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对谈罗翔:这几本书,指引我找到人生答案——顶端新闻

此文为【樊登×罗翔对谈精华版】,全文9935字,阅读约需26分钟,欢迎登陆帆书app,收听完整对谈内容~

樊登:各位书友大家好,通报一个好消息,我们都很喜欢的罗翔老师答应在非凡精读馆为我们讲六本书,让我们欢迎罗翔老师。

罗翔:谢谢。

樊登:我特想跟你聊下你对读书的看法,你是什么时候爱上读书的?

罗翔:小时候比较孤独,我觉得书籍是个很好的陪伴。

于是慢慢就喜欢上阅读了,觉得它可以排解你的苦闷,可以让你想象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带你去不同的地方。

樊登:小时候家里有人逼着你读书吗?

罗翔:我们中国的父母肯定都会逼大家读书的,读的书肯定要跟学习有关。但是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自愿。

樊登:你现在成了公众人物,给大家普及了那么多知识,你觉得读书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儿?

罗翔: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人生很多东西可能都是一种悖论,读书也是。

读书的悖论性它就体现在,因为我们无知,所以我们阅读;因为我们阅读,我们更加承认自己的无知。

如果通过读书能够压制我们内心的傲慢,学会谦卑、柔和,这可能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其实听书也是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

尤其是当你在跑步、散步时,或者在干其他事时,你戴着耳机听听我们这种音频节目,它也能收获知识的。

不仅仅是纸质的阅读,电子版的阅读、耳朵听的音频或者眼睛所看的视频,某种意义上都是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樊登:为了让大家接受这件事,确实不容易。我们一开始推出来时,大量的质疑是说书要自己看,去听是走捷径。

我有时候都会怀疑我做的选择对不对。后来我慢慢地想起来,上中学时,咱们听老师讲物理、化学,那不就是听书吗?

罗翔:对。

樊登:老师给你讲的就是书,因为你自己不会看物理书,也看不懂。

所以这次您来选的这几本书,我觉得特别彰显我们做这个事的意义。因为你选的这几本书一般人都看不懂。

咱们今天让罗翔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选的这六本书以及为什么要选这些书。您先从哪本开始介绍?

扫描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解锁罗翔的私藏书单

01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罗翔:我选了六本书,第一本书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为什么选这本呢?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过康德,但都没有看过康德的书。

樊登:买过。

罗翔:因为看不下来,太难看了。我也一样,诚实地说,我唯一通读的就是《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这本书它非常薄,也就不到100页。即便你看不懂,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遍,一个下午也能读完。

为什么有人说这本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成就,甚至要超过柏拉图的《理想国》。

因为如果你不知道这本书,你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人类一直要追求良善,以及什么叫作良善,为什么自由是一种自律。

这本书至少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角度,去思考什么叫作自由、内心的宁静与内心的自由为什么重要。

康德说有两件事情,每当回想起我就感到神圣,我就感到震撼,一个是心中神圣的道德法则,一个是头顶璀璨的星空。

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真的会觉得自己好渺小,我们就像尘土一样。

但是我们如此渺小的人类,因为心中神圣的道德法则,又能变得崇高。

所以它就能够让我们渺小的人类在这样一种渺小和崇高中,获得一种切换,来让我们审视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

樊登:这特好玩,有很多人经常会说到关于自由的话题,说身体跟心灵至少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都是对自由的误解。

康德一辈子就没离开过柯尼斯堡。

樊登:自律能够产生自由。孔子说四十不惑,其实是不惑于外物,一个人不再被外在的东西所控制、影响。

罗翔:肯定是有相通之处。康德哲学它确实是值得我们去攀登,所以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可以从这本小书读起。

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一个吆喝的,不断地吆喝,希望你能够进入殿堂,跟人类那些伟大的先贤去对话。

樊登:您以后就到我们这儿吆喝。

罗翔:好。

樊登:我都没您这勇气,这么艰深的书我们都不敢选您有勇气选这样的书,让大家读一读康德,特别好。

您这么一说完,我就已经期待起来了。

罗翔:确实是,康德哲学给我们一个重要提醒:

最好的东西是无条件的,这就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对错判断,而不会陷入相对主义的虚无。

只不过自由这个话题本身就非常沉重。

其实你说你是自由的,你都不知道什么叫作自由,所以为什么又选择了《社会契约论》,又为什么选择了穆勒的《论自由》,它们其实都是作者从不同的面向告诉你什么叫自由。

卢梭认为自由就是服从共同体。我们把我们的自由让渡出去,形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公共意志。

公共意志所制定的法律,你服从它就是自由。

但是卢梭和康德的论证,关于自由都是积极的一种方式,是我要去做什么才是自由的。

02什么构成了我们安身立命的核心价值?

