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罪的悖论:都是酒后乱性,为何不平等对待?

最近,罗翔老师出了新书《法律的悖论》,看目录就很有意思,比如“因果关系:不可假设但又必须假设”、“禁毒:既是限制自由,又是保护自由”、“司法:要纠正错误,又要容忍错误”。这种“既要又要”甚至是“左右手互搏”的折中路径,在法律中并不罕见。我们经常发现舆论场有双标,但细研读法律条文也不得不承认,让立法者保持首尾一贯的自洽也是困难的。

上周,我和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了一个强奸案,它凸显了刑法在打击强奸犯罪中的悖论和有限理性:是不是一个彻底“无能力”的无辜女性形象,才能让法律的拯救显得更具正当性?与此同时,如何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如何在强奸案件中体现无罪推定?某些强奸案件的认定是不是在保护女性的同时也在矮化女性和抹杀众多女性的主体性呢?这些都值得深思。

一、熟人强奸中的迷思

第一个案件案情很简单,张三是一个60多岁的有钱人,在饭局上认识一位30出头的漂亮女生。二人频频举杯双双醉酒,搂抱进入酒店房间。次日受害女生报警,声称遭到醉酒后强奸。

传统的暴力强奸,在大众的想象中,应该是一个陌生人把受害人拖到无人的角落,威胁要杀了她、打死她或者给她毁容,导致她不能反抗、无法反抗,然后发生性行为,执法机关基本都会承认这就是强奸。但这个案件的强奸行为发生在熟人之间,虽然二人刚认识,但属于经人介绍已成为朋友。这种强奸有个特点:几乎没有使用暴力或者没有造成明显的人身伤害。

此前人们对强奸受害人还有几种刻板印象:其一,受害人也有错——谁让你穿成这样?谁让你喝那么多酒?这种问责受害人的方式,加重了受害人的痛苦和自责。另一种常见的刻板印象是对强奸受害人的荡妇羞辱,比如性生活随便,作风豪放,这种污名化进一步导致强奸案件的黑数增高。不过,随着女性法律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两种刻板印象正在逐渐动摇。

但还有一种刻板印象在刑事诉讼中普遍存在并未消除,那就是怀疑强奸受害人陈述的真实性。她们可能受到质疑,被认为撒谎、寻求特殊待遇或试图破坏他人名誉。这种质疑在熟人强奸中尤为常见。

但立案不是小事,刑事诉讼的战车一旦启动就是危险的,即便这个男人在受害人面前是强者,但在国家权力面前又是绝对的弱者。他的名誉、财产、工作、人身自由都将岌岌可危。由于大部分强奸报案中确实发生了性行为,女性是否性同意又难以在那个时点查明,一旦立案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到后期有其他相反证据或者受害人撤案,此时嫌疑人可能已经被羁押了数周甚至数月。考虑到在封闭环境下当事人一对一的行为确认起来确有难度,所以法律必须选择倾向于保护谁,在权力关系中孰强孰弱还并不好说。

在中国语境下,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妇女权益是符合刑事政策导向的。但众所周知,犯罪嫌疑人能拥有的权利保护相当有限。“可别搞出冤假错案来……”相信这也是每一个参与办案的人内心的声音,所以一概指责办案人员站在男权的角度为男性辩护也是不公道的。

所以强奸罪,特别是在熟人强奸中的第一个悖论产生了:既要保护受害人,要及时立案,又要防止嫌疑人遭到不当追究。

二、醉酒型强奸的悖论

强奸罪保护的法益是女性的性自主权,具体而言,就是一个成年女性在清醒理智的状态下同意或者不同意发生性行为的权利。请注意条件,既要成年,又要理智,还要清醒。这就排除了未成年的女孩、智力存在障碍的女性以及醉酒状态下的女性。

前述案件中的受害人在性关系发生时属于醉酒状态,她当时可能没有反抗、没有说不,甚至还有搂抱亲密的挑逗动作,但你能说她同意么?换句话说,醉酒后的同意是同意么?她清醒后不认可此事,向警方报案,那么法律就会认为她的醉酒状态意味着她不具备性同意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张三就得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张三也很郁闷,因为他也处于醉酒状态,他也是在不清醒的状态下与受害人发生了性行为。他是否可以用“醉酒状态”作为自己的辩护理由呢?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喝醉酒是你的选择,是你自己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刑法上的术语叫做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时虽没有责任能力,但使之陷于这种无责任能力状况的原因行为是自由的,是在完全责任能力状态下之所为。因此,你自己要喝醉的,酒后乱性,你就自作自受吧。

此时,你可能发现了强奸罪中的第二个悖论。同样处在醉酒状态,如果发生性关系的话,女性的醉酒状态导致的是丧失性自主权;而男性的醉酒状态导致的是,即使是在失去判断力完全断片的情况下,也要承担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此时还存在一个机械设定,就是成年女性在醉酒状态下被视为一个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没有性同意权。换言之,即使她当时表现为同意,法律也要将之“无效”。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刑法是否为了替醉酒女性讨回公道而一概否定女性的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全体成年女性是否被矮化或者“童化”,保护倒是保护了,但这种保护是否就具有相当性呢?

