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志强案辩护手记一:“法”与“不法”在本案中界限清晰盗窃摩托车

被告人和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划分,只是根据案件指控的逻辑,但不一定就是客观事实,也不意味着着被告人就是“不法”,被害人就是“合法”。有些案件的法律事实也会发生逆转,就像昆山反杀案一样,舆论披露后,被害人“龙哥”一夜之间成了“不法”,而犯罪嫌疑人于海明则成了正当防卫者。如果说追诉邢志强已经是一次反转,那通过审理发现邢志强其实是与“不法”在斗争,则是又一次反转后的正本清源。

让我们回顾一下被告人邢志强和被害人孟永清的人生历程,看看究竟谁代表“法”谁代表“不法”,这是本案的发生的事实背景,这有利于澄清所谓的“谁死谁有理”的谬误:

上述两份控辩双方均无争议的简历,其实已经说明本案的案发背景。两个本无交集的人,就因为身为人民警察的邢志强盘查有犯罪嫌疑的孟永清,被后者刺了一刀,后发生枪案,当年定性为正当防卫,在证据没有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如今却以故意杀人罪指控。有舆论造谣说警察“杀良冒功”,那我们来看看,孟永清是否无辜,以及他当时做了什么?

孟永清当年骑的这辆来历不明的摩托车,至今都没有找到车主。如果这辆车是他合法购买的,在邢志强盘查时,他大可带着炫耀的口气说,这车就是老子的,老子有购车记录和行驶证,你想怎么着?但他的表现却是慌张,并直接驾车持刀冲撞身着警服的邢志强。他本来就是因为盗窃摩托车被判刑的,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辆车是其合法购买的。那为何查不到失主?因为并不是所有失窃车辆,都一定会报警,也不一定所有报警失窃的车辆都知道具体的发动机号。从当年失窃摩托车的报警单看,很多确实没填发动机号,无法比对,比如卷宗中有当地1995年初丢失的两辆红色铃木AX100,特征记录跟涉案摩托车高度相似,不排除其中有一辆就是涉案车。尽管因为时过境迁可能无法做同一认定了,但不影响当时邢志强及后续公安机关认定孟永清是盗窃摩托车的嫌疑人。

公诉人说,尽管孟永清有重大盗窃嫌疑,但案发前,公安部门没有部署抓捕犯罪嫌疑人孟永清的任务,也没安排邢志强抓捕孟永清,想说明什么呢?人民警察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人员、有可能携带赃物的人员,都可以进行盘查,这是《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权力,也是其职责所在。难道邢志强在乌兰花水库大坝上跟朋友打靶,不是在工作期间,就没有这个职权吗?他当时是公安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不是刑警部门,就没有这个权力了吗?当然不是。哪怕他下班了,遇到犯罪嫌疑人或者形迹可疑的人员,都有这个职权,并不需要谁部署或谁安排。面对突发情况,警察随时随地都可以履职,也应当履职。

于是我们就能理解邢志强当时遭遇的凶险境况。根据证人王某柱的陈述,他们遭到了孟永清的激烈对抗、冲撞以及侵害,孟永清一手拿着刀,一手握着摩托车的油门,从斜坡上加速冲下来,言语针对警察,试图撞死邢志强,若不是及时躲开,邢志强有可能当场负伤。所以邢志强跟王某柱说,这个孟永清肯定有事,或许背着什么大案,否则不会这么穷凶极恶。如果邢志强是一个自私的明哲保身的人,也许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他却在强烈的责任心的驱使下,只身去追孟永清。我在庭上发问时问过他,对方有凶器,你当时为什么不带任何武器就去追他?他说,“因为我是人民警察!”这句话振聋发聩。

必须补充说明,《枪支管理法》是1996年以后才出台的,当年枪支在民间非常普遍,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牧区五金店都能买到猎枪,而且很多非制式枪和土枪,没有任何部门界定其持枪非法。1996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收缴了8800多支枪,87000多发子弹,也没有哪个人被定性为非法持枪。本案中,控辩双方似乎也从未对邢志强持枪合法性问题有过任何争议。

本案不存在争议的还应该有,邢志强作为民警履职,遭遇了孟永清的两次不法侵害:第一次是水库大坝的遭遇,孟永清驾车冲撞邢志强,第二次在小树林的遭遇,孟永清用匕首刺伤了邢志强,都是履职的民警邢志强面对不法侵害者孟永清。法与不法的界限是清晰的。

THE END
1.小獬普法宪法赋予我们的自由与责任:从言论自由到奄权言论自由:你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保障了我们每个人有权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意见,不受政府或他人无理干涉。这不仅是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我们进行社会参与、推动进步的重要途径。 在校园中,言论自由同样至关重要。校园是思想碰撞的熔炉,是我们锻炼思辨能力和表达自我观点http://law.hnu.edu.cn/info/1295/18868.htm
2.宁夏: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宁夏:宪法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把法律体系比喻成一棵大树 宪法就是树根 其他法律就是树干和树枝 日常生活中 我们所接触到的法律知识 都少不了宪法的支撑 宪法看似遥远 实则近在咫尺 它一直都默默陪伴和守护着我们……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73619.shtml
3.法律知识大师从小民之手到权威之口的奇妙变身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知识不仅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武器,更是社会和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法规体系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普通民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专业律师则仿佛拥有超凡脱俗的洞察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道上一路向前呢?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249.html
4::朱冬玲: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治保障法规而弥补立法不足的有效方法,就需要加强警察的日常训练,让警察熟练掌握在执法过程中什么情况下使用警械、武器,使用何种警械、武器,以及如何使用警械、武器,最大限度的避免误伤或意外的发生{11}。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警械、武器在执法过程中的威慑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警察的执法权益。http://fw.mwfw.cn/fagui/241103.html
5.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11篇小编精挑细选,推荐一篇标题为“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的文章。每位老师都需为课堂准备教案课件,完成教案课件编写是必备的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需要落实准确表达,敬请品读,保存收藏!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https://www.liuxue86.com/a/4878067.html
6.《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教学PPT课件.pptx职业道德与法律 目录『CONTENT』?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 第二单元 『讲道德,促和谐』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二、 礼仪修养彰显个人魅力三、 交往礼仪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第二课 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一、职业礼仪二、展示职业礼仪第三课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06/7136104061004110.shtm
7.发表李天一案详尽辩护词揭示案情真相110网律师但该酒吧经理张某某及所谓被害人等成年陪酒女,明知对方是一群未成年人,却为牟利而故意予以坑害,法律明确规定酒吧不准容留未成年人在此酗酒。不料该酒吧业务经理张某(真实姓名张某某)、经理某某不仅没有拒绝他们到此喝酒,反而把这些未成年人安排在了某包间,而且事先已摆好了啤酒、洋酒、果盘等。而且很快由业务经理某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