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通关试题库(有答案)--第1页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通关试题
库(有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关于行政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行政复议法》规定,被申请人应自收到复议申请书或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
日提出书面答复,此处的10日指工作日
B.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不得改变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复议意见书
D.行政复议实行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原则
【答案】C
2、甲国1999年发生未遂军事政变,政变领导人莫克逃至乙国,甲国法院缺席
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法院判决生效后,甲国可以派出军队进入乙国捉拿莫克,执行判决
B.乙国可以给予莫克庇护
C.乙国有义务给予莫克庇护
D.甲国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乙国有义务将莫克逮捕并移交甲国
【答案】B
3、培根说、“立法者不可能为每个案件明确立法,有时法官得假设立法者在
场,并且询问立法者面对这样的案件,他会怎样立法,然后,法官给出自己的
答案,就如正直、理性的立法者将会给出答案一样。”培根在该引文中表达了
对法律解释的何种方法
A.客观目的解释
B.主观目的解释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通关试题库(有答案)--第2页
C.文义解释
D.逻辑解释
4、下列有关我国宪法修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82年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基础上进行的第四次全面修改
B.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31条宪法修正案
C.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修正案
D.1999年修宪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答案】A
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篇中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
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理解不正
确的有:
A.这段话强调审断时应重视行为人在案情中的主观动机,在着重考察动机的同
时,还要依据事实,分别首犯、从犯和已遂、未遂
B.《春秋》决狱的司法原则对传统的司法审判是一种积极的补充
C.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可以直接取
代汉律来审案
D.以《春秋》来断案,往往也会成为司法官吏主观臆断和陷害无辜的口实,在
某种程度上为司法擅断提供了依据
6、某市检察院运用电子设备双路监控,同步录音录像,监督检察官办案过程,
推动理性文明执法。关于理性文明执法,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通关试题库(有答案)--第3页
B.有助于树立法治的权威
C.有助于实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
D.要求执法机关从有利于群众的实际利益出发,讲究执法方法。为此,可突破
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要求办案
【答案】D
7、下列情形下可以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是:
A.某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李某认为某贸易公司账目不清,而且在检查中该公司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