在此背景下,我当然支持对法律对待女性应当保护优先于平等。但真正的独立意味着承担与自由相当的义务,免除那些多余的保护。不想被男权社会压迫又想被男权社会保护,这似乎并不能真正打碎枷锁获得自由,神奇女侠们终要直面这一议题。

三、强父权主义之下的法律适用困境

刑法中的父权制本身就很复杂,对于受害女性和未成年人而言,可能有时候是压迫者角色,有时候是保护者角色。当女性不满14岁时,无论怎样饱含深情的性同意都会给男友带来刑事责任,而年满14岁不到16岁,性同意也会给有照护职责的男人带来牢狱之灾,这就是父权的强保护态度。

同样,当强奸迷思出现时,受害女性是一种弱势身份,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当未成年受害人或者无同意能力受害人出现时,作为犯罪嫌疑人的男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弱势,成为被压迫的对象。所以我们必须以流动变化的视角来看待强奸案件中男女的权力关系。

但标准的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这就形成了悖论,也就是从同一个前提出现了两个相反的命题:要保护弱者,如何保护?谁是弱者?弱者的形象是不是被法律塑造的呢?是否因为保护弱者出现对真相的牺牲、对另一些人权利的侵犯?假如立法出现双标,司法智慧能不能弥补立法的不足?

这些反思又带来更多的疑惑,但即便我们暂时无法得出确定的答案,思考本身也带我我们探索认知和逻辑边界的机会。

再回到本文讨论的案例,熟人强奸常常面临犯罪嫌疑人权利和受害人权利的平衡问题,很难兼顾。尤其在醉酒强奸案中,即便男性以自己与涉事女性同样处于醉酒状态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行为作为辩护理由,仍然无法得到一个从轻的可能。

同样是酒后乱性,为什么不平等对待呢?答案就在于男权社会对于性行为的设定就是男性的主体视角的,刑法也同样基于这个设定。但意识到存在悖论,或许在此类案件的处理上,我们就既要警惕男权社会对于受害者的刻板印象,也要顾及犯罪嫌疑人在国家机器面前的弱势地位。