我们又选了约翰·穆勒非常重要的一个代表作《论自由》,他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只要不妨碍别人都是可以去做的。

我们今天经常跟别人说:“你管得着吗?”“我就穿成这样,你管得着吗?”

这是穆勒所说的自由。

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想去做一个自由的人,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叫作自由。

这些书也许也无法给你提供一个准确的关于自由的概念,但它至少可以让你去思考什么叫作自由。

也许有一天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真正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们世界的边界。

为什么今天人们总是生活得那么乱?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核心概念,我们是缺乏共识的。

什么叫自由、什么叫平等、什么叫美德、什么叫良善,这些核心价值人们是没有一个共同观点的。

以至于你说我要做一个自由的人、我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我要做一个最有美德的人,但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什么叫幸福、什么叫美德。

那也许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能够给我们一种这样的反思和提醒。

樊登:有没有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个事知道得太复杂了以后,反而不容易体会到快乐,他们想要的可能就是一种纯粹的长期的高兴。

罗翔:当然也会有这种人。

但是问题在于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你自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

你说我就想要求快乐,但“快乐”,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你今天快乐,明天可能就不快乐了。

为什么快乐和幸福是两个词语呢?

幸福它是一个幸运的福分,是命运给你的一种幸运的福分,是你可望不可即的。

很多基本词汇,它可能都有一些哲学流派。

我们需要去倾听,然后在这种不断地倾听中,打破我们自以为是的一种独断。

03理性、欲望、激情,如何平衡才能通向幸福?

为什么要想战胜一个非理性的这种想法,是这么困难的一件事?

罗翔:柏拉图说,他说每个人内心是有三种存在的,一个是理性的自我、一个是欲望的自我、一个是激情的自我,三股力量在做斗争。

如果你的理性降伏了你的欲望和激情,这是哲学家的人生,是最幸福的人生。

但是如果你的欲望占主导,欲望支配了理性和激情,它就是一种僭主式的人生。

柏拉图觉得,作为哲学家的幸福要比那种僭主的幸福,每天每夜都要快乐。

他认为如果你的理性彻底压制了你的欲望和激情,理性做王,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康德就接过了柏拉图的这样一个论证,认为如果我们遵循理性的善良意志,我们用理性的善良意志来压抑住我们内心的欲望和激情,就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在康德看来其实就是一种自由,就是你不再受制于自然规律的一种他律,你受制于自己理性给自己立的法,所以你是一个King(国王)。

但是我们人类的痛苦在于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但是我们总是会做错误的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觉得,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

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叫最好,我们人生唯一的选择就是苟且。

樊登:中国禅宗里边有一种说法叫作“主人翁何在”,您刚说King(国王)我就想起这个,当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翁的时候,你是没有自己做主的能力的。

你的情绪、观点,每天在网上跟着别人吃瓜,全是随波逐流地走的。

罗翔:我能理解,其实在本质上这就是无聊。但是人的常态就是无聊,为什么人会无聊呢?

因为当你的内心空虚的时候,你的内心中会有一种声音,它告诉你去做点什么,这个时候你就会用各种我们所谓的吃瓜、所谓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一些活动来满足自己的无聊。

因为人最大的问题是人是无法忍受宁静的,人也无法忍受荒谬,但是人又时常活在荒谬之中。

你们一天到晚待在一块,说些有的没的,你还不如下棋。

实际上孔子没有给出最终的结论,他也陷入到了你说的总得干点什么事的逻辑当中。

罗翔:就是填空,你想我们为什么天天要在日程表上要把自己安排得特别满?因为一旦你闲下来,你的声音就会逼问你。

樊登:你知道我有时候读书,都有一种感觉:我是在填空。

罗翔:我也肯定做不到了,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大家所拥有的问题我全都有。

只不过在某种意义上,通过阅读,至少你会发现人类的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他已经告诉你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而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也许我们不可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但是至少我们知道人生中是有一种理想状态的。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04如何理解幸福?主观感受还是客观事实?

