了多种内容,将茶文化加入对外汉语的传统文化教学中能丰富文化类教学题材与教学的大纲内容,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中国的民族特色文化。学习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也能更好地丰富语言知识运用能力。
茶文化教学的实际价值意义,很多学者都陆续发现了茶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带来的价值。陆韵竹从国际中文教育的视角对茶文化不同阶段教学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孟沛宣提到,茶文化能够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我国提升国际社会的大众认同感[2]。
中国的茶文化制茶工艺丰富、加工工序复杂,茶文化中不仅是中国精神文化内涵的缩影,还是从古至今跨文化国际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国带着其名片走向全世界,通过丝绸这一纽带,实现东西方文明的交融,而茶文化就是物物交换传播出去的名片之一。所以,中国茶文化也是向全球各地传播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通道。中国茶文化加入到国际中文教育的舞台当中,将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是更好地帮助留学生去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意义,降低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差异性。另一方面,能够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大幅度影响力,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向世界传递中国平等互鉴、文化形态的包容性和整体性。
3.2.茶文化教学的意义
茶文化不仅仅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我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融合,茶文化更多的是儒家哲学的精髓,汉语教学作为文化输出的信息输出通道,将茶文化加入到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部分能够提高教学中的实践部分,增加课堂中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中华问文化的博大精深。
4.对外汉语教学中茶文化的探究
4.1.茶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中国茶文化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组织设计这门课程更多的是增添趣味性,让学生能够自主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绿茶被誉为“国饮”,是我国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茶。熟知的名品中,像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绿茶冲水后色清冽,香气馥郁清香。绿茶的主要特点是叶绿、汤清,造型多样。通过杀青、揉捻、干燥制作加工而成,
红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茶,声名遐迩的有安徽的祁门红茶和云南的滇红,具有条索肥实的外形,色泽乌润,香气浓烈,不同于绿茶的是需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工序。
黑茶多为少数民族地区不可或缺的饮品,也被称之为“边销茶”,其茶叶粗老,汤色橙黄,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和晒干所形成的黑茶,茶汤橙黄色泽明亮。
乌龙茶,亦叫做“青茶”,“细雨轻煎乌龙茶,满室生香沁心脾”就是形容的乌龙茶。茶类工序做复杂的一种,有着条索紧结,色泽乌褐鲜润,香气高扬馥韵,滋味甘泽清醇。
白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外形紧细银针,色泽嫩绿浓密,其汤色淡绿通透,香味醇厚香韵。
黄茶,又名“侨销茶”。“官焙曾看白玉花,不知黄玉在山茶。浅欺罗柳香仍烈,轻压荼蘼净弗瑕。著露未晞才半萼,倚曛欲透忽全葩。月团已属卢仝赋,别调何妨记物华。”用来形容黄茶肥壮的芽头,色泽绿中带黄,香气清醇[3]。
进入中高级阶段,可以鼓励留学生用中文介绍自己故乡或国家的茶文化历史,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在中高级阶段的表达能力。中高级阶段的课程可以将精神文化层面加入课程设计中。
4.2.教学方法与内容
汉语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类教学方法有理论教学法、体验教学法,除了这些传统教学方式外,互动式教学法也可以尝试加入到传统文化的教学当中。情景式互动教学在培养留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趣味性,比如:图片游戏、角色扮演、教具等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更生动有趣。互动式教学中国讲求交际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交际性原则中要求教师注重跨文化交际,从文化教学和文化背景出发,将互动式教学运用到茶文化的教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汉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同时从中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掌握学习语言知识点和中国文化内涵。汉语教师在文化教学的课堂上可以和学生针对茶文化问答互动教学,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初级阶段的学生在启蒙阶段教学时,汉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导入茶文化知识点,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看、猜”等多种智慧元素形成课堂的教学互动,从而达到课程的语言习得目的[3]。中级阶段是对初级和高级之间的过渡期,主要是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中级学习者,教师可以将茶道礼仪文化和行为文化加入课程当中,适当引导学生用中文表达出茶的历史和茶在其国家文化中的习俗,让学生逐步理解中国文化中茶的地位和饮茶模式习俗。高级阶段的学生教学中可以涉及制度文化、心态文化层的自由探讨,从茶文化上升到中国思想精神的层面,由茶导入文化内涵,感悟人生真谛,深入到茶文化的最高境界。
设计一门茶文化的课程一般以2个课时为主,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可以涵盖中国茶文化的多个层面,内容涵盖茶的起源文化、茶的分类以及茶的口感为主。留学生能够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慢慢深入到对中国文化的渗透。课程的导入可以结合多媒体以启发性问题导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如教师可以在利用现代年轻人对奶茶的兴趣来开展话题导入,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茶文化丰富内容的好奇和欲望的探究,引入生词教学后再利用图片或视频组织开展茶文化起源和茶的分类教学。教师在茶的六大类讲解时借助实物展示能够更直观的帮助学生辨别类型的差别。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传统的文化精神的精髓。对外汉语教学是一座信息传递的桥梁,对外汉语教学平台能够作为一座桥梁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大力宣传出去,打造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标签。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汉语语言知识点的教学,汉语教师同时应该也要注意我国文化的重点教学,文化教学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群体注重跨文化的背景。文化的实践性教学能给课堂增添趣味性,让留学生自发性对中国文化内容感兴趣,想去更好地掌握汉语交际能力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