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习方法

法学是一个科学学科,所谓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系统的知识,分为两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现象与规律,而社会科学则研究社会现象,研究人类生活中的规律及现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法学又叫法律学,所以有的学校叫法学系,有的学校又叫法律系。法学从教科书上又可分为理论法学与实用法学。理论法学是实用法学的基础。像西政就有法学理论基础课,它是我们学习民法、刑法等其他实用法学的基础。

作为法学本科生,在学习中我们的哪些学习方法是由法学的性质决定的呢?我把法律的特征概括为六点:一为社会性,二为规范性,三为概念性,四为目的性,五为正义性,六为实用性。谈到法律的阶级性,它与我们的学习方法没关系。

先讲第一个特征:社会性。

同时,法官裁判案件也要依据社会生活经验,如某人买了300支假冒派克钢笔,要求商店双倍赔偿,这时法院就驳回了他的请求。因为依据《消法》必须是为了个人生活消费需要,按经验我们可以知道,他不可能会买300支派克钢笔来自己用的,这就是我们书上说的“经验法则”。

再来讲一下第二个特征:规范性。

既然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法学也就有了规范性,它是法学区分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如经济学讲的是效率问题,是效益最大化,而法学家讲的是合法不合法,规范不规范的问题。因为法律的规范性,每一法律条文都可以分解为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力。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果,那么我们对这个法律条文也就掌握了。

法学特别强调的是规范性、逻辑性、体系性。规范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可操作性。如我们将要制定民法典,是要制定一种松散性的呢?还是制成规范性、逻辑性的呢?江平教授说要制定一种开放性的民法典体系。民法典如何开放呢?我认为一定要有逻辑性和规范性。

第三个特征:概念性。

法学说开了就是一套概念体系。掌握了概念体系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套法律思维,就具备了法律人的资格。因此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从概念入手,一定要掌握概念,要理解概念,切记不可死记硬背,先记忆,然后要理解。如欺诈行为,我们先要弄清什么叫欺诈,才能进一步理解欺诈行为。这种方法在法律解释上叫文义解释。文义解释就是指每一个法律条文都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所以要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了才能把握概念之含义。同时语言文字又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如法律上所说“产品”与社会生活中所说“产品”就不一致。所以我们就不能仅靠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有多种其他的理解方法。一个法条就可能有多种理解,因此法律人在现实生活中就大有用武之地。

下面讲第四个特征:目的性。

什么叫目的性?法律是行为规则,是人制定的。在我国是由人民代表代表人民来制定各项法律的。既然是人制定的,就一定有目的。我国各个法律(文本)开篇都讲“根据什么什么制定本法”,这就是它的立法目的。《合同法》第1条说“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不用说了,看名称就知道。这就表明法律具有目的性。

法学当然也有目的性,在历史上曾不被人注意,特别是德国的概念法学,它们过分注意概念问题,而忽略了目的性。直到德国著名学者耶林,他本是个概念法学派的学者,到中年时逐渐意识到概念法学派有僵化的缺点,于是写了一本书《目的法学》。在这本书中,他指出每部法律都是有特定目的的,我们要了解、掌握、运用一门法律,必须先搞清楚它的目的性,我们学习任何一部法律,不能只是搞清它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后果,还要思考这个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如果只讲概念,就会成为“概念”法学。耶林说,光讲“概念”的法学,会成为概念游戏,他说,法律的目的就好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在茫茫大海上,航船靠什么判断方向呢?——就靠北极星。而法律的目的正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引导我们学习、掌握、运用法律。对每一个法律制度、规则,我们都从目的入手,这就构成了现在法学上的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法——目的解释方法,即解释、运用每一个制度、规则,一定要紧紧扣住立法目的,如果有两种解释,则只有紧扣立法目的的那个解释才正确。

《消法》第49条规定了经营者如有欺诈,按双倍赔偿,这主要是针对伪劣假冒(产品)的。在80年代后期,市场上出现了大批的假烟、假酒,根据合同法上的质量瑕疵担保责任、违约责任都起不到惩罚作用,于是就从美国引进了这个双倍赔偿的制度。这个规定是针对伪劣假冒产品的,而不是质量不合格产品。质量不合格,我们可用质量瑕疵担保去对付、去解决。两个法律有不同目的,我们要运用它,一定要从各自的立法目的出发,否则就将法律的目的体系搞乱了。悖离了立法目的,就不能很好地处理案件。比方说,看到有的经营者欺诈,就用《消法》49条整他,就超过了立法目的,是不对的,应该罚当其过。

