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即良法与善治文摘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具体任务。该报告提出了良法、善治的概念,这实际上是表达了法治的核心含义。千百年来,人们对“法治”一词有许多种解读,诸如“条文之治”“规则之治”“良法之治”等等,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良法善治”。

一、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良法“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所谓良法,是符合法律的内容、形式和价值的内在性质、特点和规律性的法律。具体而言,良法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一)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良法应当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愿的反映,而不是地方利益、某一部门甚至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产物,要努力避免立法的部门化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的倾向。在法律的制定中,各种利益诉求的争执与博弈必不可少,立法者对此应有序引导,按照一定的程序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意愿反映在立法中。

(二)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需求。真正的良法,应当有坚实的价值根基。其中,最关键的,是在法律中充分贯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这就是说,立法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正义首先是一个法律范畴,也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没有正义就没有法律。

(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法律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应当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功能,其必须有效反映社会发展、演进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以一定的技术整合为法律规则,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为此,必须加强科学立法,准确把握社会经济的规律、对未来的发展作出一定前瞻性的预见,并且能够引导市场秩序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交给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去控制。

(四)要反映国情、社情、民情。“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生活规范,其本身就要追求良好有序的社会效果。要充分发挥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效果,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五)具备科学、合理的体系。法律只有实现形式的一致性、内在的一致性、逻辑上的自足性和内容上的全面性,才能够发挥法律应用的调整社会生活的作用。其各部分内容应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而不能相互冲突。良法要求基本覆盖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实现社会的规则治理,同时实现法律与道德、习惯以及社会自治规则等方面的分工与协调,形成完备的、融贯的、科学的规则系统。

(六)符合法定程序,具有程序正当性。法律是全民意志的反映,其必须具有程序正当性。即便法律的内容属于良法,但如果在创制程序上有瑕疵,那么实际上也不符合良法的标准。

二、善治是法治之目标

法治追求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获得良法,而关键是通过良法之治实现“善治”。在当今社会,建设一个政治开明、经济发达、人民幸福、国泰民安的法治国家就是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善治。

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方略,善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善治是民主治理。全体公民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是善治的关键,而在现实社会中,民主是此种参与的最佳方式。民主之治正是我们所说的“善治”与封建社会善治的根本区别所在。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二)善治是依法治理。德国著名法哲学家拉德布鲁赫有句名言:民主的确是一种值得赞赏之善,而法治国家则更像是每日之食、渴饮之水和呼吸之气。仅仅只是强调民主,并不能自然导致法治。要实现社会有效治理,需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法治。现阶段社会贫富之间的矛盾、官民之间的矛盾,在性质上并非不可调和的阶级冲突,法治是现代社会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最有效的方式。

(三)善治是贤能治理。强调法治,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贤能之治排除在外。善治的主体仍然是人,这些人应当真正具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道德品行和较高的素质。

(四)善治是社会共治。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理念从传统上单纯的统治理念转向治理理念,从单纯依赖政府的管理转向多种社会治理方式的结合。国富民强、社会长治久安需要各种社会治理方式和治理机制的有效衔接与配合。

(五)善治是礼法合治。中国传统社会的治国经验就是“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规则,其调整范围是十分有限的,大量的生活领域还主要依靠道德规则进行调整。

(《法治:良法与善治》2015年版王利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良法善治丨依法治国,总书记这些用典寓意深刻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引用典故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起学习↓https://m.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801
3.法律名言及经典语录(热门50句)学法人人受益,守法处处和谐。法律与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懂得如何善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哪些有关法律的经典名言你知道熟悉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法律名言及经典语录(热门50句),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习俗支配法律。——伯克 https://www.liuxue86.com/a/4309784.html
4.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古代关于法的名言,与其所表达的法的作用对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古代关于法的名言,与其所表达的法的作用对应错误的是: A、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法的预测作用B、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法的评价作用C、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法的强制作用D、 “法令所以导民也”——法的教育作用http://m.gongkaotiku.com/gwy/shengkao/317908.html
5.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后果)是犯罪https://www.meipian.cn/36zweggg
6.法律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汇总法律名言警句网络文章14、有很多经典的法律名言和警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已由中华https://bbs.openke.cn/thread-535572-1-1.html
7.法律方面的名人名言8篇(全文)法律方面的名人名言 第2篇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十大离婚方面的法律误区 一、只要抓住对方有婚外情的证据,就可以在离婚时候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不少婚姻纠纷中的当事人(尤其是女性)总是强烈渴望抓住对方有婚外情的证据,甚至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业,包括聘请私家侦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29nqwri.html
8.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对于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http://www.bcvit.cn/zzjydianzijiaoan/2135.jhtml
9.法理名言.doc文档介绍:法理学名人名言:1、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认为法理学是阐述实在法原则和法律关系的法律科学;2、哈里斯(英国):认为法理学是装满各种各样有关法的思辨的大口袋;3、斯通:法理学是关于法律原则、法律观念和法律方面法的的研究成果;4、英国沃克:认为法理学是研究法律最基本、最一般问题的一门法学学科;5、https://m.taodocs.com/p-245864621.html
10.法治名言警句大意为,法律这种东西,就是禁止百姓做坏事,使他们改过向善,远离犯罪。 4.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大意为,法律政令具有惩恶扬善、确定权利义务归属、维护统治秩序等作用。 5.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力。 http://www.newsansteel.cn/agrb/pad/content/202404/09/content_18528.html
11.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的标准和尺度,具有公务员 | 多定义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的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的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的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行为结果的作用。法https://www.gaotu.cn/topic/13@351434911411384326@1/212/57
12.法学评论一位法科名校校长的法学教育思想——评黄进《何以因此,黄进始终坚持将优化法学师资队伍作为提升师资国际化程度的重要途径之一。[14]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功底以及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世界一流法律人才的主导性作用,这也是成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法科强校的当务之急。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5/23243.htm
13.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2023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2023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2023,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mip.oh100.com/kaoshi/peixun/212106.html
14.霍华德·马克斯9月备忘录谈及美国大选:政客只顾取悦选民,而忽略应该遵禁止哄抬物价的法律会起作用吗? 正如历史充满了失败的计划经济尝试,价格管制也被证明是无效的。 1974年,欧佩克石油禁运引发的通货膨胀使数百万人生活艰难,美国政府回应的方式是分发“WIN”(击败通胀)徽章。我至今还有一枚。但它鼓励消费者采取的自愿行动都不足以阻止通胀在1980年达到13.5%。 https://xueqiu.com/4406747817/305318482
15.关于法治的名言(精选14篇)篇3:关于法治的名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部分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特权意识和特权行为, 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社会服务作用, 侵害国家利益, 同时还会激发多种社会矛盾, 这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悖。为了尽快实现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的强化,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p0f7uo0.html
16.有关法律的名人名言警句有关法律的名人名言警句 1、车轻道近,则勉励无需,勉励之常用,道远任重也。酷刑者,民之勉励也。――尸佼《尸子》 2、沒有永远的法律,适用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会适用另一时期,大家只有务求为每一种文明行为给予对应的法律规章制度。――柯勒《法律定义》 https://www.wenanmao.com/a/65bd9b160592cc10ba0f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