这一悖论可能永无完美解决的方案,但它提醒我们,理性有瑕疵,手持公器的人不能陷入偏见和独断。能够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就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所以,我们讨论本案倒不是格外同情这个犯罪嫌疑人,而是从此案可以看到父权主义下刑法保护的选择指向——其倾向于保护醉酒女性。但这也使无罪推定原则变得暗淡无光,经验法则同样无力主张。所以,此类案件的现实意义可能在于,其提醒男性高度重视成年女性的性同意条件。假如将求欢建立在酒精基础上,既不绅士,还很危险,甚至可能成为刑法倾向性保护的牺牲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读完《法律的悖论》,彻底被颠覆三观,“法律盲区”有多恐怖!04:59 工厂里月入过万之人,竟始于不懂装懂 02:38 狠狠记住31句老人言:民间流传的大智慧,很准 简介:俗话说 01:29 帅化民之分析引关注,郭正亮赖岳谦等怎么看 01:03 中国神话神兽獬豸,缘何成法律象征? 16:18 李来群背水一战祭出大招『斗转星移』!攻势排山倒海,但结局亮了 网易https://www.163.com/v/video/VAI06II5E.html
2.《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作者:罗翔,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最新《法律的悖论(罗翔2023普法新作,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http://product.dangdang.com/29655476.html
3.新华文轩律的悖论罗翔印签版普法法治细节系统刑法学讲义掌握思维【新华文轩】法律的悖论罗翔 印签版普法法治的细节系统刑法学讲义从悖论中掌握法律思维刑法民法典法律常识罗翔法学正版图书籍果34 元 去天猫购买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所有交易过程在淘宝或天猫与第三方卖家进行,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交易产生的疑问请联系天猫卖家【新华文轩旗舰】,如需删除此页面请 https://m.ftxia.com/item.htm?id=274Z578iMeZ6A2n5SY
4.太荒谬了,《法律的悖论》字字如针,读完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在踏入法律殿堂之前,我们或许都曾怀揣着对公平正义的无限憧憬,认为法律是黑白分明、公正无私的化身。然而,当我翻开罗翔教授的《法律的悖论》时,那些固有的认知仿佛被一针见血地刺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思考。罗翔教授,这位在网络上以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的法学大家,在《法律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51355857099953&wfr=spider&for=pc
5.法律的悖论[罗翔]PDF+epub+mobi+azw3(11.4MB)网盘资源:可能存在部分资源被网盘官方屏蔽。 法律的悖论 [罗翔]PDF+epub+mobi+azw3 11.4MB 法律的悖论 [罗翔].mobi 1.5MB 法律的悖论 [罗翔].pdf 6.0MB 法律的悖论 [罗翔].azw3 2.1MB 法律的悖论 [罗翔].epub 1.8MB 网站声明 请认真阅读以下说明,您只有在了解并同意该说明后,才可继续访问本站。 1. 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cd003102849c49f581eff2c129aa14aa
6.[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走出独断¥99.00 【正版】2023新书 检察监督案例解析 秦前红 在办案中监督 在监督中办案 指导性案例 类案研讨 法律实务 9787正 查看商品参数图书 法律 法律 刑法 云南人民出版社 [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 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 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 全书14组悖论培养法律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38872/000000012432990060.html
7.《正版包邮罗翔讲说刑法:法律的悖论法治的细节刑法学讲义圆圈文轩网旗舰店 登录查看更多图片 > 【正版包邮】罗翔讲说刑法:法律的悖论 法治的细节 刑法学讲义 罗翔 著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 加入购物车 https://item.jd.com/10040184996258.html
8.法律的悖论法律的悖论在线阅读全文或下载到手机。《法律的悖论》是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 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常常让我们觉得十分烧脑,一起案件可能推导出相互矛盾的立场,而且这两个立场居然还都非常合理?这都是因为法律中存在着似非而是的悖论。法律中充满着悖论,有https://read.douban.com/ebook/450222319
9.法律的悖论「pdfepubmobitxt」教育/科普类电子书法律的悖论 作者: 罗翔 格式: pdf-epub-mobi-txt 作者分类: 罗翔 标题排序: 法律的悖论 出版日期: 12月 2023 修改日期: 06 1月 2024 大小: 0.61MB 语言: 中文 虽然调解书生效后与判决书享有同等的执行力,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但是刑法第313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 裁定罪所只限于判决http://www.vzhuanba.com/post/8724.html
10.法律科学的悖论epubpdf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763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7428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6 字数:73000 法律科学的悖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2067428
11.美国枪支暴力泛滥政府为何只能一声叹息?——中国青年网控枪与法律的悖论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与时代的发展脱节,当年立法时的依据,在今天看来是有悖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条修正案也是今日美国控枪无力最根本的法律原因。 但是作为基础大法,美国宪法已经几乎无法被再度修改。现行的法律规定,修改宪法需要国会参众两院,各自有至少三分之二的议员赞成,但在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106/t20210604_12996470.htm
12.国际经济法年会论文系列(一三六):论WTO体系下的主权基金法律定位在国内法下,由于相关法律的空白,其定位尚能保持模糊。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尤其是当工行、建行等被汇金所控股的国有银行纷纷选择境外上市后,汇金公司的定位受到了来自域外法的约束。在这些域外法的约束下,就产生了汇金公司的法律定位悖论。 (二)汇金公司在域外遭遇的法律困境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rf/12166.htm
13.今日头条之惑:法律商业和创新的矛盾而且,通过市场的角度很容易推演“是否寄生”的判断——我们可以假设今日头条的用户数量再翻上十倍,当几乎所有网络用户都通过今日头条来获取新闻时,生产内容的传统媒体还能不能存活?而当收入骤减的传统媒体消亡殆尽时,今日头条又从哪里抓取新闻?这种悖论,是今日头条目前的模式绕不过去的。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5223.html
14.给法盲普及法律知识,推荐几本入门的书?本书不仅启蒙读者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在于帮助读者理解法律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基础。《法律的悖论》作者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370137/answer/3468661213
15.犯罪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天大法学文库》价格目录书评正版分类:法律 > 法的理论 图文详情 ISBN:9787519768850 装帧:一般胶版纸 册数:暂无 重量:暂无 开本:16开 页数:283 出版时间:2022-06-01 条形码:9787519768850 ; 978-7-5197-6885-0 内容简介 本著作坚持贯彻“刑事一体化”研究理念,以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执行法学为研究视角,以事前预防http://m.bookschina.com/8948778.htm
16.网络虚拟市场(精雅篇)其次, 制定相关法律对网络虚拟货币市场进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因此, 法律手段是规范虚拟货币的发行与使用的最有效手段。国家立法机关有必要在完善网络虚拟货币的管理方面的法律, 中央银行应该对网络虚拟货币交易的后果予以重视, 严格规范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主体资格, 对网络运行商发行的虚拟货币数量实行申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gta8sp.html
17.关于“廉政账户”的刑法思考* 刘宪权,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刑法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1] 见《“廉政账户”的理论误区与法律悖论》等,殷啸虎等,法学时评2002年8月。 [2] 见《法学专家激辩“廉政账户”》,南方周末,2002.6.6. [3] 见《关于“廉政账户”的理论讨论》,法学时评2002年8月。 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xingfaxflw/2006102646233.html
18.2021年各法律学习类电子书籍PDF资源百度网盘合集系列④,持续收集2021年各法律学习类电子书籍PDF资源百度网盘合集系列②,持续收集新增中…… 各类法律学习电子书PDF资源合集,2000+本书籍合集(持续收集新增中……) 本文对最近新收集的部分法律电子书进行了汇总,百度网盘分享,大部分均为2021新出版的电子书,仅供内部学习交流,法律学习爱好者必备。 http://01zykk.com/ebook/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