樊登:会更开心一点吗?在读了这些书以后,你会觉得你的生活比没读这些书之前会好一些吗?

罗翔:这里面需要一个定义的问题,就什么叫开心,以及什么叫作好。

幸福感、意义感,它是一种主观感觉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如果我们认为有一种客观的意义或者幸福,当标准确立了,我们才可以去讨论。

但是一旦我们把这个概念变成纯主观的概念,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必要讨论的,因为千人千面。

樊登:他只要说一句我乐意,你就没法否决。我就在大街上流浪,但是我很乐意。

罗翔:对,你还挡住我晒太阳。

樊登:这就没法说了。你看咱们俩劝人读书劝得很没有力度,劝了半天,越是像罗翔老师这样读书多的人说话,越会有很多自我的要求和限制,你不要去干涉别人的生活是吧?我们为什么还要给他们讲这么难的书?

罗翔:在某种意义上,我始终是觉得人生的幸福或者说人生的意义,我个人觉得它是有客观标准的。

只是你会发现人的有限性在于,一旦你认为存在关于客观标准,就会变得独断,就会说你必须这么干,你要不这么干不幸福。

但是一旦认为幸福和意义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概念,那其实人又很容易走向虚无。所以如何在独断和虚无中获得一种平衡?

我个人觉得,人类很多伟大的先贤,他们其实已经提醒我们了,也许是存在某种客观的幸福或者客观的意义。

但是因为人类理性的有限,我们永远无法对它做出100%的描述。

樊登:也可能是因为语言的局限性。

罗翔:对,一方面我个人认为幸福是客观的,但是我也承认我无法准确地把握幸福的全面意义,因此我尊重主观所探究的幸福。

我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我和光同尘,但是我并不强求你,但是我可以推荐,我可以给你介绍,我说你看康德、卢梭、穆勒是如何理解幸福。

樊登:孔子是如何理解幸福。

罗翔:对,老子、孟子他们又是如何理解幸福的。

樊登:做教育工作的人其实是很彷徨地在做这件事。如果你做到最后,你发现这就是一个自我的行为,学生的行为你是没法要求的。

所以经常我会跟我们的用户讲,我说你们是在自学,我们只是个药引子,给大家一个机会,让你能够了解这些书,仅此而已。

罗翔:那是,所以为什么苏格拉底说老师的目的就是真理的助产士,我们不可能灌输知识,我们只可能激活你内心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只能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我们不可能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

这看似一句悖论的话,它其实提醒我们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经验性的知识,还有一种是先于经验的先验性的知识。

康德就认为我们一定要跨越经验,在先于经验的领域学习。

如果我们认为存在这种知识,其实作为老师,你也只能去帮助他,把他先天的那些出厂设置给他激活,你不可能灌输他,告诉他,你要按我的来。

樊登:所以我有时候觉得并不是说你要活给别人看,而是你真的读了这些书以后,你确实会过得让别人觉得蛮好,他希望成为你的这种状态。

他觉得罗翔老师有松弛感,表达幽默、准确、理性,这就启发了很多人愿意去读书。

松弛感这件事是现在特别流行的一个词,很多年轻人都在追求松弛感,我觉得你就天然地有一种松弛。

罗翔:我不一定。

樊登:您内紧外松。

罗翔:那也不好说,我也时常是感到非常羞愧。所谓的知行合一,这个太难了。

人肯定是虚伪的,因为你做不到你所向往的。你所向往的是在天上,而我们是在地上去生活,但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有对标的理想。

因为人生如果没有对标的理想,还是刚才所说的,苟且就是人生唯一的一种选择。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的一个羞愧就在于,很多时候你读到的书,你向往,但是诚实地说,你是做不到的。

但在某种意义上,你给你自己的一个告诫是,只要你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每天都能够功不唐捐,每天走那么一小步,你也许在逻辑上就会有一种自洽。

