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身术是当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侵害时采取的,以保护自己为目的的技击术。女性用于抗暴御侮的技击术,就叫女子防身术。
女子防身术通常防卫的对象是男性。从生理角度来说,女性的体形较小、力量、速度和耐久力都比男性差,所以弱小的女子要想战胜强壮的男人,一是要以巧取胜;二是在突遭不法歹徒侵害时,不可拉开架势与其进行拳打脚踢的搏击。即使是掌握了一定攻防技术的女性,要与身强力壮、残忍无情的歹徒进行力的较量,也是难以奏效的。女性要尽可能避免与歹徒进行体力和力量上的较量和抗争,应巧借其力,顺势出招,对准不法歹徒的要害部位狠狠击打,以将其彻底制服。这是女性防身自卫明智有效的选择。
二、女子防身术的特点
女子防身术是从女性身体特点出发,结合遭遇的具体情况而实施的独特的防身技术。它不同于传统武术、散打、拳击等擂台上的竞技体育运动,相较之下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1、简单实用性
女子防身术是一种以迅速摆脱危险境地为目的,尽量以一招制胜来捍卫自身安全的搏斗技术。
2、科学性
女性要想取得抗击暴力违法犯罪行为的胜利,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在技术编创演练中,根据女性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训练内容和方法应有针对性,从学习训练到实战对抗,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3、随机应变性
拳击、散打、跆拳道等搏击项目在比赛中都有具体的规则及动作方法的限制,为的是尽量不造成太大的伤害。女子防身术是为了自我防卫、摆脱危险,因此,在搏斗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不择手段”,运用一切可能用到的技术动作和身边的物品,比如采用拳打、脚踢、指插眼睛、顶裆、掐捏、口咬等方式,利用随身携带的包、梳子、鞋、发夹、雨伞、发胶水以及现场的沙土、砖瓦、、木棍等物品,尽量大限度去打击歹徒,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4、伪装性
伪装性是指女性在搏斗过程中要掩饰自己的防卫动机,甚至利用各种假动作和表情来欺骗对方,趁其不备,出奇制胜。女性在受到侵害时多处于弱势,以硬碰硬很难取胜,如果将计就计,有效地利用女性自身“弱”的表象,诱敌深入,让对方疏于防范,伺机接近对方,然后抓住时机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
进攻,则有更多的机会实现逃脱,甚至将对方制服。
三、为什么要学习自卫防身术
1、防卫自身、维护社会安定
有统计资料显示,女性受到攻击的时候,最初的反抗往往有可能帮助她们逃脱。强烈地反抗有可能使得攻击者改变主意。如果不是惯犯,歹徒在犯罪时同样存在巨大的恐惧心理。
毋庸置疑,无效的反抗是危险的。但是,如果你的身体足够健壮,或是掌握了防卫技巧,那么你完全应该有勇气让自己免受侵害。女性学习并掌握了防卫的技能后,当自已或他人的人身安全遭到不法侵害、处于危时刻时,可以积极实施自卫,抗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有效地同不法分子作斗争,维护社会安定。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女子防身术、保障女性自身安全,对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积极作用。
2、强身健体,增进智力并有效改善自身形象
女性练习女子防身术,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内脏器官及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另一方面,防身技术动作具有不规则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刺激人体左大脑细胞,增强脑细胞的代谢,改善大脑功能,达到活跃思维、提高大脑应变能力的作用。
在国外,越来直多的女性热爱激烈的对抗项目,比如击剑、柔道、拳击等,通过对抗训练,她们的心理、意志、气质、形象也发生了变化,进行这些运动的女性,在工作、学习和事业中多是强者,她们在训练场上勇猛顽强,在生活中同样表现出色。女子防身术不仅能够促进女性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的发展,培养健美体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还能消除疲劳、调节情感,使人精神愉悦。
3、培养女性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性运用技术战胜对手的保障。古语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这说明了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对于不少本来天性就胆小的女性来说,心理素质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女子防身术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通过进行防身术训练,女性可以培养勇敢、果断、顽强、坚毅等素质,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增加女性的自信,提升女性的心理素质。xf
四、女子防身术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人身以及财产的安全受到侵害时,根据一些具体的情况,采取的防卫行动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具体的情况,女性为规避或化解危险,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寻求安全,远离危险
首先,应尽可能做到预防危险,寻求安全。例如当女性夜晚下班时应尽量结伴而行,走明亮宽敞的大道;独自出门或回家不要走阴暗偏僻的小路;若独自在家时应关好门窗,采取一定的防侵害措施......总之,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树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其次,当女性感觉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应及时规避危险。此时,一般采取的措施是由人少的地方向人多的地方转移;由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向熟悉的地方转移;由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向较易被人发现的地方或交通枢纽地段转移。
2、沉着冷静,待机而动
(二)合法性原则
女子防身术既然是一种搏击技术,它就会有一定的攻击性。女子防身术的根本宗旨是为了保护女子自身的正当权益免受不法侵害。法律规定防卫技术造成的伤害在一定的范围内属于正当防卫,既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会有具体的法定条件和程度:若想合法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女性在实施防卫技术时,一定要记住法定条件。另外,当受到紧急或严重的侵害时,也可以采用避险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行为人一般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但若防卫过当或在避险过程中防卫人对侵害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根据实际情况,防卫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无限防卫权”。我国《刑法》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三)应变性原则
1、掌握条件
当女性遇到侵害时,一定要头脑清楚,沉着冷静。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在遇险时,根据自身的条件衡量下自己的实力,再观察一下对方的实力及其意图,而后决定相应的防卫策略,用已之长,攻其所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要眼观四周、耳听八方,利用周围的一切有利条件,尽快、安全地逃离危险。
2、把握时机
3、掌控距离
在出招时对距离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说的距离是指搏斗时双方的空间位置。掌握好了距离,既有利于保护自己,又有利于攻击对方。
五、自卫防身的法律常识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又称自我防卫,简称自卫),是大陆法系(civillawsystem)刑法上的一种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
(二)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
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
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统一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三)正当防卫的条件与构成要素
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存在
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为条件。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才构成威胁性和紧迫性,此时防卫行为才有合法性。
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具有防卫认识和防卫意志。前者是指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后者是指防卫人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
4、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侵害人本人防卫。由于侵害是侵害人本人造成的,因此只有针对其本身进行防卫,才能保护合法权益。
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构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四)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的危害行为就是防卫过当,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五)事前防卫
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或过早防卫,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是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六)事后防卫
事后防卫是指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