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绝密启用前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课程代码0024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都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面图都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事迹签字笔。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一规定体现的是A.展人管辖原则B.属地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
2、D.普遗管辖原则2.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喜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罪过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3、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A.已满18周岁B.已满16周岁C.己满14周岁D.已满12周岁4.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核准的国家机关是A.公安部B.司法部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案院5.为泄愤而手持乃片将多位路人的面部划成轻伤的行为属于A.结合犯B.连续犯C.吸收犯D.想象竟合犯刑法学试题第1页(共5页)6.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3、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条规定的罪状属于A.叙明罪状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D.引证罪状7.间谍罪属于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即成犯8.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的,决定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A.15年B.20年C.25年D.30年9.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应认定为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故意伤害罪D.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10.甲欲使乙受刑事追究,故意捏造乙贪污的材料向有关机关举报,情节严重。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详谤罪B.报复陷害罪C、虚假诉讼罪D.诬告陷害罪11.盗窃枪支罪中的枪支是A.犯罪对象B.犯罪客体C.犯
4、罪工具D.犯罪单生之物12.甲以抚养为目的偷盗婴幼儿,之后予以出卖。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遗弃罪B.拐骗儿童罪C.盗窃罪D.拐实儿童罪13.关于贪污罪,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B.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C.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D.行为方式包括侵吞、窃取、骗取等14.在犯罪集团中起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15.甲以介绍婚姻为名,利用妇女乙人地生疏等境况,违背乙的意志将其出卖给丙。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诈骗罪B.非法拘禁罪C.拐卖妇女罪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刑法学试题第2页(共5页)16.滥用职权罪的主观方面是A.故意和过失B.
5、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7.甲非法携带10克海洛因进入我国境内。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走私毒品罪B.运输毒品罪C.非法持有毒品罪D.不构成犯罪18.甲(投保人)杀害妻子(被保险人)骗取巨额保险金。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诈骗罪B.保险诈骗罪C.故意杀人罪D.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19.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为故意的是A.重大飞行事故罪B.交通掌事罪C.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D.危险驾驶罪20.甲明知乙正在追杀丙,暗中设置障碍物将丙绊倒,乙追上丙并将其杀害。甲的行为属于A.片面共犯B.同时犯C.实行过限D.共同过失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6、。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A.走私犯罪B.毒品犯罪C.贪污贿赂犯罪D.恐柿活动犯罪E.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2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令行为的有A.自救行为B.正当业务行为C.权利(义务)行为D.职权(职务)行为E.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拌除犯罪性的行为2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B.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顺序性C.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范围特定性D.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内容特定性E.有因果关系就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刑法学试题第3页(共5页)24.关
7、于背叛国家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危害固家安全犯罪B.犯罪主体为中匪公民C.主观方面为故意D.客体为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E.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或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25.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B.鉴定人A.证人C.记录人D.翻译人E.犯罪嫌疑人刑法学试题第4页(共5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犯罪构成27.一般自首28.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29.开设赌场罪四、判断说明藏: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锥误的
8、理由。30.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31.没收财产是将犯罪人所有财产的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32.父母将婴儿带至人迹罕至的偏僻场所扔弃的行为应认定为遗弃罪。33,甲在交通拳事后,为隐匿罪证,将被害人沉入河中,经鉴定被害人系因被撞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擎事罪。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述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35.简述牵连犯的特征。36.简述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六、论述题:本题14分。37.论述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的区别。七、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38.甲为获得某建筑工程项目,找到分管城市建设的制市长乙说明意图,并向乙承诺待项目完工后给予乙100万元。乙违规将该工程交蛤甲所在公司承建。两年后乙收到甲给予的100万元。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乙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说明理由。刑法学试题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