樊登:我最近刚好讲了《荀子》,里边就讲叫“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它就是讲究一个慢慢修炼的过程。

罗翔:对,循序渐进。

05好人没好报,还要不要做好人

樊登:除了这三本特别深奥的书之外,您还准备了两本小说。

罗翔:对,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看文学作品。

所以我选择了两本我自己很喜欢的,一个是戈尔丁的《蝇王》。它就探讨了人性,说它是有幽暗的一面,即便是那种你看起来像天使一般的孩子,如果在脱离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情况下,内心的幽暗依然是会迸发的。

还选了一本书,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其实我很想推荐大家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但太厚了。

樊登:那个书卖得很好。

罗翔:卖得很好,但大部分人估计都不一定能读完。

我很喜欢这本《白痴》,因为这本书它提醒我们,在一个人人都彼此欺诈的世界、在一个人人都彼此仇恨的世界,如果你要坚持诚实、坚持善良,那也许最后你是一败涂地。

正像主人公梅什金公爵,他从疯人院中来,最后又回到了疯人院,他想保护的所有人最后都没有被保护,他所爱的人最后都受到伤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痴》给我们的一个提醒就是善良一败涂地,想做一个善良的人,你其实在众人心中就是一个什么人?

樊登:白痴。

罗翔:就是一个白痴,那你还愿不愿意做一个善良的人?

所以《白痴》这本书就提醒你,你想做白痴吗?你如果想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那如果把梅什金公爵他的人生摆在你的面前,你真的愿意吗?

樊登:您的选择?

罗翔:我不知道,这谁知道。

樊登: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知道?

罗翔:经常还处于困惑之中,你愿意去做的事情,因为你不一定能够做到,但是我们人生中总是需要有些榜样的。

所以书籍,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文学,它可以告诉你人生中它是有榜样的。

我们的榜样不是那种实现了财富自由、住房自由、各种自由的人,他们不一定是自由的典型。

梅什金公爵他可能就是康德那种高度自律的自由,你觉得他是疯子,但是也许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疯子。

他虽然在这本小说中是一败涂地,但谁知道受到梅什金公爵影响的那一些人,他们是不是能够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的?

当然了《白痴》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俄罗斯文学,所以它的名字特别长。

樊登:您就用张三讲就行了,没问题。你发现古代人,东方西方的人他疑问的地方是差不多的。

罗翔:那肯定。

樊登:你看孔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这就是像经济学里边讲的效用值,你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你现在做了,你为什么要怨恨?

所以这确实不能强求别人去做,只有你自己内心当中认同一个东西,你想要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罗翔:对,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道德从来不是告诉我们什么叫作幸福,而只是让我们无愧于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

你做一个好人,它本身就是幸福,你在面对一种诱惑的时候抵挡了诱惑,它本身就是幸福,而且还不是你配得的幸福,是命运给你的幸运的福分。

樊登:这个叫“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罗翔:对。因为人生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阅读所有的书籍,它不就是培养我们内心的德行吗?

这种真正的德行不就是让我们在特殊的时刻,宁愿高贵地忍受痛苦,也不愿意屈辱地去追寻快乐。

樊登:我就想起来我讲那本《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它说有很多东西并不是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比如说可度量的东西,你说你跑步跑得快,你绝对不会认为你比刘翔跑得快因为这事可度量。

人们在不可度量之事上特别容易自信,最核心的就是您说的道德。

06为什么法律既要惩罚犯罪,也要保护罪犯?

樊登:大部分人不会像罗翔老师这样说,我很羞愧,我生活得也不自洽,我也有很多自己想不明白的东西,读书不能够让我拥有一切。

您这里边只有一本自己的书,《法律的悖论》,这是最新的一本。

樊登:这本算是随笔吗?

