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1节《法不可违》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违法犯罪刑法

初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1节《法不可违》电子课本+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

电子课本

视频讲解

知识点

5.1《法不可违》

1、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法律

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不违法

3、法律的规范作用:

(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有效的准绳。

4、违法行为的含义、种类: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

民事责任

较轻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

行政处分或

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刑罚处罚

最严重

5、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成为一般违法行为。

6、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

7、两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8、民事活动包括哪些?

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

9、遵章守法的原因、要求:

(1)原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2)要求: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第1课时法不可违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能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

2.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3.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二、自主预习

1.法律是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4.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有同学认为:“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不会走上犯罪道路的。

四、随堂演练

1.违法行为是指()

A.被逮捕判刑的

B.违反刑法的行为

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2.家长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③谨慎交友④收听、观看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

A.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B.专时专用法

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

D.请人监督法

4.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

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

D.殴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为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

6.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A.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

参考答案

【答案】

1.最刚性2.违法行为3.民事行政刑事4.民法

(1)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它们之间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犯罪。许多犯罪都是从小毛病开始的,有错不改,越陷越深,最终坠入犯罪的深渊。

(2)“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小错可能是大错的开始,犯大错往往是从犯小错发展而来的。一个人如果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注意防微杜渐,就有可能从犯小错发展到违法犯罪。

(3)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THE END
1.八年级政治上册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鲁教版(31页)八年级政治上册-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鲁教版.ppt,;学习目标: 1、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2、理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难点: 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724/6242131121003220.shtm
2.八上政治知识点总结政治,它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八上政治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https://www.ruiwen.com/zongjie/1247752.html
3.八上政治知识点(必背)2.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2 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约束。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929/13/81664934_1098412653.shtml
4.八年级思想政治主要知识点(上)八年级思想政治主要知识点(上) 前言 1、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https://m.fwsir.com/jy/html/jy_20071014111923_40269.html
5.八年级上政治总结(精选6篇)尽力做到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上,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在实施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坚持每节课都有机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zp65x.html
6.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作用八年级政治经验知识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八年级政治 1、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二,评价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三,教育作用四,预测作用五,强制作用法律 。 2、法律的作用一指引作用这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http://m.ningxialong.com/c/060515141022023.html
7.警察网(八)遵守安全规定,保守军事秘密。 士官除履行士兵基本职责外,还必须精通本职业务,以身作则,协助军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二十条士兵的专业职责,由总部、军区、军兵种制定。 第二十一条从地方普通中学毕业生和部队士兵中招收的军队院校学员,按照本条令第十九条的规定履行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315167
8.联系我院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总体上,各教育基地和培养单位重视研究生党建工作,多年来已经总结和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经验和方法。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党支部组织机构健全,但支部生活不够活跃和完善;学生中党员的比例较高,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不够;积极申请入https://www.cas.cn/zt/jzt/rcjyzt/sjyjssxzzjygzh/dbfy/200408/t20040812_2665623.shtml
9.八年级政治教案(精品6篇)2、你认为丢丢的爸妈爱她吗?(爱是一种责任。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八年级政治教案篇2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55003.html
10.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1.党的十八大以来,院党组织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充分履行政治核心作用,优化院运行机制,模范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党组织会议制度健全、执行有力,落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提升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