再举个例子,南京一个女大学生在超市购物完后,超市说她偷了东西,搜了她的身,过后女大学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一审判决25万,而二审判决却只判了2万,这两个判决引起了很大争议,到底是一审判决对还是二审判决对,有个判断标准问题。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是给受害人精神上的抚慰,我们说人的精神是无价的,没有市场价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判决精神损害赔偿是给受害人以安慰,同时也表明社会认为这种搜身的做法是不对的。法官认为判两万已可以起到抚慰作用,而判25万则会给(超市)经营者带来损害,与其过错不符。还有个例子,深圳一女青年遭强暴后,在刑事案件结案后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一审判决5万元,原告不服,上诉,二审判决撤销原判,驳回原告请求。面对两种判决,众说纷纭,我们只有紧扣法律目的,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

下面讲第五个特征:正义性

法学正义性源于法律正义性,法律规则因为有正义性才能区分于技术规则,同时法律也就有了良法、恶法之分。我们评价法律的好、坏、先进与落后就是依据法律的正义性。例如:伊斯兰教(法律)规定,抓住了小偷要砍断其手,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法不正义;又如我国古代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古代的(这种)法律也是非正义的;再如:沈阳市政府制定交通规章:行人违章被撞后不赔偿,被新闻媒体称之为“行人违章,撞了白撞”。有人赞成,这些人一般是有车族,也有很多人反对,这些人一般都是无车的一般百姓。但这种法正义吗?肯定不正义,当时中央电视台采访我,我说我反对这一规章。虽然我没车,但我的家人有车,但我们全家都反对这一规章。到今年,立法机关已表态这种撞了白撞的规章是违法的。

法官、律师这些法律人不同于社会上其他的人,他们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义之道,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所以,我们从一进入大学起就要注意,不能把法律混淆于其他职业。我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因为我们选择了法律,我们就选择了正义!

THE END
1.想学法律知识怎么学想学法律知识怎么学 网讯 2024-11-19 10:56首先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那么我们要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法律人才,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我建议大家可以买一些法律书籍,像《民法通则》就是我们日常最为密切的法律了。 其次就是我们可以在电视上面多看看《今日说法》这个节目来促进自己对于法律的认知和自我看法的养成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834785&ucid=PjfkrH0kn1n&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2.如何学习法律法规不至于感到困惑和迷茫总之,想要在没有感到困惑和迷茫的情况下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就必须采取全面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持续更新,每一步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这样的路径前行,那么即使面临最复杂的问题,也能找到解决之道,从而更加自信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https://www.6vjxuc8a1.cn/gong-qiu-shi-chang/435924.html
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pdf12.“努力”的方法? (1)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3)"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5)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施 2-1学习伴成长 1.如何正确看待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2632421.html
4.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尊老爱幼: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勤俭持家:勤俭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 邻里团结 10.4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学思并重 省察克治(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5.初中政治中考道法85个重要知识点①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 ②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法律、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暴力事件,学校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教制度等。 https://www.360doc.cn/mip/1093461956.html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2)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及时抑制和克服。 (3)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摘要】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是两个既有外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同等范畴。法律方法是应用法律的方法,表现为创制、执行、适用、衡量、解释、修改等,法学方法是研究法律和法律应用的方法,表现为分析、批判、综合、诠释、建构等;法律方法重知识与理性的运用,法学方法重价值与意志的实现;法律方法的运用是一种“技术”活动,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83.html
8.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自查报告13篇(全文)组织召开了xxx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会议,要求公园党员干部认真学xxx省、管理局和局纪委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理解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方法步骤,切实增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e8vb7vr.html
9.法律解释方法规则之初探1、探讨法律解释方法之必要性。法律解释方法之多元化,使其在选择解释方法之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解释方法支持结论并不非一致的现状,故如解释者任意只选择一种或几种解释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而承认之,并会造成混乱之局面,故探求其中之规则自有存在之必要和价值。当然对此,学术界也有不同的意见,如台湾教授王泽鉴对此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0/11/id/435269.shtml
10.法律学习总结(精选8篇)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检察干警求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政策,学习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https://www.liuxue86.com/a/4740312.html