罗翔:它比随笔可能要稍微深刻一点,又比学术专著又稍微浅薄一点,但其实选这本书我自己也蛮羞愧的,因为我觉得我的书没什么可读的。

真的,我是发自内心地认为我写的书没啥可读的,因为大部分都是“抄的”,抄的都是人类伟大先贤的一些教导。

只是因为非常感谢樊老师说你一定要选一本自己的书,所以我左思右想,在肤浅中挑了一本不那么肤浅的书,它其实是我一直的一个思考。

就是这个世界我们要承认我们是有限的,我们的理性真的是有限的,所以存在大量的东西是理性所很难去完全思考的。

比如很多人喜欢听我讲课,我问他第一个问题是,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刑法?他们本能地回答是因为坏人多,要惩罚犯罪,所以要有刑法。

但是你马上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需要惩罚犯罪,真的需要刑法吗?没有刑法能不能实现惩罚犯罪的效果?完全也可以。

樊登:只要随便冤枉好人就行了。

罗翔:对。我们现代社会讲究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但是你在某种意义上会发现,很多时候,如果要惩罚犯罪,根本不需要刑法的,只要人人皆喊打。

所以刑法在很大程度上它就是一个悖论,它既要惩罚犯罪,又要保护犯罪人,让犯罪人不受到法律以外的制裁。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犯罪人。

我经常问很多人,我说你犯过罪吗?他说老师你怎么问这个,我怎么可能犯过罪。你钓个鱼也可能会犯罪。

可以给大家普个法,拿泥鳅钓鱼,那就有可能构成犯罪,可能要判三年,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你看很多人不知道。

樊登:拿泥鳅钓鱼?

樊登:蚯蚓没事?

罗翔:蚯蚓没事。

樊登:这真不知道。

罗翔:真不知道,你看看,大家都在犯罪的边缘。

樊登:天呐。

樊登:蚯蚓是陆生,所以没事?

罗翔:所以没事。

樊登:我天。

罗翔:水生活饵就不行,很多人不知道。这就是刑法的悖论,它既要惩罚犯罪,又要保护犯罪,让犯罪人不受法外之法的惩罚。在我们的刑法中随时随刻,它都有悖论。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很多人一听犯罪,说这个人是个坏人,但是问题是一个人是因为他坏,所以是犯罪?还是因为他犯罪了,所以是坏?

这又是悖论,你说杀人放火这肯定很坏对吧?但是你说我钓个鱼,我就成坏人了?这个就是一种悖论。

所以刑法中它既有自然犯,我们说的自然犯就是因为邪恶,所以是犯罪。但是还有一种犯罪叫法定犯,它是因为法律规定的,所以他犯罪。

樊登:真是。《法律的悖论》这本书里的内容一看整个标题,你就觉得都快“疯掉”了。

罗翔:是,它比较烧脑。

樊登:你看,“刑罚:轻罪重刑还是轻罪轻刑”,对,过去有人说轻罪重刑是保护,因为让你以后不敢再犯。

罗翔:对,很多人都是这种观点。

但他没有想过一句话,你要动不动都死刑的话,用老子的话来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你偷500块钱,死刑,我还不如就偷个5万。

你还是要符合人类最普遍的一个观念。

轻罪轻刑、重罪重刑、无罪不刑。你不能够说为了达到某种积极的目标,我就可以滥施刑罚。

如果能够达到某种积极的目标,可以滥施刑罚,用康德的话来说,那人就成了手段,而且是纯粹的手段,人就不再是目的。

07法律的判定难在哪里?

樊登:勒索叫“既是被害人所欲,又是被害人所恨”,这什么意思?

罗翔:你看有一个人给我寄来一张照片,说罗老师你看你昨天晚上特殊消费。我说这怎么办?真的消费了吗?我也不记得了。

他说,这样,你给3万块钱,我就不给你老婆寄过去了,我说你给我老婆寄过去无所谓,你寄。

他说你要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给你单位寄过去,我说那别寄了,我说3万块钱没问题,这是我所欲。因为我为了避免一个更大的损害,3万块钱这是我所欲,但肯定这又是我所恨。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敲诈勒索当前成了司法实践中一个很奇怪的罪名。

因为有很多行为都可能会以敲诈勒索被打击进去,而且还有很多行为,我们也不知道它叫不叫敲诈勒索。

罗翔:你学得越多,你会觉得你就是一个法盲,你就是一个白痴,因为你很多东西你就会发现你不要太自信。

樊登: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西最后到了法官那得有一个法官的裁量权。

罗翔:对。得有一个自由裁量权,所以为什么法律不可能为人工智能所完全取代,你不能说一拍回车,死,这肯定不行。

樊登:这个其实弥补的就是现实世界的连续性和语言世界的割裂性之间的关系。

法律条文即便写的字再多,它也是非连续的。

樊登:但是现实世界是连续的。这个要描述清楚,就基本不可能,最后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来解决,这是它的裁量权。

