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宪法基本知识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二、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2.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3.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四、宪法作用是什么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国家权力有效运行机制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宪法通过赋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公共权力,使国家权力在宪法的轨道上有效运行,避免国家权力缺位、越位和错位。

2、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宪法是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宪法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得到最明确的确认和最有效的保障。

3、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由宪法来规范和调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解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宪法与一般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1.内容不同

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确立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主要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等。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也涉及宪法所规定的各个方面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但是,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

2.效力不同

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任何法律、法规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或者法律、法规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为了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性,应当宣布有问题的法律、法规违宪。

3.创制程序不同

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从制定宪法的过程来看,宪法制定者应当是属于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或者个人都无权制定宪法。人民制定宪法的方式通常表现为一部新的宪法的制定必须由一个国家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参与议论、提出立宪的建议,然后通过特殊的程序予以通过。

4.监督、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一般是由宪法制定者直接来监督实施。在具体监督实施宪法的实践中,宪法往往将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授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者是专门的国家权力机关。因此,在宪法实施的实践中,为了保障宪法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只有宪法明确授予享有宪法监督权的国家机关或者是特定的主体才可以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六、宪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七、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由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因此,它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第二,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八、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九、公民的定义是什么

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每个国民都应该具有公民资格,都应该成为公民,都应该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等公务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十、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平等权。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结社、示威自由。

4.人身自由。

5.宗教信仰自由。

6.文化教育权利。

7.社会经济权利。

8.监督权与请求权。

9.特定主权权利。

十一、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十二、为什么说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绝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制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

十三、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十四、宪法对选民资格有什么规定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十五、什么是宪法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

2.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

3.改革开放的精神。

4.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十六、什么是宪法宣誓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十七、12.4“国家宪法日”的来历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的威慑作用更重要,还是法律的限制作用更重要?第一个说法有些片面,正常人正常情况下这两个罪侵犯的法益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抢劫罪侵犯的是财产权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9455942/answer/41044849369
3.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治生活的智慧指南法律源自哪里? 中国的立法来源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基本自治规范性文件以及部门规章等。 人身权利保护 我们有什么人身权利? 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權? 可以通过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使用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照片或视频,以及设置网络安全措施等方式来保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38.html
4.天翔环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修订问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信永 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资产评估机构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 司均已出具如下承诺:如本次重组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本公司/本所未能勤勉尽责的,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因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成都天翔环境股份有限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121400001712_26.shtml
5.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1.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2.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6.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b.“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可以解释为只要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都不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文义解释的方法c.法律解释的方法根据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三种d.法律解释的方法并不是单独使用的,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
7.?2023年云南省普洱社区(村)基层治理专干招聘考试模拟考试题库57.对行政信息采集工作的评估可以对行政信息采集的成败做一个全面的总结,为以后的信息采集工作积累经验,在行政信息采集评估体系中,可用于信息采集效率的指标是()。 A.采全率B.及时率C.准确率D.采准率 58.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 A.权利与责任的关系B.政府与社会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2272002.html
8.news.futunn.com/translate/1682504700957/7691335/0在中国,提供在线交易平台服务属于增值电信服务的范畴,受中国法律法规的外商投资限制和许可证要求的约束。因此,杭州途亚科技(VIE)的成立是为了持有必要的许可证,并为投资者提供对总部位于中国的公司的外国投资敞口,因为在这些公司中,外国直接投资经营实体是不可行的。 https://news.futunn.com/translate/1682504700957/7691335/0
9.[软考]项目管理常用案例总结51CTO博客[软考]项目管理常用案例总结 1、项目整体管理 2、需求与范围管理 3、采购管理 4、质量管理 5、进度管理 6、人力资源管理https://blog.51cto.com/u_12516227/6055167
10.一文读懂信用债增信措施析鲸信息增信效力:差额补足的承诺直接对债券投资者做出或者与受托管理人签署协议,差额补足义务人应直接向投资者承担义务,且实践中多为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地承担此义务,故其增信效力明显强于流动性支持。以效力性质分类:“差额补足合同”名称并非我国法律规定的有名合同,故判断《差额补足合同》的性质,应根据合同主要内容,尤其是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383884.html
11.《护理伦理与法规》5.25[复制]A.法律 B.法 C.规章 D.诊疗技术规范 E.以上都对 *61. 当患者或家属对护士所实施的护理行为有质疑时,护士必须详细介绍,在患者、家属同意后才能继续进行,这属于病人的( ) A.平等医疗权 B.疾病认知权 C.知情同意权 D.社会责任权 E.保护隐私权 *62. 以下属于护士义务的是( )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取https://www.wjx.cn/jq/46968832.aspx
12.离婚的各种法律问题汇总肖裔涛律师个人主页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就有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最高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无过错方只能通过离婚损害赔偿获得相应补偿而无法借此来致富或使有过错的配偶方倾家荡产,应当说这种补偿性质的赔偿目前还是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吻合的。 离婚后的房产分割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离婚后房屋分割主要分为公房的https://m.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8704.html
13.冲刺篇丨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背诵方法总体提示: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思维导图上可尽量简洁明了,不必一一详细说明,可用一些简写代替,如上图9所示,例如我在法律原则的功能中就会将创制方面简化成:决定性质、协调保障、导向改革,这些简写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熟悉,但对自己来说就有提示整个长句子的作用,这也是要求先背诵的作用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习惯,同样的背诵材料,最终大脑对其印象https://www.douban.com/note/83931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