罗翔:在某种意义上,这就非常复杂。因为如果我们的审判纯粹是一种艺术,它就缺乏一种确定性,一旦缺乏一种确定性,那么法律的公正性是会受到质疑的。

樊登:他肯定是要把艺术的空间压缩得很小。

罗翔:我个人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这里面就要区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所以我从来都认为入罪一定是讲法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不能说这是个坏人,必须给他办了,那不行。他再坏,比如说他是渣男中的渣男,一年换365个女朋友,这是渣男吧?你说定个什么罪?渣男罪?

刑法中没这个罪,那你很遗憾,你就定不了这个罪,除非他跟365个女的全都领了证,这是重婚。

但是出罪是应该讲道德的。你为什么出罪要讲道德呢?这就是我一直提倡的一种叫消极道德主义,而不是积极道德主义。

积极道德主义是以道德作为入罪的标准,你这个人在道德上不齿,我就要惩罚你,那消极道德主义它是以道德作为一种出罪的标准。

换言之,因为还是刚才那句话:

刑法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既然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是道德所鼓励的,它就是一种正当化行为,就不可能是犯罪。

那如果是道德所能容忍的,他在发动刑罚权的时候也要慎之又慎。

樊登:就像扶不扶的这种案例,就是典型的,因为一次糟糕的判决胜过多少场学校的教育。

咱们就不剧透更多了,因为大家听下来已经觉得这六本书太值得了。

你们也不用多花钱,你就接着续费非凡精读馆就好,就能接着听。

08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樊登:我最后想问问您,您读的书都偏深刻,思想、历史、哲学、人文,您读了这些书之后,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明显的改变?

比如说我就想过我的变化,我这十年讲了这五六百本书以后,我确实能够感知到我身上的一些变化,你会有哪些变化?

我希望阅读能够真正培养我内心的一个德行,能够让我更加勇敢,能够更加正义。

面对种种的事情,能够有一颗正义的心。那面对各种欲望来临的时候,能够更加节制。

当然面对人生中的是是非非,更有一种笃定的智慧。

樊登:经常有好多人问我说读书有什么用?

我说读书这个事的用处最大的问题是他说不出来,原因就是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就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所有给你描述这个东西有用的这种说法都显得像是一个诱饵,但是只有你到了那个地方读了那个东西,你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我有点改变,我跟以前有点不一样。

罗翔:是。

樊登:所以在面对人生的种种烦恼的时候,罗翔老师能够站得定,然后能够继续开开心心地做自己的工作。我觉得这跟阅读的修炼是有很大关系的。

好多人把读书当作一个生活的调味品,读小说、读诗、喝杯咖啡觉得很开心。

那是一种,但它跟电视剧差不多。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要挑战我们阅读的能力,去读这些更难一点儿的书,非常期待。

樊登:也希望你讲完这几本书之后上瘾了接着讲,越讲越多。

罗翔:希望有机会。

樊登:好,谢谢大家,我们期待着罗翔老师的书,尽快地在非凡精读馆跟大家见面。

THE END
1.法律的悖论在线阅读《法律的悖论》。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450222319/
2.法律的悖论,思辨的人生——与“刑法小王子”罗翔一起读书本期《我们读书吧》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与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新作《法律的悖论》。长年从事普法教育与写作,罗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法学殿堂的门童”。《法律的悖论》系统性地勾勒出罗翔对法律的思考,那就是要“避免在独断论中沉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法律悖论的探讨和思考,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1vu57cdm8n96iqrtn9q14vapt7
3.读书记录《法律的悖论》12月的最后一本书,还是罗翔老师的书。 感觉这本书的结构比法治的细节好,虽然有些专业的条款看不懂,但还是可以引发一些思考,而且从悖论这个角度谈法律也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看了罗翔的几本书之后对法治,刑法,刑罚等概念都有了全新的认知,深刻认识到自己以前真的是“法盲”,虽然现在还是不懂法律条款,但是对法治https://m.xiaohuasheng.cn/blog?id=6da27b26cfc38152
4.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作者:罗翔,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最新《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55476.html
5.《法律的悖论[精品]》最新章节后记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法律的悖论(罗翔普法新作)9.0 | 53人评分果麦文化 | 罗翔12.6万字 法律内容简介: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14类经典案件,辨析法律盲区。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目录83章查看目录 免费版权信息 免费序言 免费法律:法不容情,又法中有情 https://m.zhangyue.com/detail/13025968?p2=104167%3Fvhocezwjsklwqqep
6.法律的温情——罗翔《法律的悖论》摘抄从公认的前提推导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就是悖论。 一、法与情 入罪问题讲法律,法不容情; 出罪问题讲道德,法中有情。 二、惩罚与保护 法治是对所有类型乌托邦的解毒剂,它并不期待最好的局面,而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最坏的状况。 国家不是完美的善,它只是必要的恶。 https://www.jianshu.com/p/ae752b9fcf16
7.罗翔新书《法律的悖论》首发法律圆桌会引热议娱乐频道罗翔新书《法律的悖论》首发 法律圆桌会引热议(3) 陈碧认为,我们如果能够慢慢地接受这些女性的不完美,也许就能够认识到:在性骚扰、性侵案件里面,女性的主体地位。 关于公权的边界在哪里,赵宏表示,没有授权的就是禁止的。法律保护弱势群体不受到有权者或者强势的对权利的贬低和侵蚀,这是我们所传达的法治基本意含。https://ent.china.com/starnews/11052670/20231221/45984829_2.html
8.法律的悖论[罗翔]PDF+epub+mobi+azw3(11.4MB)网盘资源电子书:法律的悖论 [罗翔]PDF+epub+mobi+azw3 - 网盘资源,文件大小:11.4MB, 2023-12-25上传,您可以访问网盘页面进行下载或者访问。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cd003102849c49f581eff2c129aa14aa
9.法律的悖论罗翔,果麦文化出品《法律的悖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 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让我们觉得十分烧脑,一起案件可能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且这两个立场居然还都非常合理?这都是因为法律中存在着似非而是的悖论。法律中充满着悖论,有些是真悖论,有些是假悖论。罗老师在书中通过14个经典案件,辨析了法律与案件中的盲区,http://www.queshu.com/book/45803543/
10.《法律的悖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罗翔老师《法律的悖论》读书笔记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ee9dbceaba490be19832bd
11.法律的悖论(罗翔普法新作)(掌阅)法律的悖论(罗翔普法新作)在线阅读https://www.ireader.com/index.php?ca=Chapter.Index&p2=123456&bid=13025968&cid=1
12.新华文轩律的悖论罗翔印签版普法法治细节系统刑法学讲义掌握思维【新华文轩】法律的悖论罗翔 印签版普法法治的细节系统刑法学讲义从悖论中掌握法律思维刑法民法典法律常识罗翔法学正版图书籍果34 元 去天猫购买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所有交易过程在淘宝或天猫与第三方卖家进行,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交易产生的疑问请联系天猫卖家【新华文轩旗舰】,如需删除此页面请 https://m.ftxia.com/item.htm?id=274Z578iMeZ6A2n5SY
13.罗翔经典作品集3册圆圈正义+法治的细节+法律的悖论法律常识知识当天发货全三册罗翔经典作品集3册 圆圈正义+法治的细节+ 法律的悖论 法律常识知识入门读物分享求学经历与人生心路 法律的悖论+法治的细节+圆圈正叶俊图书专营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当天发货全三册罗翔经典作品集3册 圆圈正义+法治的细节+ 法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https://item.jd.com/10113948179399.html
14.[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走出独断¥99.00 【正版】2023新书 检察监督案例解析 秦前红 在办案中监督 在监督中办案 指导性案例 类案研讨 法律实务 9787正 查看商品参数图书 法律 法律 刑法 云南人民出版社 [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 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 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 全书14组悖论培养法律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38872/000000012432990060.html
15.法律的悖论人文社科法律的悖论 作者:罗翔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本书以法律思辨为视角,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示法律和道德的微妙关系,探索法律与现实看似矛盾的适用问题,辨析法律与案件中的盲区。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hstj/rwsk/202403/t20240328_84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